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122

此页尚未校对

制,懼而退。遣慕容騰招集散兵於鉅鹿,慕容盛結豪 傑於冀州,段儀、段溫收部曲於內黃,眾皆響會,剋期 將集。會蘭汗遣左將軍蘇超迎寶。寶以汗垂之季舅, 盛又汗之婿也,必謂忠款無貳,乃還。至龍城,汗引寶 入於外邸,弒之,時年四十四,在位三年,即隆安三年 也。汗又殺其太子策及王公卿士百餘人,汗自稱大 都督、大將軍、大單于、昌黎王。盛僭位,偽諡寶惠愍皇 帝,廟號烈宗。皝之遷於龍城也,植松為社主。及「秦滅 燕,大風吹拔之。後數年,社處忽有桑二根生焉。先是 遼川無桑,及廆通於晉,求種江南。平州桑悉由吳來。 廆終而垂以吳王中興。寶之將敗,大風又拔其一。」 《慕容盛載記》:「盛字道運,寶之庶長子也。少沉敏,多謀 略。苻堅誅慕容氏,盛潛奔於沖。及沖稱尊號,有自得 之志,賞罰不均,政令不明。盛年十」二,謂叔父柔曰:「今 中山王智不先眾,才不出下,恩未施人,先自驕大。以 盛觀之,鮮不覆敗。」俄而沖為段木延所殺,盛隨慕容 永東如長子,謂柔曰:「今崎嶇於鋒刃之間,在疑忌之 際,愚則為人所猜,智則危甚巢幕。當如鴻鵠高飛,一 舉萬里,不可坐待罟網也。」於是與柔及弟會間行東 歸於慕容垂,遇盜陝中,盛曰:「我六尺之軀,入水不溺, 在火不焦,汝欲當吾鋒乎?試豎爾手中箭百步,我若 中之,宜慎爾命,如其不中,當束身相授。」盜乃豎箭,盛 一發中之,盜曰:「郎貴人之子,故相試耳。」資而遣之,歲 餘,永誅儁,垂之子孫男女無遺。盛既至,垂問以西事, 畫地成圖,垂笑曰:「昔魏武撫明帝之首,遂乃侯之,祖 之愛孫,有自來矣。」於是封長樂公,驍勇剛毅,有伯父 全之風烈。寶即偽位,進爵為王。寶自龍城南伐,盛留 統後事。及段速骨作亂,馳出迎衛。寶幾為速骨所獲, 賴盛以免。盛屢進奇策於寶,寶不能從,是以屢敗。寶 既如龍城,盛留在後,寶為蘭汗所殺。盛馳進赴哀,將 軍張真固諫,以為不可。盛曰:「我今投命,告以哀窮。汗 性愚近,必顧念婚姻,不忍害我。旬月之間,足展吾志。」 遂入赴喪。汗妻乙氏泣涕請盛,汗亦哀之,遣其子穆 迎盛,舍之宮內,親敬如舊。汗兄提、弟難勸汗殺盛,汗 不從。慕容奇,汗之外孫也,汗亦宥之。奇入見盛,遂相 與謀。盛遣奇起兵於外,眾至數千。汗遣蘭提討奇。提 驕狠淫荒,事汗無禮,盛因間之於汗曰:「奇,小兒也,未 能辦此,必內有應之者。提素驕,不可委以大眾。」汗因 發怒,收提誅之,遣其撫軍仇尼慕率眾討奇。汗兄弟 見提之誅,莫不危懼,皆阻兵背汗,襲敗慕軍。汗大懼, 遣其子穆率眾討之。穆謂汗曰:「慕容盛我之仇也,奇 今起逆,盛必應之。兼內有蕭牆之難,不宜養心腹之 疾。」汗將誅盛,引見察之,盛妻以告,於是偽稱疾篤,不 復出入,汗乃止。有李旱、衛雙、劉志、張豪、張真者,皆盛 之舊昵,蘭、穆引為腹心。旱等屢入見盛,潛結大謀。會 穆討蘭難等,斬之,大饗將士,汗、穆皆醉。盛夜因如廁, 袒而踰牆,入於東宮,與李旱等誅穆。眾皆踴呼進攻, 汗斬之。汗二子:魯公和、陳公楊,分屯令支、白狼,遣李 旱、張真襲誅之。於是內外恬然,士女咸悅。盛謙揖自 卑,不稱尊號。其年,以長樂王稱制,赦其境內,改元曰 建平,諸王降爵為公,文武各復舊位。初,慕容奇聚眾 於建安,將討蘭汗,百姓翕然從之。汗遣兄子全討奇, 奇擊滅之,進屯乙連。盛既誅汗,命奇罷兵。奇遂與丁 零嚴生、烏丸王龍之阻兵叛盛,引軍至橫溝,去龍城 十里。盛出兵擊敗之,執奇而還,斬龍生等百餘人。盛 於是僭即尊位,大赦殊死已下。追尊伯考獻莊太子 全為獻莊皇帝,尊寶后段氏為皇太后,全妃丁氏為 獻莊皇后,諡太子策為獻哀太子。盛幽州刺史慕容 豪、尚書左僕射張通、昌黎尹張順謀叛,盛皆誅之,改 年為長樂。有犯罪者,十日一自決之,無撾捶之罰,而 獄情多實。《高句驪》王安遣使貢方物。有雀素身綠首, 集於端門,栖翔東園,二旬而去。改東園為白雀園,盛 聽詩歌及周公之事。顧謂群臣曰:「周公之輔成王,不 能以至誠感上下,誅兄弟以杜流言,猶擅美於經傳, 歌德於管絃。至於我之太宰桓王,承百王之季主,在 可奪之年,二寇闚𨵦,難過往日,臨朝輔政,群情緝穆, 經略外敷,闢境千里,以禮讓維宗,親德,刑制群后,敦 睦雍熙,時無二論。勳道之茂,豈可與周公同日而言 乎?而《燕》詠闕而不論,盛德掩而不述,非所謂也。」乃命 中書更為《燕頌》,以述恪之功焉。又引中書令常忠、尚 書陽璆、祕書監郎敷於東堂問曰:「古來君子,皆謂周 公忠聖,豈不謬哉!」璆曰:「周公居攝政之重,而能達君 臣之名,及流言之謗,致烈風以悟主,道契神靈,義光 萬代,故累葉稱其高,後王無以奪其美。」盛曰:「常令以 為何如?」忠曰:「昔武王疾篤,周公有請命之誠,流言之 際,義感天地。楚撻伯禽,以訓就王德。周公為臣之忠, 聖達之美,《詩》《書》已來,未之有也。」盛曰:「異哉二君之言! 朕見周公之詐,未見其忠聖也。昔武王得九齡之夢, 白文王,文王曰:『我百爾九十,吾與爾三焉』。及文王之 終,已驗武王之壽矣。武王之算未盡,而求代其死,是 非詐乎?若惑於天命,是不聖也。據攝天位,而丹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