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124

此页尚未校对

誠親戚,亦皆離貳,舊臣靡不夷滅,安忍無親,所以卒 于不免。」是歲,《隆安》五年也。

《慕容熙載記》:「熙字道文,垂之少子也。初封河間王。段 速骨之難,諸王多被害,熙素為高陽王崇所親愛,故 得免焉。蘭汗之篡也,以熙為遼東公,備宗祀之義。盛 初即位,降爵為公,拜都督中外諸軍事、驃騎大將軍、 尚書左僕射,領中領軍。從征高句驪、契丹,皆勇冠諸 將。盛曰:『叔父雄果英壯,有世祖之風,但弘略不如耳』。」 及盛死,其太后丁氏以國多難,宜立長君,群望皆在 平原公元,而丁氏意在于熙,遂廢太子定,迎熙入宮。 群臣勸進,熙以讓元,元固以讓熙,熙遂僭即尊位。誅 其大臣段璣、秦興等,並夷三族,元以嫌疑賜死。元字 道光,寶之第四子也。赦殊死已下,改元曰光始。改北 燕臺為大單于臺,置左右輔,位次尚書。初,熙烝于丁 氏,故為所立。及寵幸苻貴人,丁氏怨恚咒詛,與兄子 七兵尚書信謀廢熙。熙聞之,大怒,逼丁氏令自殺,葬 以后禮,誅丁信。熙狩于北原,石城令高和殺司隸校 尉張顯,閉門距熙。熙率騎馳返,和眾皆投杖,熙入誅 之。于是引見州郡及單于八部耆舊于東宮,問以疾 苦。大築龍騰苑,廣衺十餘里,役徒二萬人。起景雲山 于苑內,基廣五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遙宮、甘露 殿,連房數百,觀閣相交。鑿天河渠,引水入宮。又為其 昭儀苻氏鑿曲光海、清涼池。季夏盛暑,士卒不得休 息,暍死者大半。熙遊于城南,止大柳樹下,若有人呼 曰:「大王且止!」熙惡之,伐其樹,乃有蛇長丈餘,從樹中 而出,立其貴嬪苻氏為皇后,赦殊死以下。熙北襲契 丹,大破之。昭儀苻氏死,偽諡愍皇后,贈苻謨太宰,諡 文獻公。二苻並美而豔,好微行游讌,熙弗之禁也,請 謁必從,刑賞大政,無不由之。初,昭儀有疾,龍城人王 溫稱能療之,未幾而卒。熙忿其妄也,立於公車門支 解溫而焚之。其后好游,田熙從之。北登白鹿山,東過 青嶺,南臨滄海,百姓苦之,士卒為豺狼所害及凍死 者五千餘人矣。會高句驪寇燕郡,殺略百餘人。熙伐 高句驪,以苻氏從,為衝車地道,以攻遼東。熙曰:「待划 平寇城,朕當與后乘輦而入。」不聽將士先登。於是城 內嚴備,攻之不能下。會大雨雪,士卒多死,乃引歸。擬 鄴之風陽門,作弘光門,累級三層。熙與苻氏襲契丹, 憚其眾盛,將還,苻氏弗聽,遂棄其輜重,輕襲《高句驪》。 周行三千餘里,士馬疲凍,死者屬路。攻木底城,不剋 而還,盡殺寶諸子,大城肥如及宿軍。以仇尼倪為鎮 東大將軍、營州刺史,鎮宿軍;上庸公懿為鎮西將軍、 幽州刺史,鎮令支;尚書劉木為鎮南大將軍、冀州刺 史,鎮肥如。為苻氏起承華殿,高承光一倍,負土于北 門,土與穀同價。典軍杜靜載棺詣闕,上書極諫,熙大 怒,斬之。苻氏嘗季夏思凍魚膾,仲冬須生地黃,皆下 有司切責,不得加以大辟。其虐也如此。苻氏死,熙悲 號躄踴,若喪考妣,擁其尸而撫之曰:「體已就冷,命遂 斷矣。」於是僵仆氣絕,久而乃蘇。大斂既訖,復啟「其棺 而與交接,服斬縗食粥。」制百寮于宮內哭臨,令沙門 素服,使有司案檢。哭者有淚以為忠孝,無則罪之。于 是群臣震懼,莫不含辛以為淚焉。慕容隆妻張氏,熙 之嫂也,美姿容,有巧思。熙將以為苻氏之殉,欲以罪 殺之,乃毀其襚,靴中有弊氈,遂賜死。三女叩頭求哀, 熙不許。制公卿已下至于百姓,率戶營墓,費殫府藏, 下錮三泉,周輪數里,內則圖畫《尚書》八坐之象。熙曰: 「善為之,朕將隨后入此陵。」識者以為不祥。其右僕射 韋璆等並懼為殉,沐浴而待死焉。號苻氏墓曰徽平 陵。熙被髮徒跣,步從苻氏喪。轜車高大,毀北門而出。 長老竊相謂曰:「慕容氏自毀其門,將不久也。」衛中將 軍馮跋、左衛將軍張興先皆坐事亡奔。以熙政之虐 也,與跋從兄萬泥等二十二人結盟,推慕容雲為主, 發尚方徒五千餘人,閉門距守。中黃門趙洛生奔告 之,熙曰:「此鼠盜耳,朕還當誅之。」乃收髮貫甲,馳還赴 難。夜至龍城,攻北門不剋,遂敗走入龍騰苑,微服隱 于林中,為人所執,雲得而弒之,及其諸子同殯城北, 時年二十三,在位六年。雲葬之于苻氏墓,偽諡昭文 皇帝。垂以孝武帝太元八年僭立,至熙四世,凡二十 四年,以安帝義熙二年滅。初,童謠曰:「一束槁,兩頭然, 禿頭小兒來滅燕。」槁字上有艸,下有禾,兩頭然,則禾 艸俱盡而成高字。雲父名拔,小字禿頭,三子而雲季 也。熙竟為雲所滅,如謠言焉。

《慕容雲載記》:雲字子雨,寶之養子也。祖父高,和句驪 之支庶,自云高陽氏之苗裔,故以高為氏焉。雲深沉 有局量,厚重希言,時人咸以為愚,唯馮跋奇其志度 而友之。寶之為太子,雲以武藝給事侍東宮,拜侍御 郎,襲敗慕容會軍。寶子之賜姓慕容氏,封夕陽公。熙 之葬苻氏也,馮跋詣雲,告之以謀,雲懼曰:「吾嬰疾歷 年,卿等所知,願更圖之。」跋逼曰:「慕容氏世衰,河間虐 暴,惑妖滛之女而逆亂天常,百姓不堪其害。思亂者 十室九焉,此天亡之時也。公自高氏名家,何能為他 養子?機運難邀,千歲一時,公焉得辭也!」扶之而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