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七十六卷目錄

 僭號部彙考二

  漢代僭號一

  新一王莽一

皇極典第二百七十六卷

僭號部彙考二

漢代僭號一

新一王莽一

《漢書王莽傳》:「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 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 司馬,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 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 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 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 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 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 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久之,叔父成都侯商 上書願分戶邑以封莽,及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 胡騎校尉箕閎、上谷都尉陽並、中郎陳湯皆當世名 士,咸為莽言,上由是賢莽。永始元年,封莽為新都侯, 國南陽新野之都鄉,千五百戶。遷騎都尉、光祿大夫, 侍中,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散輿馬衣裘,振 施賓客,家無所餘,收贍名士,交結將相、卿、大夫甚眾。 故在位更推薦之,游者為之談說,虛譽隆洽,傾其諸 父矣。敢為激發之行,處之不慚」恧!莽兄永為諸曹,蚤 死,有子光,莽使學博士門下。莽休沐出,振車騎,奉羊 酒勞遺其師,恩施下竟,同學諸生縱觀,長老歎息。光 年小於莽子宇,莽使同日內婦賓客滿堂,須臾一人 言:「太夫人苦某痛,當飲某藥。」比客罷者數起焉。嘗私 買侍婢,昆弟或頗聞知,莽因曰:「後將軍朱子元無子。 莽聞此兒種宜子,為買之。」即日以婢奉子元。其慝情 求名如此。是時,太后姊子淳于長以材能為九卿,先 進在莽右,莽陰求其罪過,因大司馬曲陽侯根白之, 長伏誅,莽以獲忠直,語在《長傳》。根因乞骸骨,薦莽自 代,上遂擢為大司馬。是歲,綏和元年也,年三十八矣。 莽既拔出同列,繼四父而輔政,欲令名譽過前人,遂 克己不倦,聘諸賢良以為掾史,賞賜邑錢,悉以享士, 愈為儉約。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 不曳地,布蔽膝,見之者以為僮使,問知其夫人,皆驚。 輔政歲餘,成帝崩,哀帝即位,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 太后詔莽就第,避帝外家。莽上疏乞骸骨,哀帝遣尚 書令詔莽曰:「先帝委政於君而棄群臣,朕得奉宗廟, 誠嘉與君同心合意。今君移病求退,以著朕之不能 奉順先帝之意,朕甚悲傷焉。」已詔尚書侍君奏事。又 遣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將軍師丹、衛尉傅喜白 太后曰:「皇帝聞太后詔,甚悲。大司馬即不起,皇帝即 不敢聽政。」太后復令莽視事。時哀帝祖母定陶傅太 后母丁姬在,高昌侯董宏上書言:「《春秋》之義,母以子 貴,丁姬宜」上尊號。莽與師丹共劾宏誤朝不道,語在 《丹傳》。後日,未央宮置酒,內者令為傅太后張幄,坐於 太皇太后坐旁。莽案行責內者令曰:「定陶太后藩妾, 何以得與至尊並?」徹去更設坐。傅太后聞之,大怒,不 肯會,重怨恚莽,莽復乞骸骨。哀帝賜莽黃金五百斤, 安車駟馬,罷就第。公卿大夫多稱之者,上乃加恩寵, 置使家,中黃門十日一賜餐。下詔曰:「新都侯莽,憂勞 國家,執義堅固,朕庶幾與為治。太皇太后詔莽就第, 朕甚憫焉。其以黃郵聚戶三百五十益封莽,位特進, 給事中,朝朔望見禮如三公,車駕乘綠車從。」後二歲, 傅太后、丁姬皆稱尊號,丞相朱博奏:「莽前不廣尊尊 之義,抑貶尊號,虧損孝道,當伏顯戮,幸蒙赦令,不宜 有爵土,請免為庶人。」上曰:「以莽與太皇太后有屬,勿 免遣就國。」莽杜門自守,其中子獲殺奴,莽切責獲,令 自殺。在國三歲,吏民上書冤訟莽者以百數。元壽元 年,日食,賢良周護、宋崇等對策,深頌莽功德。上於是 徵莽。始莽就國,南陽太守以莽貴重,選門下掾宛孔 休守新都相。休謁見莽,莽盡禮自納,休亦聞其名,與 相答。後莽疾,休候之,莽緣恩意,進其玉具、寶劍,欲以 為好。休不肯受。莽因曰:「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 瘢,欲獻其瑑耳。」即解其瑑,休復辭讓。莽曰:「君嫌其賈 邪?」遂椎碎之,自裹以進休,休乃受。及莽徵去,欲見休, 休稱疾不見。莽還京師。歲餘,哀帝崩,無子,而傅太后、 丁太后皆先薨。太皇太后即日駕之未央宮,收取璽 綬,遣使者馳召莽。詔尚書諸發兵符節,百官奏事,中 黃門、期門兵皆屬莽。莽白「大司馬高安侯董賢年少, 不合眾心」,收印綬,賢即日自殺。太后詔公卿舉可大 司馬者,大司徒孔光、大司空彭宣舉莽。前將軍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