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飲藥死。宇妻焉懷子繫獄,須產子已殺之。莽奏言:「宇 為呂寬等所詿誤,流言惑眾,與管、蔡同罪,臣不敢隱 其誅。」甄邯等白太后,下詔曰:「夫唐堯有丹朱,周文王 有管、蔡,此皆上聖亡,奈下愚子何!以其性不可移也。 公居周公之位,輔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誅,不以親 親害尊尊,朕甚嘉之。昔周公誅四國之後,大化乃成, 至於刑錯,公其專意翼國,期」於致平。莽因是誅滅衛 氏,窮治呂寬之獄,連引郡國豪傑素非議己者,內及 敬武公主、梁王立、紅陽侯立、平阿侯仁,使者迫守,皆 自殺,死者以百數,海內震焉。大司馬護軍褒奏言:「安 漢公遭子宇陷於管、蔡之辜,子愛至深,為帝室故,不 敢顧私。惟宇遭辠,喟然憤發,作《書》八篇,以戒子孫,宜 班郡國,令學官以教授。」事下群公,請令天下吏能誦 公戒者以著官簿,比《孝經》。四年春,郊祀高祖以配天, 宗祀孝文皇帝以配上帝。四月丁未,莽女立為皇后, 大赦天下。遣大司徒司直陳崇等八人分行天下,覽 觀風俗。大保舜等奏言:「《春秋》列功德之義,太上有立 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唯至德大賢,然後能之。 其在人臣,則生有大賞,終為宗臣,殷之伊尹,周之周 公是也。」及民上書者八千餘人,咸曰:「伊尹為阿衡,周 公為太宰。周公享七子之封,有過上公之賞。宜如陳 崇言。」章下有司,有司請還前所益二縣及黃郵聚、新 野田,采伊尹、周公稱號,加公為宰衡,位上公掾史,秩 六百石。三公言事,稱敢言之,群吏「毋得與公同名!」出。 從期門二十人,羽林三十人,前後大車十乘。賜公太 夫人號曰功顯君,食邑二千戶,黃金印、赤韍;封公子 男二人:安為褒新侯,臨為賞都侯。加后聘三千七百 萬,合為一萬萬,以明大禮。太后臨前殿,親封拜,安漢 公拜前,二子拜後,如周公故事。莽稽首辭讓,出奏封 事:「願獨受母號,還安臨印韍及號位戶邑。」事下,太師 光等皆曰:「賞未足以直功,謙約退讓,公之常節,終不 可聽。」莽求見固讓,太后下詔曰:「公每見,叩頭流涕,固 辭。今移病,固當聽其讓,令眂事邪?將當遂行其賞,遣 歸就第也?」光等曰:「安臨親受印韍,策號通天,其議昭 昭。黃郵、召陵、新野之田,為入尤多,皆止於公。公欲自 損,以成國化,宜可聽許。治平之化,當以時成,宰衡之 官,不可世及。納徵錢乃以尊皇后,非為公也。功顯君 戶,止身不傳。褒新賞,都兩國,合三千戶,甚少矣。忠臣 之節,亦宜自屈,而信主上之義。宜遣大司徒大司空 持節承制詔公亟入眂事,詔尚書勿復受公之讓奏。」 奏可。莽乃起眂事,上書言:「臣以元壽二年六月戊午 倉卒之夜,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宮,庚申拜為大司馬, 充三公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為太傅,賜號安漢 公,備四輔官。今年四月甲子,復拜為宰衡,位上公。」臣 莽伏自惟,爵為新都侯,號為安漢公,官為宰衡、太傅、 大司馬。爵貴號尊,官重一身,蒙大寵者五,誠非鄙臣 所能堪。據元始三年天下歲已復,官屬宜皆置。《穀梁 傳》曰:「天子之宰,通於四海。」臣愚以為宰衡官以正百 僚、平海內為職,而無印信,名實不副。臣莽無兼官之 材,今聖朝既過,誤而用之,臣請御史刻宰衡印章曰 「宰衡太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司馬之 印。太后詔曰:「可韍如相國,朕親臨授焉。」莽乃復以所 益納徵錢千萬,遺與長樂長御,奉共養者。太保舜奏 言:「天下聞公不受千乘之土,辭萬金之幣,散財施予 千萬數,莫不鄉化。蜀郡男子路建等輟訟慚怍而退, 雖文王、郤虞、芮何以加!宜報告天下。」奏可。宰衡出,從 大車,前後各十乘。直事尚書郎、侍御史、謁者、中黃門、 期門、羽林宰衡常持節所止,謁者代持之。宰「衡、掾、史 秩六百石,三公稱敢言之。」是歲,莽奏起明堂、辟雍、靈 臺,為學者築舍萬區,作市常滿倉,制度甚盛。立《樂經》, 益博士、員經各五人,徵天下通一蓺,教授十一人以 上,及有逸禮、《古書》《毛詩》《周官》《爾雅》、天文圖讖、鍾律、《月 令》《兵法》、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詣公車。網羅天下 異能之士,至者前後千數,皆令記說廷中,將令正乖 繆,《壹異說》云。群臣奏言:「昔周公奉繼體之嗣,據上公 之尊,然猶七年,制度乃定。夫明堂辟雍,墮廢千載莫 能興。今安漢公起於第家,輔翼陛下,四年於茲,功德 爛然。公以八月載生魄,庚子奉使朝用書,臨賦營築, 越若翊辛丑,諸生庶民大和會,十萬眾並集,平作二 旬,大功畢成。唐虞發舉,成周造業,誠亡以加。宰衡位 宜在諸侯王上,賜以束帛加璧,大國乘車、安車各一, 驪馬二駟。」詔曰:「可。」其議九錫之法。冬,大風吹長安城 東門,屋瓦且盡。五年正月,祫祭明堂,諸侯王二十八 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餘人徵助祭。禮畢,封 孝宣曾孫信等三十六人為列侯,餘皆益戶賜爵,金 帛之賞各有數。是時,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書 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 列侯、宗室見者皆叩頭言宜亟加賞於安漢公。於是 莽上書曰:「臣以外屬,越次備位,未能奉稱。伏念聖德 純茂,承天當古,制禮以治民,作樂以移風,四海奔走, 百蠻並轃,辭去之日,莫不隕涕。非有款誠,豈可虛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