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興兵動眾,欲危宗廟,惡不忍聞,罪不容誅,誠臣子之

仇,宗室之讎,國家之賊,天下之害也。是故親屬震落 而告其罪,民人潰畔而棄其兵,進不跬步,退伏其殃。 百歲之母,孩提之子,同時斷斬,懸頭竿杪,珠珥在耳, 首飾猶存。為計若此,豈不誖哉!臣聞古者畔逆之國, 既以誅討,則豬其宮室,以為汙池,納垢濁焉,名曰「凶 虛。」雖生菜茹,而人不食。四牆其社,覆上棧下,示不得 通辨社。諸侯出門見之,著以為戒。方今天下聞崇之 反也,咸欲騫衣手劍而叱之,其先「至者,則拂其頸,衝 其匈,刃其軀,切其肌;後至者欲撥其門,仆其牆,夷其 屋,焚其器,應聲滌地,則時成創,而宗室尤甚,言必切 齒焉。何則?以其背畔恩義,而不知重德之所在也。宗 室所居或遠,嘉幸得先聞,不勝憤憤之願。願為宗室 倡始,父子兄弟負籠荷鍤,馳之南陽,豬崇宮室,令如 古制。」及崇社宜如「亳社,以賜諸侯,用永監戒。願下四 輔、公卿大夫議,以明好惡,視四方。」於是莽大說公卿 曰:「皆宜如嘉言。」莽白太后,下詔曰:「惟嘉父子兄弟雖 與崇有屬,不敢阿私,或見萌芽,相率告之。及其禍成, 同共、讎之應合古制,忠孝著焉。其以杜衍戶千,封嘉 為師禮侯。嘉子七人皆賜爵關內侯。後又封竦為淑 德」侯。長安為之語曰:「欲求封,過張伯松,力戰鬥,不如 巧為奏。」莽又封南陽吏民有功者百餘人。汙池劉崇 室宅,後謀反者皆汙池云。群臣復白劉崇等謀逆者, 以莽權輕也,宜尊重以鎮海內。五月甲辰,太后詔莽 朝見太后稱假皇帝。冬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十二 月,群臣奏請益安漢公宮及家吏,置率更令、廟廐廚 長丞、中庶子,虎賁以下百餘人;又置衛士三百人。安 漢公廬為攝省,府為攝殿,第為攝宮。奏可。莽白太后, 下詔曰:「故太師光雖前薨,功效已列。太保舜、大司空 豐、輕車將軍邯、步兵將軍建,皆為誘進單于籌策。又 典靈臺、明堂、辟雍、四郊,定制度,開子午道,與宰衡同 心說德,合意并力,功德茂著。」封舜子匡為同心侯,林 為說德侯,光孫壽為合意侯,豐孫匡為并力侯;益邯、 建各三千戶。是歲,西羌龐恬、傅幡等怨莽奪其地,作 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永奔走。莽誅永,遣護羌 校尉竇況擊之。二年春,竇況等擊破西羌。五月,更造 貨錯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錢一直五十,與 五銖錢並行。民多盜鑄者。禁列侯以下不得挾黃金 輸御府受直,然卒不與直。九月,東郡太守翟義都試 勒車騎,因發奔命。立嚴鄉侯劉信為天子,移檄郡國, 言「莽毒殺平帝,攝天子位,欲絕漢室,今共行天罰,誅 莽。」郡國疑惑,眾十餘萬。莽惶懼不能食,晝夜抱孺子 告禱郊廟。放《大誥》,作策。遣諫大夫桓譚等班於天下, 諭以攝位當反政孺子之意。遣王邑、孫建等八將軍 擊義,分屯諸關,守阸塞。槐里男子趙明、霍鴻等起兵 以和。翟義相與謀曰:「諸將精兵悉東,京師空,可攻長 安。」眾稍多,至且十萬人。莽恐,遣將軍王奇、王級將兵 拒之。以太保甄邯為大將軍,受鉞高廟,領天下兵,左 杖節,右把鉞,屯城外。王舜、甄豐晝夜循行殿中。十二 月,王邑等破翟義於圉。司威陳崇使監軍上書言:「陛 下奉天《洪範》,心合寶龜,膺受元命,預知成敗,咸應兆 占,是謂配天。配天之主,慮則移氣,言則動物,施則成 化。臣崇伏讀詔書下日,竊計其時,聖思始發,而反虜 仍破;詔文始書,反虜大敗;制書始下,反虜畢斬。眾將 未及齊其鋒芒,臣崇未及盡其愚慮,而事已決矣。」莽 大說。三年春,地震,大赦天下。王邑等還京師,西與王 級等合擊明鴻,皆破滅。莽大置酒未央宮白虎殿,勞 賜將帥。詔陳崇治校軍功,第其高下。莽乃上奏曰:「明 聖之世,國多賢人,故唐、虞之時,可比屋而封,至功成 事就則加賞焉。至于夏后塗山之會,執玉帛者萬」國, 諸侯執玉,附庸執帛。周武王孟津之上,尚有八百諸 侯,周公居攝,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 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蓋諸侯千八 百矣。《禮記·王制》千七百餘國,是以孔子著《孝經》曰:「不 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 歡心以事其先王,此天子之孝也。秦為亡道,殘滅諸 侯以為郡縣,欲擅天下之利,故二世而亡。高皇帝受 命除殘,考功施賞,建國數百,後稍衰微,其餘僅存。太 皇太后躬統大綱,廣封功德以勸善,興滅繼絕以永 世,是以大化流通,旦暮且成。遭羌寇害,西海郡反虜 流言,東郡逆賊惑眾,西土忠臣孝子,莫不奮怒,所征 殄滅,盡備厥辜,天「下咸寧。今制禮作樂,實考周爵五 等,地四等,有明文;殷爵三等,有其說無其文。孔子曰: 『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臣請,諸將帥當受 爵邑者,爵五等,地四等』。」奏可。於是封者高為侯伯,次 為子男;當賜爵關內侯者,更名曰附城,凡數百人。擊 西海者以羌為號,槐里以「武」為號,翟義以虜為號。群 臣復奏言:「太后修功錄德,遠者千載,近者當世,或以 文封,或以武爵,深淺大小,靡不畢舉。今攝皇帝背依 踐祚,宜異於宰國之時,制作雖未畢已,宜進二子,爵 皆為公。《春秋》善善及子孫賢者之後,宜有土地。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