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廣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及漢家名相大將蕭、 霍之屬,咸及支庶兄子光,可先封為列」侯。諸孫制度 畢已,大司徒、大司空上名如前詔書。太后詔曰:「進攝 皇帝子褒新侯安為新舉公,賞都侯臨為褒新公,封 光為衍功侯。」是時莽還歸新都國,群臣復白以封莽 孫安為新都侯。莽既滅翟義,自謂威德日盛,獲天人 助,遂謀即真之事矣。九月,莽母功顯君死,意不在哀, 令太后詔議其服。少阿、羲和、劉歆與博士諸儒七十 八人皆曰:「居攝之義,所以統立天功,興崇帝道,成就 法度,安輯海內也。昔殷成湯既沒,而太子蚤夭,其子 太甲,幼少不明,伊尹放諸桐宮,而居攝以興殷道。周 武王既沒,周道未成,成王幼少,周公屏成王而居攝 以成周道。是以殷有翼翼之化,周有刑錯之功。今太 皇太后」比遭家之不造,委任安漢公宰尹群僚,衡平 天下。遭孺子幼少,未能共上下,皇天降瑞,出丹石之 符。是以太皇太后則天明命,詔安漢公居攝踐祚,將 以成聖漢之業,與唐虞三代比隆也。攝皇帝遂開祕 府,會群儒,制禮作樂,卒定庶官,茂成天功。聖心周悉, 卓爾獨見,發得《周禮》,以明因監,則天稽古而損益焉。 猶仲尼之聞《韶》,日月之不可階,非聖哲之至,孰能若 茲?綱紀咸張,成在一匱,此其所以保佑聖漢,安靖元 元之效也。今功顯君薨,《禮》:庶子為後,為其母緦。《傳》曰: 「與尊者為體,不敢服其私親也。」攝皇帝以聖德承皇 天之命,受太后之詔,居攝踐祚,奉漢大宗之後,上有 天地社稷之重,下有元元萬「機之憂,不得顧其私親。 故太皇太后建厥元孫,俾侯新都,為哀侯後。明攝皇 帝與尊者為體,承宗廟之祭,奉共養太皇太后,不得 顧其私親也。《周禮》曰:『王為諸侯,緦縗弁而加環絰。同 姓則麻,異姓則葛。攝皇帝當為功顯君緦縗弁而加 麻環絰,如天子弔諸侯服,以應聖制』。」莽遂行焉。凡壹 弔再會,而令新都侯宗為主,服喪三年云。司威陳崇 奏衍功侯光私報執金吾竇況,令殺之,況為收繫,致 其法。莽大怒,切責光。光母曰:「女自眠,孰與長孫、中孫?」 遂母子自殺,及況皆死。初,莽以事母、養嫂、撫兄子為 名,及後悖虐,復以示公義焉。令光子嘉嗣爵為侯。莽 下書曰:「遏密之義,訖於季冬。正月。郊祀,八音當奏,王 公卿士樂凡幾等,五聲八音,條各云何?其與所部儒 生,各盡精思,悉陳其義。」是歲,廣饒侯劉京、車騎將軍 千人扈雲、大保屬臧鴻奏符命。京言齊郡新井,雲言 巴郡石牛,鴻言扶風雍石,莽皆迎受。十一月甲子,莽 上奏太后曰:「陛下至聖,遭家不造,遇漢十三世三七 之阸,承天威命,詔臣莽居攝,受孺」子之託,任天下之 寄。臣莽兢兢業業,懼於不稱。宗室廣饒侯劉京上書 言:「七月中,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一暮數夢,曰: 『吾天公使也』。天公使我告亭長曰:『攝皇帝當為真』。即 不信我,此亭中當有新井。」亭長晨起視亭中,誠有新 井,入地且百尺。十一月壬子,直建冬至,巴郡石牛,戊 午,雍、石文皆到于未央宮之前殿。臣與太保安陽侯 舜等視天,風起,塵冥風止,得銅符帛圖於石前,文曰: 「天告帝符,獻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騎都尉崔發等 視說。及前孝哀皇帝建平二年六月甲子下詔書,更 為太初元將元年。案其本事,甘忠可、夏賀良讖書臧 蘭臺。臣莽以為元將元年者,大將居攝改元之文也, 於今信矣。《尚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 周公居攝稱王之文也。《春秋》隱公不言即位,攝也。此 二經周公、孔子所定,蓋為後法。孔子曰:「畏天命,畏大 人,畏聖人」之言,臣莽敢不承用?臣請共事神祇宗廟, 奏言太皇太后、孝平皇后皆稱假皇帝。其號令天下, 天下奏言事毋言攝。以居攝三年為初「始元年,漏刻 以百二十為度,用應天命。臣莽夙夜養育,隆就孺子, 令與周之成王比德,宣明太皇太后威德於萬方,期 於富而教之。孺子加元服,復子明辟,如周公故事。」奏 可,眾庶知其奉符命指意,群臣博議別奏以視,即真 之漸矣。期門郎張充等六人謀共劫莽,立楚王,發覺, 誅死。梓潼人哀章,學問長安,素無行,好為大言。見莽 居攝,即作銅匱,為兩檢署其一曰「天帝行璽金匱圖」, 其一署曰「赤帝行璽,某傳予黃帝金策書」,某者,高皇 帝名也。《書》言王莽為真天子,皇太后如天命,圖書皆 書莽大臣八人,又取令名王興、王盛,章因自竄姓名, 凡為十一人,皆署官爵,為輔佐。章聞齊井、石牛事下, 即日昏時,衣黃衣,持匱至高廟,以付僕射,僕射以聞。 戊辰,莽至高廟,拜受金匱神嬗,御王冠,謁太后,還坐 未央宮前殿,下書曰:「予以不德,託于皇初祖考黃帝 之後,皇始祖考虞帝之苗裔。而太皇太后之末,屬皇 天上帝隆顯大佑,成命統序,《符契》圖文,金匱策書,神 明詔告,屬予以天下兆民赤帝漢氏高皇帝」之靈,承 天命傳國,《金策》之書,予甚祗畏,敢不欽受。以戊辰直 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號曰「新。」其改正 朔,易服色,變犧牲,殊徽幟,異器制。以十二月朔癸酉 為建國元年正月之朔,以雞鳴為時,服色配德上黃, 犧牲應正用白,使節之旄,旛皆純黃,其署曰「新使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