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大司馬,使與李軼、李通、王常等鎮撫關東,以李松為 丞相,趙萌為右大司馬,共秉內任。更始納趙萌女為 夫人,有寵,遂委政於萌。日夜與婦人飲讌後庭,群臣 欲言事,輒醉不能見。時不得已,乃令侍中坐帷內與 語。諸將識非更始聲,出皆怨曰:「成敗未可知。」遽自縱 放若此!韓夫人尢嗜酒,每侍飲,見常侍奏事,輒怒曰: 「帝方對我飲,正用此時持事來乎?」起抵破書案。趙萌 專權,威福自己。郎吏有說萌放縱者,更始怒,拔劍擊 之,自是無復敢言。萌私忿侍中,引下斬之。更始救請, 不從。時李軼、朱鮪擅命,山東,王匡、張卭橫暴三輔,其 所授官爵者皆群小賈豎,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繡面 衣錦褲襜,褕諸于罵詈道中。長安為之語曰:「竈下養 中郎將爛羊胃,騎都尉爛羊頭。」關內侯軍師將軍豫 章李淑上書諫曰:「方今賊寇始誅,王化未行,百官有 司,宜慎其任。夫三公上應台宿,九卿下括河海,故天 工人其代之。陛下定」業,雖因下江平林之勢,斯蓋臨 時濟用,不可施之既安。宜釐改制度,更延英俊,因才 授爵,以匡王國。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陳,尚書顯官,皆 出庸伍,資亭長賊捕之用,而當輔佐綱維之任。唯名 與器,聖人所重。今以所重,加非其人,望其毗益萬分, 興化致理,譬猶緣木求魚,升山採珠,海內望此,有以 闚度「漢祚。臣非有憎疾以求進也,但為陛下惜此舉 厝,敗材傷錦,所宜至慮,惟割既往謬妄之失,思隆周 文濟濟之美。」更始怒,繫淑詔獄。自是關中離心,四方 怨叛,諸將出征,各自專置牧守,州郡交錯,不知所從。 十二月,赤眉西入關。三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立前孺 子劉嬰為天子。初,望見更始政亂,度其必敗,謂安陵 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嬰,平帝之嗣,雖王莽篡奪,而 嘗為漢主。今皆云劉氏真人,當更受命,欲共定大功, 何如?」林等然之,乃於長安求得嬰,將至臨涇立之,聚 黨數千人,望為丞相,林為大司馬。更始遣李松與討 難將軍蘇茂等擊破,皆斬之。又使蘇茂拒赤眉於弘 農,茂軍敗,死者千餘人。三月,遣李松會朱鮪,與赤眉 戰於蓩鄉,松等大敗,棄軍走,死者三萬餘人。時王匡、 張卬守河東,為鄧禹所破,還奔長安。卬與諸將議曰: 「赤眉近在鄭、華陰間,旦暮且至。今獨有長安,見滅不 久。不如勒兵掠城中以自富,轉攻所在,東歸南陽,收 宛王等兵。事若不集,復入湖池中為盜耳。」申屠建、廖 湛等皆以為然,共入說更始。更始怒不應,莫敢復言。 及赤眉立劉盆子,更始使王匡、陳牧、成丹、趙萌屯新 豐,李松軍掫以拒之。張卬、廖湛、胡殷、申屠建等與御 史大夫隗囂合謀,欲以「立秋日《貙膢》時」共劫更始,俱 成前計。侍中劉能卿知其謀,以告之。更始托病不出, 召張卬等,卬等皆入,將悉誅之,唯隗囂不至。更始狐 疑,使卬等四人且待於外廬。卬與湛殷疑有變,遂突 出,獨申屠建在,更始斬之。卬與湛殷遂勒兵掠東西 市,昏時燒門入,戰於宮中,更始大敗。明旦,將妻子車 騎百餘東奔趙萌於新豐。更始復疑王匡、陳牧、成丹 與張卬等同謀,乃並召入。牧、丹先至,即斬之。王匡懼, 將兵入長安,與張卬等合。李松還從更始,與趙萌共 攻匡。卬於城內,連戰月餘,匡等敗走,更始徙居長信 宮。赤眉至高陵,匡等迎降之,遂共連兵而進。更始城 守,使李松出戰,敗死者二千餘人,赤眉生得松。時松 弟汎為城門校尉,赤眉使使謂之曰:「開城門,活汝兄。」 汎即開門。九月,赤眉入城,更始單騎走,從廚城門出, 諸婦女從後連呼曰:「陛下當下謝城!」更始即下拜,復 上馬去。初,侍中劉恭以赤眉立其弟盆子,自繫詔獄, 聞更始敗,乃出,步從至高陵,止傳舍。右輔都尉嚴本 恐失更始,為赤眉所誅,將兵在外,號為屯衛,而實囚 之。赤眉下書曰:「聖公降者,封長沙王。過二十日,勿受。」 更始遣劉恭請降,赤眉使其將謝祿往受之。十月,更 始遂隨祿肉袒詣長樂宮,上璽綬於盆子。赤眉坐,更 始置庭中,將殺之。劉恭、謝祿為請,不能得,遂引更始 出。劉恭追呼曰:「臣誠力極,請得先死!」拔劍欲自刎,赤 眉帥樊崇等遽共救止之,乃赦更始,封為畏威侯。劉 恭復為固請,竟得封長沙王。更始常依謝祿居,劉恭 亦擁護之。三輔苦赤眉暴虐,皆憐更始,而張卬等以 為慮,謂祿曰:「今諸營長多欲篡聖公者,一旦失之,合 兵攻公,自滅之道也。」於是祿使從兵與更始共牧馬 於郊下,因令縊殺之。劉恭夜往,收藏其屍。光武聞而 傷焉。詔大司徒鄧禹葬之於霸陵。有三子:求、歆、鯉。明 年夏,求兄弟與母東詣洛陽,帝封求為襄邑侯,奉更 始祀;歆為穀孰侯,鯉「為壽光侯。」求後徙封咸陽侯。求 卒,子巡嗣,復徙封灌澤侯。巡卒,子姚嗣。

《劉盆子傳》
劉盆子者大山式人城陽景王章之後也祖父憲元帝時封為式侯父萌嗣王莽篡位國除因為式人焉天鳳元年琅邪海曲有呂母者子為縣吏

犯小罪,宰論殺之。呂母怨宰,密聚客,規以報仇。母家 素豐,貲產數百萬,乃益釀醇酒,買刀劍衣服。少年來 酤者,皆賒與之,視其乏者,輒假衣裳,不問多少。數年, 財用稍盡,少年欲相與償之,呂母垂泣曰:「所以厚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