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49

此页尚未校对

軍之助,則咸陽已為他人禽矣。今關東寇賊,往往屯 聚,志務廣遠,多所不暇,未能觀兵成都,與子陽角力。 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儻 肯如言,蒙天之福,即智士計功,割地之秋也。」管仲曰: 「『生我者父母,成我者鮑子』。自今以後,手書相聞,勿用 傍人解構之言。」自是恩禮愈篤。其後公孫述數出兵 漢中,遣使以大司空、扶安王印綬授囂。囂自以與述 敵國,恥為所臣,乃斬其使,出兵擊之,連破述軍,以故 蜀兵不復北出。時關中將帥數上書言蜀可擊之狀, 帝以示囂,因使討蜀,以效其信。囂乃遣長史上書,盛 言「三輔單弱,劉文伯在邊,未宜謀蜀。」帝知囂欲持兩 端,不願天下統一。於是稍黜其禮,正君臣之儀。初,囂 與來歙、馬援相善,故帝數使歙。援奉使往來,勸令入 朝,許以重爵。囂不欲東連遣使,深持謙辭,言無功德, 須四方平定,退伏閭里。五年,復遣來歙說囂,遣子入 朝。囂聞劉永、彭寵皆已破滅,乃遣長子恂隨歙詣闕, 以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而囂將王元、王捷嘗以為 天下成敗未可知,不願專心內事。元遂說囂曰:「昔更 始西都,四方響應,天下喁喁,謂之太平。一旦敗壞,大 王幾無所厝。今南有子陽,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 十數,而欲牽儒生之說,棄千乘之基,羇旅危國,以求 萬全,此循覆車之軌,計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 馬最彊,北守西河、上郡,東收三輔之地。案秦舊跡,表 裡山河。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 一時也。若計不及此,且蓄養士馬,據隘自守,曠日持 久,以待四方之變。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要之魚 不可脫於淵,神龍失勢,即還與蚯蚓同。」囂心然元計, 雖遣子入質,猶負其險阸,欲專方面。於是游士長者 稍稍去之。六年,關東悉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 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 外耳。」因數騰書隴、蜀,告示禍福。囂賓客掾史多文學 生,每所上事,當世士大夫皆諷誦之,故帝有所辭答, 尢加意焉。囂復遣使周游詣闕,先到馮異營,游為仇 家所殺。帝遣衛尉銚期持珍寶繒帛賜囂。期至鄭被 盜,亡失財物。帝常稱囂長者,務使招之,聞而歎曰:「吾 與隗囂事欲不諧,使來見殺,得賜道亡。」會公孫述遣 兵寇南郡,乃詔囂當從天水伐蜀,因此欲以潰其心 腹。囂復上言白水險阻,棧閣絕敗,又多設支閡。帝知 其終不為用,叵欲討之,遂西幸長安,遣建威大將軍 耿弇等七將軍,從隴道伐蜀。先使來歙奉璽書喻旨, 囂疑懼,即勒兵使王元據隴坻,伐木塞道,欲謀殺歙, 歙得亡歸。諸將與囂戰,大敗,各引退。囂因使王元、行 巡侵三輔,征西大將軍馮異、征鹵將軍祭遵等擊破 之。囂乃上疏謝曰:「吏人聞大兵卒至,驚恐自救,臣囂 不能禁止。兵有大利,不敢廢臣子之節,親自追還。昔 虞舜事父,大杖則走,小杖則受。臣雖不敏,敢忘斯義。 今臣之事,在於本朝,賜死則死,加刑則刑,如遂蒙恩, 更得洗心,死骨不朽。」有司以囂言慢,請誅其子恂。帝 不忍,復使來歙至汧賜囂書曰:「昔柴將軍《與韓信書》 云:『陛下寬仁,諸侯雖有亡叛而後歸,輒復位號,不誅 也』。以囂文吏,曉義理,故復賜書。深言則似不遜,略言 則事不決。今若束手復遣恂弟歸闕庭者,則爵祿獲 全,有浩大之福矣。吾年垂四十,在兵中十歲,厭浮語 虛辭,即不欲,勿報。」囂知帝審其詐,遂遣使稱臣於公 孫述。明年,述以囂為朔寧王,遣兵往來,為之援埶秋, 囂將步騎三萬侵安定,至陰槃,馮異率諸將拒之。囂 又令別將下隴攻祭遵,於汧兵並無利,乃引還。帝因 令來歙以書招王遵,遵乃與家屬東詣京師,拜為大 中大夫,封向義侯。遵字子春,霸陵人也。父為上郡太 守。遵少豪俠,有才辯,雖與囂舉兵,而常有歸漢意。曾 於天水私於來歙曰:「吾所以戮力不避矢石者,豈要 爵位哉?徒以人思舊主。先君蒙漢厚恩,思效萬分耳。」 又數勸囂遣子入侍,前後辭諫切甚,囂不從,故去焉。 八年春,來歙從山道襲得略陽城。囂出不意,懼更有 大兵,乃使王元拒隴坻,行巡守番須口,王孟塞雞頭 道,牛邯軍瓦亭。囂自悉其大眾圍來歙。公孫述亦遣 其將李育、田弇助囂攻略陽,連月不下。帝乃率諸將 西征之,數道上隴,使王遵持節監大司馬,吳漢留屯 於長安。遵知囂必敗滅,而與牛邯舊故,知其有歸義 意,以書喻之曰:「遵與隗王歃盟為漢,自經歷虎口,踐 履死地,已十數矣。於時周洛以西,無所統壹,故為王 策欲東收關中,北取上郡,進以奉天人之用,退以懲 外裔之亂。數年之間,冀聖漢復存,當挈河、隴奉舊都 以歸本朝。生民以來,臣人之埶,未有便於此時者也」, 而王之將吏,群居穴處之徒,人人扺掌,欲為不善之 計。遵與孺卿,日夜所爭,害幾及身者,豈一事哉?前計 抑絕,後策不從,所以吟嘯扼腕,垂涕登車,幸蒙封拜, 得延論議,每及西州之事,未嘗敢忘孺卿之言。今車 駕大眾,已在道路,吳、耿驍將,雲集四境,而孺卿以奔 離之卒,拒要扼,當軍衝,視其形埶,何「如哉!夫智者睹 危思變,賢者泥而不滓。是以功名終申,策畫復得。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