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八十卷目錄

 僭號部彙考六

  晉代僭號一

  前趙劉元海 劉和 劉聰 劉粲 劉曜

皇極典第二百八十卷

僭號部彙考六

晉代僭號一

前趙劉元海 劉和 劉聰 劉粲 劉曜

《晉書劉元海載記》:「元海,新興匈奴人,冒頓之後也。名 犯高祖廟諱,故稱其字焉。初,漢高祖以宗女為公主, 以妻冒頓,約為兄弟,故其子孫遂冒姓劉氏。建武初, 烏珠留若鞮單于子右奧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南單 于,入居西河美稷。今離石左國城,即單于所徙庭也。 中平中,單于羌渠使子於扶羅將兵助漢,討平黃巾」, 會羌渠為國人所殺,於扶羅以其眾留漢,自立為單 于。屬董卓之亂,寇掠太原、河東,屯於河內。於扶羅死, 弟呼廚泉立,以於扶羅子豹為左賢王,即元海之父 也。魏武分其眾為五部,以豹為左部帥,其餘部帥皆 以劉氏為之。太康中,改置都尉,左部居太原茲氏,右 部居祁,南部居蒲子,北部居新興,中部居大陵。劉氏 雖分居五部,然皆家居晉陽汾澗之濱。豹妻呼延氏, 魏嘉平中祈子於龍門。俄而有一大魚,頂有二角,軒 鬐躍鱗而至祭所,久之乃去。巫覡皆異之,曰:「此嘉祥 也。」其夜夢旦所見魚變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 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寤 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昔從邯鄲張冏母司徒氏相 云『吾當有貴,子孫三世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 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有其名,遂以名焉。齠齔英慧, 七歲遭母憂,擗踴號叫,哀感旁鄰,宗族部落,咸共歎 賞。時司空、太原王昶等聞而嘉之,並遣弔。賻。幼好學, 師事上黨崔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 左氏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嘗 謂同門生朱紀、范隆曰:「吾每觀《書》《傳》,常鄙隨、陸無武, 絳、灌無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恥 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業,兩公屬太宗,而 不能開庠序之美,惜哉!」於是遂學武事,妙絕於眾。猿 臂善射,膂力過人,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鬚長三 尺餘,當心有赤毫毛三根,長三尺六寸。有屯留崔懿 之、襄陵公師彧等皆善相人,及見元海,驚而相謂曰: 「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見也。」於是深相崇敬,推分結 恩。太原王渾虛襟友之,命子濟拜焉。咸熙中,為侍子, 在洛陽,文帝深待之。泰始之後,渾又屢言之於武帝, 帝召與語,大悅之,謂王濟曰:「劉元海容儀機鑒,雖由 余《日磾》,無以加也。」濟對曰:「元海儀容機鑒,實如聖旨, 然其文武才幹,賢於二子遠矣。陛下若任之以東南 之事,吳會不足平也。」帝稱善。孔恂、楊珧進曰:「臣觀元 海之才,當今懼無其比。陛下若輕其眾,不足以成事; 若假之威權,平吳之後,恐其不復北渡也。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任之以本部,臣竊為陛下寒心。若舉天阻 之,固以資之,無乃不可乎?」帝默然。後秦、涼覆沒,帝疇 咨將帥,上黨李憙曰:「陛下誠能發匈奴五部之眾,假 元海一將軍之號,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孔恂曰:「李 公之言,未盡殄患之理也。」憙勃然曰:「以匈奴之勁悍, 元海之曉兵,奉宣聖威,何不盡之有?」恂曰:「元海若能 平涼州,斬樹機能,恐涼州方有難耳。蛟龍得雲雨,非 復池中物也。」帝乃止。後王彌從洛陽東歸,元海餞彌 於九曲之濱,泣謂彌曰:「王渾、李憙以鄉曲見知,每相 稱達,讒閒因之而進,深非吾願,適足為害。吾本無宦 情,惟足下明之。恐死洛陽,永與子別。」因慷慨歔欷,縱 酒長嘯,聲調亮然,坐者為之流涕。齊王攸時在九曲, 比聞而馳遣視之,見元海在焉,言於帝曰:「陛下不除 劉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寧王渾進曰:「元海長者,渾 為君王保明之。且大晉方表信殊俗,懷遠以德,如之 何以無萌之疑,殺人侍子,以示晉德不弘?」帝曰:「渾言 是也。」會豹卒,以元海代為左部帥。太康末,拜北部都 尉。明刑法,禁姦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儁傑無 不至者。幽冀名儒、後門秀士,不遠千里亦皆遊焉。楊 駿輔政,以元海為建威將軍、五部大都督,封漢光鄉 侯。元康末,坐部人叛出塞,免官。成都王穎鎮鄴,表元 海行寧朔將軍,監五部軍事。惠帝失馭,寇盜蜂起,元 海從祖故北部都尉左賢王劉宣等竊議曰:「昔我先 人與漢約為兄弟,憂泰同之。自漢亡以來,魏晉代興。 我單于雖有虛號,無復尺土之業,自諸王侯,降同編 戶。今司馬氏骨肉相殘,四海鼎沸,興邦復業,此其時 矣。左賢王元海姿器絕人,幹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單 于,終不虛生此人也。」於是密共推元海為大單于,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