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于茲。主者其更銓論,務揚清激濁,「使九流咸允也。 吏部選舉,可依晉氏九班選制,永為揆法。選畢,經中 書、門下宣示三省,然後行之。其著此詔書于令。銓衡 不奉行者,御史彈坐以聞。」索頭郁鞠率眾三萬降于 季龍,署鞠等一十三人親通趙王,皆封列侯。散其部 眾于冀、青等六州。時眾役煩興,軍旅不息,加以久旱 穀貴,金一斤直米二「斗,百姓嗷然無生賴矣。」又納解 飛之說,於鄴正南投石於河,以起飛橋,功費數千億 萬,橋竟不成,役夫饑甚,乃止。使令長率丁壯,隨山澤 采橡捕魚,以濟老弱,而復為權豪所奪,人無所得焉。 又料殷富之家,配饑人以食之,公卿以下,出穀以助 振給,姦吏因之侵割無已,雖有貸贍之名,而無其實。 改直盪為龍騰冠,以絳幘。於襄國起太武殿,於鄴,造 東西宮。至是皆就太武殿基高二丈八尺,以文石綷 之。下穿伏室,置衛士五百人於其中。東西七十五步, 南北六十五步,皆漆瓦金鐺,銀楹金柱,珠簾玉壁,窮 極伎巧。又起靈風臺九殿,于顯陽殿後,選士庶之女 以充之。後庭服綺縠玩珍奇者萬餘人,內置女官十 有八等,教宮人星占及馬步射。置女太史于靈臺,仰 觀災祥,以考外太史之虛實。又置女鼓吹羽儀,雜伎 工巧,皆與外侔。禁郡國不得私學星讖,敢有犯者誅。 左校令成公段造庭燎于崇杠之末,高十餘丈,上盤 置燎,下盤置人,緪繳上下。季龍試而悅之。其太保夔 安等文武五百九人,勸季龍稱尊號。安等方入,而庭 燎油灌下盤死者七人。季龍惡之,大怒,斬成公段于 閶闔門。於是依殷、周之制,以咸康三年僭稱「大趙天 王」,即位于南郊,大赦殊死已下。追尊祖㔨邪為武皇 帝,父寇覓為太宗孝皇帝。立其鄭氏為天王皇后,以 子邃為天王皇太子,親王皆貶封郡公、藩王為縣侯, 百官封署各有差。太原徙人有五百餘戶,叛入黑羌。 武鄉長城徙人韓彊獲元玉璽,方四寸七分,龜紐金 文,詣鄴獻之。拜彊騎都尉,復其一門。夔安等又勸進 曰:「臣等謹按《大趙》水德,元龜者,水之精也;玉者,石之 寶也。分之數以象七政;寸之紀,以準四極。昊天成命, 不可久違。輒下史官,擇吉日,具禮儀,謹昧死上皇帝 尊號。」季龍下書曰:「過相褒美,猥見推逼,覽增恧然,非 所望也。其亟止茲議。」今東作告始,自非京城內外,皆 不得表慶。中書令王波上《元璽頌》以美之。季龍以石 弘時造此璽,彊遇而獻之。邃自總百揆之後,荒酒淫 色,驕恣無道,或盤游于田,懸管而入;或夜出于宮臣 家淫其妻妾,妝飾宮人美淑者,斬首洗血,置於盤上, 傳共視之。又內諸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 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賜左右,欲以識其味也。河 間公宣、樂安公韜有寵於季龍,邃疾之如讎。季龍荒 耽內游,威刑失度,邃以事為可呈呈之,季龍恚曰:「此 小事,何足呈也!」時有所不聞,復怒曰:「何以不呈?」誚責 杖捶,月至再三。邃甚恨,私謂常從無窮。長生中庶子 李顏等曰:「官家難稱,吾欲行冒頓之事,卿從我乎?」顏 等伏不敢對。邃稱疾不省事,率宮臣文武五百餘騎 宴于李顏別舍,謂顏等曰:「我欲至冀州殺石宣,有不 從者斬!」行數里,騎皆逃散。李顏叩頭固諫,邃亦昏醉 而歸。邃母鄭氏聞之,私遣中人責邃,邃怒,殺其使。季 龍聞邃有疾,遣所親任女尚書察之。邃呼前與語,抽 劍擊之。季龍大怒,收李顏等詰問,顏具言始末,誅顏 等三十餘人。幽邃于東宮,既而赦之,引見太武東堂。 邃朝而不謝,俄而便出。季龍遣使謂邃曰:「太子應入 朝中宮,何以便去?」邃徑出不顧。季龍大怒,廢邃為庶 人。其夜,殺邃及妻張氏并男女二十六人,同埋於一 棺之中,誅其宮臣支黨二百餘人。廢鄭氏為東海太 妃,立其子宣為天王皇太子,宣母杜昭儀為天王皇 后。安定人侯子光,弱冠美姿儀,自稱佛太子,從大秦 國來,當王小秦國,易姓名為李子楊,游于鄠縣爰赤 眉家,頗見其妖狀,事微有驗。赤眉信敬之,妻以二女, 轉相扇惑,京兆樊經、竺龍、嚴諶、謝樂子等,聚眾數千 人於杜南山。子楊稱大黃帝,建元曰「龍興。」赤眉與經 為左右丞相,龍、諶為左右大司馬,樂子為大將軍,鎮 西。石廣擊斬之。子楊頸無血,十餘日而面色無異於 生。季龍將伐遼西,鮮卑段遼,募有勇力者三萬人,皆 拜龍騰中郎。遼遣從弟屈雲襲幽州,刺史李孟,退奔 易京。季龍以桃豹為橫海將軍,王華為《渡遼》將軍,統 舟師十萬出漂渝津;支雄為龍驤大將軍,姚弋仲為 冠軍將軍,統步騎十萬為前鋒,以伐段遼。季龍眾次 金臺,支雄長驅入薊,遼漁陽太守馬鮑、代相張牧、北 平相陽裕、上谷相侯龕等四十餘城,並率眾降于季 龍。支雄攻安次,斬其部大夫那樓奇。遼懼,棄令支,奔 于密雲山。遼左右長史劉群、盧諶、司馬崔悅等封其 府庫,遣使請降。季龍遣將軍郭太、麻秋等輕騎二萬 追遼,及之,戰於密雲,獲其母、妻,斬級三千。遼單馬竄 險,遣子乞特真送表及名馬,季龍納之,乃遷其戶二 萬餘于雍、司、兗、豫四州之地。諸有才行者,皆擢敘之。 先是,北單于乙回為鮮卑敦那所逐。既平遼西,遣其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3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