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5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足以為百王法程。宋三百餘年,外無漢王氏之患,內 無唐武、韋之禍,豈不卓然而可尚哉!昭憲、垂裕之功, 至是茂矣。舊史稱昭憲性嚴毅,有禮法。《易》之《家人》「上 九曰『有孚威如,終吉』。」其是之謂與!作《后妃傳》。

《論西漢女主之禍》
胡寅

致堂胡氏曰:「外戚之禍在王氏,然漢初功臣平、勃等 預有罪焉。高祖崩,倡言呂后與帝共定天下,帝王諸 劉,后王諸呂,無不可者,於是大裂土疆,以王諸呂,侵 弱劉氏,罪一也。孝惠即世,聽張辟疆之說,縱諸呂居 中用事,專權禁闥,共斡兵柄,上以媚太后,下以安己 身。由是諸呂不可制,罪二矣。高后即世,雖能誅諸呂」, 立孝文,然自茲以往,母后習見前世用事,例為出閫 之言。觀大臣議所立,皆曰「齊王,高帝孫」,然母家駟鈞 惡淮南王,母家又惡獨代王,母家薄氏謹良,遂立孝 文。則平、勃之徒畏母后深矣。蓋漢母后豫政臨朝,不 必少主,雖長君亦然。竇太后好黃老,惡儒士,儒士多 不得進。趙綰、王臧欲助上興制度,則發其姦利寢之。 竇嬰,兄子也,惡之則除門籍,喜之則為相。梁孝王愛 之,則誦言請立為嗣,不顧大宗之重。王太后於灌夫, 罵坐則不食,論棄市。韓嫣,帝所貴也,太后欲殺之,則 帝不能救,可謂「司晨豫」事矣。武帝欲立昭,則殺鉤弋 夫人,馴致王氏篡奪,其所從來者遠矣。

《論歷代女禍》
馬廷鸞

按:胡氏之說,足以盡西京外戚貽禍之本末矣。嘗因 是而極論之,天地間有陽不能無陰,陰而乘陽則宇 宙分裂,人極隳亡矣。歐陽公謂「宦官之禍,甚於女子」, 蓋為唐末一時言之耳。以古今大勢論,則女禍深矣。 少女子能蠱惑人主以亡國,老女子能崇長外戚以 亡國,三代之亡國,皆由此物矣。周之東遷以褒姒,周 雖不亡於此,已衰於此矣。秦后始有宣太后、穰侯之 專,莊襄悅美姬以易其宗。漢高帝起於閭閻,呂氏初 無功於王業也。而漢初諸人之論,每以為《呂氏雅》,故, 推轂高帝,就天下,又謂呂后與高帝共定天下,是以 諸呂之心,自謂與諸劉等,憪然有取而代之之意,而 後動於惡。中間霍氐擁昭立宣,陰妻「邪謀」,特覺之早 耳,而終不免新莽之亂焉。曹魏之見篡於司馬氏也, 一再廢弒,專以母后為之主。及晉武帝平吳之後,耽 惑女寵楊賈,實召五胡亂華之禍,天下既為南北矣。 齊、陳以女色亡,元魏以淫后亡,隋文帝起外戚以篡 周,唐高祖主外戚,竊宮妃以取隋,太宗寵武才人,開 聚麀之醜,子孫殲焉。祿山之起,為太真妃也,唐雖未 亡於此,而已衰於此矣。河朔失而勁兵亡,東南虛而 蠻禍起,非權輿於天寶末乎?朱梁以女寵開子禍而 亡,後唐莊宗以劉后殺功臣、靳軍賞而亡,皆女子之 為也。

《后妃列傳敘》
遼史

《書》始嬪虞,《詩》興關睢,國史記載,往往自家而國,以立 天下之本,然尊卑之分,不可易也。司馬遷列呂后於 紀,班固因之,而傳元后於外戚之後,范煜登后妃於 帝紀。天子紀年以敘事,謂之紀,后曷為而紀之?自《晉 史》列諸后以首傳,隋唐以來,莫之能易也。遼因突厥 稱皇后曰可敦,《國語》謂之。俚寋尊稱曰「耨斡𡡉」,蓋 以配后土而母之云。太祖稱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 母曰皇太后,嬪曰皇后,等以徽稱,加以美號,質於隋、 唐,文於故俗。后族唯乙室拔里氏,而世任其國事。太 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 相國,遂為蕭氏。耶律儼、陳大任《遼史·后妃傳》大同小 異,酌取其當,著於篇。《音忒》《寋》音《蹇𡡉》《音麼》。

《后妃傳贊》
金·史

贊曰:《周禮》九嬪掌婦學之法,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班 昭氏論之曰:「婦德不必才明絕異也,婦言不必便口 利辭也,婦容不必顏色美麗也,婦功不必工巧過人 也。清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婦 德。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後言,不厭於人,是謂婦 言。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垢辱,是謂婦 容。」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奉賓客,是謂「婦 功。」後世婦學不修,麗色以相高,巧言以相傾,衒能以 市恩,逢迎以固寵。是故悼平掣頓皇統,以殞其身,海 陵蠱惑群嬖,幾亡其國;道陵李氏擅寵蠹政,卒僨其 宗。嗚呼,可不戒哉!

《后妃表序》
元·史

后妃之制,厥有等威,其來尚矣。元初,因其國俗,不娶 庶姓。非此族也,不居嫡選。當時史臣以為舅甥之貴, 蓋有周姬、齊姜之遺意。歷世守之,固可嘉也。然其居 則有曰「斡耳朵」之分,沒復有「繼承守宮」之法。位號之 淆,名分之瀆,則亦甚矣。累朝常詔有司修《后妃傳》,而 未見成書。內廷事祕,今莫之考。則其氏名之僅見簡 牘者,尚可遺而不錄乎?且一代之制存焉,闕疑而慎 言斯可矣。作《后妃表》。

《后妃傳敘》
明·外史

明太祖鑒前代女禍,立綱陳紀,首嚴壼教。洪武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