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古初。」上嘉之,如其言,而曰:「帝堯父母異陵,可知,合葬 非古。」即拜少南為左春坊左司直。顧問大學士夏言: 「昔日有諫止《南祔》者,是何御史?何姓名?今其疏安在?」 於是還京,仍命奉葬聖母於大峪之山。已,復詣觀之, 則又見其山不如純德山美,乃決反葬之議。使顧璘 作新宮如前旨。將遷獻帝於舊宮,以聖母往合葬焉。 以駙馬崔元為奠獻使,載慈宮以登潞河之舟,而命 翊國公勛、大學士言恭送。候進發奠獻諸臣各共其 事。甲申,發引,上衰服,與百官步送朝陽門外。翊國公 勛、大學士言還報命。詔賜金帛酒饌曰:「慈轝南行,禮 物既備,朕心稍寧,無終之慕,自不能已。」一夕,上夢大 風撼梓宮舟,既悟,甚懼,即詣禱元冥於金海,使使者 馳送天妃經卷以壓。舟至采石磯,磯不可泊,太平府 同知梅山鑿岡維舟以濟,及漢江之口沙澀,忽雨浮 漲焉。上聞甚喜,加梅山爵一級。七月庚申,合葬於顯 陵新宮。辛酉,舉慰祭永孝殿。辛未,奉主祔獻皇帝廟, 上皆率皇后行禮,曰:「以此盡人子、人婦之節。」上曰:「朕 沖昧稔愆,累及父母。今者送終禮畢,思維永慕,轉覺 不堪。缺人子之情者,無如朕甚。奉天勤民,恐益迷昧, 尚賴左右丞弼,匡朕不逮。」而論顧璘等功,五十有一 人,賞有差。

按「《明會典》:嘉靖十八年,章聖皇太后梓宮南祔儀: 一,先期敕命勳戚重臣一員充奠獻使,并護行武職 大臣一員,管領官軍扈侍梓宮。行禮部堂上官一員, 監禮扈行題主大臣一員;護喪內侍官并入皇堂內 官:內使匠作太常少卿一員,執事官十人,鴻臚寺少 卿一員,屬官等十人;光祿寺少卿一員,四署官四人; 錦衣衛指揮一員,千百戶四人,各供事,給事中、御史 各二員監視糾察欽天監官一員,率博士一員安葬 候時」,五府九卿等衙門分官奉送梓宮,俱照欽點職 名,各送至張家灣水次,恭祭而回。工部委官會同內 官監,先期於通州及張家灣水次二處,搭蓋奉安梓 宮席殿及朝陽門至通州各處祭所席棚,及《行文》沿 路府州縣、各該有司,預於水次搭蓋祭所席棚 一,前期二日,《百官及皇親命婦、文武官三品以上命 婦》,俱衰服,每日早詣慈寧宮門外哭臨。命婦設祭一 壇,免朝,禁屠宰音樂,至神主回京日止。

一前期六日、以皇妣葬顯陵。祭告太廟睿宗廟。遣官 分告列聖群廟。越二日、上吉服告天神地祇壇祭品 行禮俱如常儀。百官陪拜。又二日上預告几筵。內侍 官陳設牲醴如常儀。上具衰服內導引官導上詣拜 位奏四拜奠帛三奠酒讀祝俯伏舉哀。哀止奏四拜 興焚祝帛禮畢。

一,設奠辭:靈昭聖皇太后遣祭一壇,武廟皇妃一壇, 皇后一壇,皇妃、皇嬪各一壇,皇太子一壇,裕王、景王、 仁和大長公主等一壇,涇簡王妃一壇,內官、內使共 一壇。是日,遣官祭告各門及諸神廟。慈寧門、思善門、 右順門、午門、端門、承天門、御橋、大明門,俱遣內官行 禮。玉河橋、朝陽門并橋、關王廟、顯靈宮、靈濟宮、城隍 廟、東嶽廟、真武廟、俱遣太常寺官行禮。祭用酒果、脯 醢香帛。司禮監、禮部、錦衣衛提督執事者設《大昇轝》 於午門外、至大明門外

一、啟奠。內侍官陳設酒饌拜位如常儀。內導引官導 上具衰服詣拜位、奏拜奠、讀祝舉哀。禮畢。內侍官跪 奏「請慈孝顯皇后梓宮升龍輴。」內侍官先捧諡冊寶 由殿中門出置輿內。次奉桑主由中門出奉安輿內。 次香亭安置訖。內侍官捧銘旌由中門出梓宮降殿。 執事官奉登龍輴訖。以綵色帷幕障飾梓宮執翣者 分列左右。內使擎執繖扇侍衛如常儀。儀仗用存日所御者諡 冊寶輿香亭銘旌、以次先行。上至梓宮前跪。內侍官 跪奏「謹請皇妣靈駕進發。」上由殿左門出。宮眷皆哭、 後隨至午門。內侍官跪奏「請靈駕安止。」安定。行祖奠 禮。

一祖奠。內侍官陳設酒饌拜位如常儀。內導引官導 上衰服拜奠讀祝舉哀畢。內侍官跪奏「請靈駕進發。」 執事者進大昇輿奉安訖遂行。上率宮眷隨至端門 外、行朝祖禮。

一、朝祖。欽定捧主官九員,俱具青服,恭捧各廟主詣 太廟奉安訖,太常寺陳設脯醢果於列聖位前,不奠 獻。執事官先設褥位於太廟丹陛正中。梓宮至端門 外,上具青服,太常寺導引官導上詣桑主輿前跪。太 常卿跪於上之左。奏請慈孝獻皇后朝祖。上捧桑主 由太廟中門入,至太廟丹陛上立。典儀唱:「迎神」,各捧 主官上香退。典儀唱「行朝祖禮。」太常卿進立於殿中 北向。內贊奏跪。上捧桑主跪奉於褥位。內贊奏「謁、辭。」 太常卿跪奏曰「孝元孫嗣皇帝」御名謹奉慈孝獻皇 后謁辭訖。內贊奏四拜禮、興、平身。上跪捧桑主起立。 太常卿跪奏曰:「禮畢,請還宮。」捧主官納主還各廟。上 捧桑主退至陛東、西面立。隨列聖主後出安亭內,行 辭奠禮。

一、辭奠。先期,太常寺官於承天門內陳設牲醴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