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駕五百三十四人,大樂四十八架,正樂一百八十八 人,及列儀仗鼓吹于殿門外。上服通天冠、絳紗袍,執 大圭,恭行冊寶之禮。鼓吹振作,禮儀使已下皆導從。 上乘輦,從至德壽宮,俟太上升御座,宮架樂作。皇帝 北向再拜,奏起居,致詞曰:「臣某稽首言:伏惟聖號太 上皇帝陛下,壽同天永,德與日新,典冊揚徽,華裔胥 慶。」左相宣答曰:「聖號太上皇帝聖旨:『皇帝迎陽,展采, 縷牒榮親,何幸吾身,屢觀盛事』。」次皇太子已下稱賀 致詞,宣答訖,並再拜舞蹈。禮畢。次詣太上皇后殿行 禮如前。候解嚴訖,皇帝入宮,進奉禮物,行家人禮,御 宴極歡。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後 三日,百官拜表稱賀于文德殿,四方萬姓,不遠千里, 快睹盛事。都民垂白之老,喜極有至泣下者。楊誠齋 詩云:「長樂宮前望翠華,玉皇來賀太皇家。青天白日 仍飛雪,錯認東風轉柳花。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 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任斯 菴詩云:「金爵觚稜曉日開,三朝喜氣一時回。聖人先 御紅鸞扇,天子龍輿萬騎來。」「霜曉君王出問安,寶香 隨輦護朝寒。五雲深處三宮宴,九奏聲中二聖歡。」 《杭州府志》:德壽生日,每歲進奉有常數,一日忽減數 項,德壽大怒,孝宗惶懼,召宰相虞允文語之,允文曰: 「臣請見而解之。」孝宗曰:「朕立待回奏。」允文到宮上謁, 德壽盛氣語之曰:「朕老而不死,為人所厭。」允文曰:「皇 帝聖孝,本不欲如此,罪在小臣,謂陛下聖壽無疆,生 民膏血有限,減生民有限之膏血,益陛下無疆之聖 壽。」德壽大喜,酌以御醞一杯,因以金酒器賜之。允文 回奏,孝宗亦大喜,酌酒賜金,如《德壽》云。

淳熙己酉,孝宗退居重華宮,有淨室,終日晏坐,其間 几上惟書籍一部及筆硯楮墨而已。近璫嘗奏:「高宗 皇帝留下寶器圖畫,陛下盍時取觀。」壽皇曰:「先帝中 興,功德盛大,故宜享此,朕豈敢自比先帝?」皆鎖閉不 開。

《西湖志餘》:光宗逾年不朝重華,壽皇居常怏怏。一日 登望潮露臺,聞委巷小兒爭鬧呼官家者,壽皇曰:「朕 呼之尚不至,枉自叫耳。」自此不豫。

光宗既退居,每追計往時成敗,時自嗔罵,或慟哭。壽 仁后輒奉觴解慰之,以是為常。共閟外事,不欲動其 心,然久或知覺。初,郊禮成,恭謝回鑾,鑾御樂聲達於 內,光宗問何事,后曰:「市井為樂爾。」帝怒曰:「爾尚欺我 至是耶?」揮之以肱,后仆於闑,自是得疾。

《林下偶談》:「紹熙末年,光廟不過重華宮,諫者盈庭,中 外洶洶。未幾,壽皇將大漸,諸公計無所出,水心時為 司業,御史黃公度使其婿太學生王棐仲溫密問水 心曰:『今若更不成服,當何如』?水心曰:『如此卻是獨夫 也』。仲溫歸以告黃公,公大悟,而內禪之議起於此。」 《蘇州府志》:「湯璹字君寶,本瀏陽人。淳熙中,第進士。與 王」容、易袚,號「長沙三俊。」調德安府教授,除太學錄。光 宗內禪,議修泰安宮。太上重於退《御璹,遺書》趙汝愚 引唐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太宗即位於東宮顯德殿, 至貞觀二年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泰安宮,甲午,太 宗始御太極殿,則是太宗聽政於東宮者三年,不遽 遷高祖也。今日或可仿此,別營聽政之所,上皇仍居 大內,事體甚順。汝愚答書,稱其援據精博,深合事宜。 越九日,有旨:「秋暑方隆,太上皇帝、皇后宜合唐武德、 貞觀故事,未須遷宮。」因名宮以壽康,而泰安之役遂 寢。

《大政紀》:仝寅,山西安邑人。少瞽而性聰警,學京房《易》, 占斷多奇中,名聞四方。正統間,客遊大同,上皇既北 狩,陰遣使命鎮守太監裴富問寅,寅筮得乾之初九, 附奏曰:「大吉,可以賀矣。龍,君象也,四初之應也。龍潛 躍必以秋,應以壬午浹歲而更。龍,變化之物也。庚者, 更也。庚午中秋,車駕其還乎。還則必幽,勿用故也。或」 躍應焉。或之者,疑之也,後七八年必復辟。午,火德之 王也。丁者,壬之合也。其歲丁丑月壬寅日壬午乎?自 今歲數更九,躍則必飛。九者,《乾》之用也。南面,子衝午 也,其君位乎?故曰「大吉。」既而曰:「也先無能為也。且彼 氣已驕,戰之必克。」後果敗去。踰年,也先欲奉上皇南 還,時率以為詐。獨撫寧伯朱謙上書懇,朝廷持不敢 發。寅力言于亨曰:「敵人順天舉義,我中國反失奉迎 之禮,獨不為敵人笑乎?」亨遂與于謙協議遣使,也先 果奉乘輿來歸。

《明通紀》:上皇在北庭,未嘗少降辭色。也先以車載其 妹,欲以配上皇。時譯使吳官童隨侍,言於上皇曰:「焉 有萬乘之君而為敵壻耶?」後史何以載?卻之則拂其 情,乃紿之曰:「爾妹朕欲納之,但不當為野合,待朕還 中國,以禮聘之。」也先乃止。又選女侍數人薦寢,復卻 之曰:「留俟他日為爾妹從嫁,當併以為嬪御也。」也先 「益敬服聖德。」

哈銘與袁彬俱常宿御寢傍。天寒甚時,每夜上皇令 彬以兩脅溫足。一日,上皇晨起,謂銘曰:「汝知乎?昨夜 汝以一手壓我胸,我不動,俟汝醒,乃下其手。」因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