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7 (1700-1725).djvu/84

此页尚未校对

絲紗羅隨用。 玉帶,青綺綎,描金雲龍文,玉事件十, 金事件三, 玉花采結綬,以紅綠線羅為結,上有玉 綬花一,琢雲龍文,綬帶上玉墜珠六顆,并金垂頭花 板四片,小金葉六箇。紅線羅繫帶一。 白玉雲樣玎 璫二,如佩制。每事上有金鉤一。金如意雲蓋一件,兩 面鈒雲龍文,下懸紅組五貫。金方心雲板一件,兩面 亦鈒雲龍文。俱襯以紅綺,下垂金長頭花四件,中有 小金鐘一箇,末綴白玉雲朵五。 青襪舄與翟衣內 制同。 冊寶。冊用金二片,每片依周尺,長一尺二寸, 闊五寸,厚二分五釐。鐫刻真書。每片側邊上下有竅, 用紅絛聯貫開闔,如今書帙之狀。背各用紅錦嵌護, 藉以紅錦小褥。冊盝以木為之,飾以渾金瀝粉蟠龍, 用紅紵絲襯裡。內以紅羅銷金小袱裹冊,外以紅羅 銷金夾袱裹之。五色小絛縈於匣外。 寶用金龜鈕, 朱綬,文用篆書曰「皇后之寶。」依周尺方五寸九分,厚 一寸七分。寶池用金,闊取容寶寶匣二副,每副三重。 外匣用木,飾與冊盝同。中匣用金鈒造蟠龍,內小匣 仍用木,與外匣同。小匣內置一寶座,四角雕蟠龍,飾 以渾金。座上用小錦褥,褥上一置寶池,用銷金紅羅 小夾袱裹寶。其匣外各用紅羅銷金大夾袱覆之。 永樂五年、皇后徐氏崩。上諡冊之典。頒行《皇后內訓》 二十篇。

按《大政紀》:永樂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十月甲 午,遣太子太師淇國公丘福、禮部尚書趙羾,奉冊諡 大行皇后曰仁孝皇后。十一月乙丑,以仁孝皇后《內 訓》賜群臣,俾教於家。初,后於宮中覽觀載籍,著是書 以為《女範》。其目曰:《德性》《修身》《慎言》《謹行》《勤勵》《警戒》《節 儉》《積善》《遷善》《崇聖訓》《景賢範》、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 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不待外戚,凡二十篇,名曰《內 訓》。書成,皇太子以進。上覽之愴然,命刊印分賜。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仁宗即位。十月己酉冊妃張氏 為皇后。

按:《大政紀》云云。

仁宗洪熙元年六月宣宗即位七月己巳冊妃胡氏為皇后

按:《大政紀》云云。

宣宗宣德三年冊貴妃孫氏為皇后

按《大政紀》:宣德三年二月癸丑,冊貴妃孫氏為皇后。 先數月,上召張輔、蹇義、夏原吉、楊士奇、楊榮諭之曰: 「有一大事與卿等議,誠出不得已,然吾亦決矣。吾年 三十未有子,中宮屢產而不育。日者言中宮祿命,不 利子息,今幸貴妃生子,必立為嗣。母從子貴,古亦有 之。但今中宮如何處置?」因舉中宮過失數事,滎曰:「舉 此廢之可也。」上曰:「古人廢后,有故事否?」義曰:「宋仁宗 降郭后為仙妃。」上問輔原吉、士奇:「爾三人奚獨無言?」 士奇對曰:「『古人有言,臣于帝后,猶子事父母』。今中宮, 母也;群臣,子也,子豈當議母?」榮曰:「上命廢之,豈群臣 所得專?」士奇曰:「固出上命,亦須處之得當。」上問:「輔原 吉云何?」皆對曰:「須處之得當。」原吉又曰:「此大事,容臣 等退詳議以聞。」上問:「此舉得不貽外議否?」義曰:「自古 所有,何得議之?」士奇曰:「宋仁宗廢郭后,孔道輔、范仲 淹率臺諫十數人入諫被黜,至今史冊為貶,何謂無 議?」既退,榮義謂原吉、士奇曰:「上有志久矣,非臣下所 能止。」原吉曰:「上當議處置中宮。」士奇曰:「今日所聞中 宮過失,皆非當廢之」罪。議未決。明旦,上召士奇、榮至 西角門,問議云何?榮懷中出一紙,列中宮過失二十 事進呈,皆極誣詆,曰:「即此是廢之因。」上覽二三事,遽 拂然變色曰:「渠曷嘗有此言,宗廟無神靈乎?」遂袖之, 顧士奇:「爾何言?」對曰:「『漢光武廢后,《詔書》有曰:『異常之 事,非國休福』。宋仁宗廢后,後來甚悔』。願陞下重慎之。」 上不懌而罷。他日,又詔問五人,輔原吉言:「願陛下慎 處,必在得當。」士奇請曰:「皇太后在上,必有主張。」上曰: 「太后有旨,令我與爾等議之。」是日,議未決。一日,獨召 士奇至文華殿丹陛,屏左右諭曰:「若何處置為當?」士 奇因請問:「中宮與貴妃相處若何?」上曰:「『甚和睦相親 愛,如同氣姊妹。但朕重皇子,而念渠祿命不宜子息』 之說,故欲正其母以別之。中宮今病踰月,貴妃每日 往視,慰藉甚勤。」士奇對曰:「曷若乘今有疾,而導之辭 讓閒處,則進退以禮,而恩眷不衰。」上曰:「此說可行。蓋 兩人德性皆好,能謙下。今導之讓必從,然貴妃必不 肯受。汝姑勿言,吾試入導之。」數日,獨召士奇曰:「汝前 說甚善。」中宮果欣然辭貴妃報不受,太后尚未聽辭, 然中宮必堅辭。士奇對曰:「若此,則願陛下待兩宮,兩 家當均一。昔仁宗廢郭后而待郭氏,恩意加厚。」上曰: 「然,吾不食言。」明旦以諭義等,皆對曰:「善。」其議遂定,至 是行之。

英宗正統七年定皇帝納后之儀

按《明會典》「皇帝納后儀。」「正統七年定納采問名前期, 擇日遣官告天地宗廟。至期前一日,所司設御座於 奉天殿。鴻臚寺設制案節案於御座前。」按天順八年及萬曆六年 新定儀注有損益者附注本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