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0 (1700-1725).djvu/63

此页尚未校对

所生,賢益疑,而后撰《少陽政範》《孝子傳》賜賢,數以書 讓勒,愈不安。調露中,天子在東都,崇儼為盜所殺,后 疑出賢謀,遣人發太子陰事,詔薛元超、裴炎、高智周 雜治之,獲甲數百首於東宮。帝素愛賢,薄其罪。后曰: 「賢懷逆,大義滅親,不可赦。」乃廢為庶人,焚甲天津橋, 貶大安普州刺史,流訥言於振州,坐徙者十餘人。開 耀元年,徙賢巴州。武后得政,詔左金吾將軍丘神勣 撿衛賢第,迫令自殺,年三十四。后舉哀顯福門,貶神 勣疊州刺史,追復舊王。神龍初,贈司徒,遣使迎喪,陪 葬乾陵。睿宗立,追贈皇太子及諡。三子:光順、守禮、守 義。光順為樂安王,徙義豊。被誅,守義為犍為王,徙封 桂陽。薨。先天中,追封光順莒王,守義畢王。

按《舊唐書》本傳:賢處事明審,為時論所稱。儀鳳元年, 手敕褒之曰:「皇太子賢自頃監國,留心政要。撫字之 道,既盡於哀矜;刑網所施,務存於審察。加以聽覽餘 暇,專精墳典。往聖遺編,咸窺壼奧;先王策府,備討菁 華。好善載彰,作貞斯在。家國之寄,深副所懷。可賜物 五百段。」

永隆元年八月乙丑立英王哲為皇太子大赦改元賜酺三日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按《中宗本紀》,「中宗太和大 聖大昭孝皇帝,諱顯,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則天順聖 皇后武氏。高宗崩,以皇太子即皇帝位,而皇太后臨 朝稱制。嗣聖元年正月,廢居於均州,又遷於房州。聖 曆二年,復為皇太子。太后老且病,神龍元年正月,張 柬之等以羽林兵討亂,甲辰,皇太子監國,大赦,改元。 丙」午,復於位。

按《舊唐書中宗本紀》,「中宗太和聖昭孝皇帝,諱顯,高 宗第七子,母曰則天順聖皇后。顯慶元年十一月乙 丑,生於長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儀鳳二年,徙封 英王,改名哲,授雍州牧。永隆元年,章懷太子廢,其年 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遺詔皇太子 即帝位,皇太后臨朝稱制,改元嗣聖元年二月,皇太」 后廢帝為廬陵王,幽於別所。其年五月,遷於均州,尋 徙居房陵。聖曆元年,召還東都,立為皇太子,依舊名 顯。時張易之與弟昌宗潛圖逆亂。神龍元年,張柬之 等定策,率羽林兵誅易之、昌宗,迎皇太子監國,總司 庶政,大赦天下。乙巳,則天皇后傳位於皇太子,丙午, 即皇帝位于通天宮,大赦天下。

永淳元年三月戊午立重照為皇太孫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按《舊唐書》,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太子誕皇孫滿月, 大赦,改開耀二年為永淳元年。大酺三日戊午,立皇 孫重照為皇太孫,欲開府署僚屬。吏部郎中王方慶 曰:「按《周禮》,有嫡子無嫡孫。漢魏已來,皇太子在,不立 太孫,但封王耳。晉立愍懷太子子彧為太孫,齊立文 惠太子子照業為太孫,便居東宮,而皇太子在,而立」 太孫,未有前例。上曰:「自我作古,可乎?亦可。」然竟不立 府寮。

按《唐書懿德太子傳》:「懿德太子重潤,本名重照,避武 后諱改焉。帝為皇太子時,生東宮,高宗喜甚,乳月滿, 為大赦天下,改元永淳。是歲立為皇太孫,開府置官 屬。帝問吏部侍郎裴敬彝、郎中王方慶,對曰:『禮有嫡 子無嫡孫。漢魏太子在,子但封王,晉立愍懷子為皇 太孫,齊立文惠子為皇太孫,皆居東宮。今有太子,又 立太孫,於古無有』。」帝曰:「自我作古,若何?」對曰:「《禮》,君子 抱孫不抱子。孫可以為王父尸者,昭穆同也。陛下肇 建皇孫本支,千億之慶。」帝說,詔議官屬。敬彝等奏置 師、傅、友、文學、祭酒、左右長史、東西曹掾、主簿、管記、司 錄六曹等官,加王府一級,然卒不補。將封嵩山,召太 子赴東都,以太孫留守京師。中宗失位,太孫府廢,貶 庶人,別囚之。帝復位,封邵王。大足中,張易之兄弟得 幸武后,或譖重潤與其女弟永泰郡主及主壻竊議, 后怒,杖殺之,年十九。重潤秀容儀,以孝愛稱,誅不緣 罪,人皆流涕。神龍初,追贈皇太子及諡,陪葬乾陵,號 墓為「陵」,贈主為公主。

按《舊唐書》本傳:「重潤風神俊朗,早以孝友知名,既死 非其罪,大為當時所悼惜。中宗即位,追贈皇太子,諡 曰懿德,陪葬乾陵。仍為聘國子監丞裴粹亡女為冥 婚,與之合葬。又贈永泰郡主為公主,令備禮改葬,仍 號其墓為陵焉。」

按《唐書狄仁傑傳》:張易之嘗從容問自安計,仁傑曰: 「惟勸迎廬陵王可以免禍。」會后欲以武三思為太子, 以問宰相,眾莫敢對。仁傑曰:「『臣觀天人,未厭唐德,比 匈奴犯邊,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踰月不及 千人。廬陵王代之,不浹日輒五萬。今欲繼統,非廬陵 王莫可』。后怒,罷議。久之,召謂曰:『朕數夢雙陸,不勝,何 也』?」於是仁傑與王方慶俱在,二人同辭對曰:「雙陸不 勝,無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天下本,本 一搖,天下危矣。文皇帝身蹈鋒鏑,勤勞而有天下,傳 之子孫。先帝寢疾,詔陛下監國。陛下掩神器而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