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3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

五年,北邊進獻,命元忠往受之。及還,詔諭曰:「朕每遇 卿直宿,其寢必安。今夏幸景明宮,卿去久,朕甚思之。」 會大興府守臣闕,遂以元忠知府事。有僧犯法,吏捕 得寘獄。皇姑梁國大長公主屬使釋之,元忠不聽。主 奏其事,世宗召謂曰:「卿不徇情,甚可嘉也。治京如此, 朕復何憂。」秩滿,授吏部尚書,以其子誼尚顯宗長女 薛國公主。十八年,擢御史大夫,授撒巴山世襲謀克。 世宗問左丞相紇石烈良弼:孰可相者,良弼以元忠 對。乃拜平章政事,封任國公,進尚書右丞相。策論進 士之科設,元忠贊成之。世宗將幸會寧,元忠進諫,不 聽,出知真定府,尋復詔為右丞相。世宗欲甓上京城, 元忠曰:「此邦遭正隆軍興,百姓凋弊,陛下休養二十 餘年,尚未完復,況土性疏惡,甓之恐難。經久風雨摧 壞,歲歲繕完,民將益困矣。」駕東幸,久之未還,元忠奏 曰:「鸞輿駐此已閱歲,倉儲日少,市買漸貴,禁衛暨諸 局署多逃者,有司捕寘諸法,恐傷陛下仁愛。」世宗嘉 納之。尋出為北京留守,責諭之曰:「汝強悍自用,覬權 而結近密,汝心叵測,其速之官。」後左丞張汝弼奏事, 世宗惡其阿順,謂左右曰:「卿等每事依違苟避,不肯 盡言,高爵厚祿,何以勝任?如烏古論!」元忠「為相,剛直 敢言,義不顧身,誠可尚也。」於是改知真定府事,移知 河間。明昌二年,知廣寧府,以河間修築毬場擾民,會 赦下,除順義軍節度使。乞致仕,不許,特加開府儀同 三司、北京留守,徙知濟南府,過闕,令預晏班平章政 事之上。承安二年,移守南京,尋改知彰德府,卒。訃聞, 上遣宣徽使白碗燒飯,賻物甚厚。元忠素貴,性麤豪, 而內深忌,世宗嘗責之。又所至不能戢奴僕,世以此 為「訾」云。子誼。

唐國公主 下嫁徒單思忠

按《金史徒單思忠傳》:「思忠字良弼,本名寧慶。曾祖賽 補,尚景祖女,從太祖伐遼,戰沒於臨潢之渾河。父賽 一,尚熙宗妹。正隆末,為糺碗群牧使。契丹賊窩幹擾 北邊,賽一與戰,死之。大定初,贈金吾衛上將軍。思忠 通敏有才,頗通經史,世宗在潛邸,撫養之,賦性寬厚。 十有二歲,從上在濟南,一日,與姻戚公子出遊近郊」, 有醉人腰弓矢策馬突過,諸公子怒,欲鞭之。思忠曰: 「醉人昏昧,又何足責。」遂釋之。其人行數十步,忽執弓 矢,思忠恐欲傷人,速馳至其傍,奪其弓,弛而還之。上 聞之,嘉有識量,由是常使侍側。尚皇第二女唐國公 主。大定初,世宗使思忠迎南征萬戶高忠建完顏福 壽於遼口,察其去就。思忠知其誠意,乃與俱至東京。 世宗即位,如中都,思忠從行,軍國庶事,補益弘多。大 定元年十月,拜殿前左衛將軍。二年,加駙馬都尉,卒。 上為輟朝,即喪所臨奠,命有司備禮葬之,營費從官 給。十九年,上追念思忠輔立功,贈驃騎衛上將軍,仍 授其子鐸武功將軍,世襲中都路烏獨渾謀克。

吳國公主 下嫁唐括貢

按《金史唐括貢傳》:「括貢,本名達哥,太傅阿里之子也。 尚世宗第四女吳國公主,授駙馬都尉,充奉御,特授 拱衛直副都指揮使,五遷刑部侍郎。坐擅離職,削官 一階,出為德州防禦使,升順天軍節度使,移鎮橫海, 召為左宣徽使,遷兵部尚書,改吏部,轉禮部尚書,兼 大理卿。先是,大理卿闕,世宗命宰臣選可授者,左丞」 張汝弼舉西京副留守楊子益法律詳明。上曰:「子益 雖明法,而用心不正,豈可任之以分別天下是非也? 大理須用公正人。」右丞粘割斡特剌舉貢可任以閑 簡部分,而兼領是職,遂以貢為之。二十八年,拜樞密 副使。章宗立,為御史大夫。會貢生日,右丞相襄參知 政事,劉瑋吏部郎中。中都兵馬都指揮使和喜為 貢壽,遂犯「夜禁。」和喜遣軍人送襄至第,監察御史徒 單德勝劾其事,下刑部逮。等問狀,上以襄、瑋大臣, 釋之,而貢等各解職。尋知大興府事,復為樞密副使。 乞致仕,不許。進樞密使,封莘國公,改封蕭復。上表乞 退,上曰:「向已嘗告續知意欲外除,今之告,將復若何?」 遂優詔許之。尋起知真定府事。泰和二年薨。

息國公主 下嫁徒單公弼

按《金史徒單公弼傳》:「公弼本名習烈,河北東路算主 海,猛安人。初充奉御,大定二十七年,尚世宗女息國 公主,加定遠大將軍,駙馬都尉,改器物局直長,轉副 使,兼近侍局直長。丁父憂,起復本局副使。章宗秋山, 射中虎,虎怒突而前,侍衛皆避去,公弼不動,虎亦隨 斃。詔責侍衛而慰諭公弼。除濱州刺史,再遷兵部侍」 郎,累除知大名府事。是時,伐宋軍興,有司督逋租及 牛頭稅甚急。公弼奏:「軍士從戎,民亦疲弊,可緩徵以 紓民。」朝廷從之。大安初,知大興府事,讞武清盜,疑其 有冤,已而果獲真盜。歲餘,拜參知政事,進右丞,轉左 丞。至寧初,拜平章政事,封定國公。貞祐初,進拜右丞 相,罷知中山府事。是時,中都圍急,不可行,圍解,宣宗 曰:「中山新被兵,不如河中善。」乃改知河中府,歷定國 軍節度使事、太孫太師、同判大睦親府事。興定五年, 薨。且宗輟朝,賻贈諡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