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5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共王已薨,子嗣立為王。王祖母定陶傅太后重賂遺 票騎將軍根,為王求漢嗣。根為言,上亦欲立之。遂徵 定陶王為太子。時根輔政五歲矣,乞骸骨。上迺益封 根五千戶,賜安車駟馬,黃金五百斤,罷就第。」先是,定 陵侯淳于長以外屬能謀議,為衛尉、侍中,在輔政之 次。是歲,新都侯莽告長伏罪,與紅陽侯立相連,長下 獄死,立就國。故曲陽侯根薦莽以自代。上亦以為莽 有忠節,遂擢莽從侍中、騎都尉、光祿大夫為大司馬。 哀帝少而聞知王氏驕盛,心不能善,以初立故優之。 後月餘,司隸校尉解光奏:「曲陽侯根宗重身尊,三世 據權,五將秉政,天下輻輳自效。根行」貪邪,臧累鉅萬, 縱橫恣意,大治室第,第中起土山,立兩市,殿上赤墀 及青瑣,遊觀射獵,使奴從者被甲持弓弩,陳為步兵 止宿離宮,水衡共張,發民治道,百姓苦其役。內懷姦 邪,欲筦朝政。推親近吏主簿張業以為尚書,蔽上壅 下,內塞王路,外交藩臣,驕奢僭上,壞亂制度。案「根骨 肉至親,社稷大臣,先」帝棄天下,根不悲哀思慕,山陵 未成,公聘取故掖庭女樂五官殷嚴、王飛君等置酒 歌舞,捐忘先帝厚恩,背臣子義。及根兄子成都侯況, 幸得以外親繼父為列侯侍中,不思報厚恩,亦聘取 故掖庭貴人以為妻,皆無人臣禮,大不敬不道。於是 天子曰:「先帝遇根、況父子至厚也,今迺背忘恩義,以 根嘗」建社稷之策,遣就國,免況為庶人,歸故郡。根及 況父商所薦舉為官者皆罷。

《董賢傳》:「哀帝時,成帝外家王氏衰廢,惟平阿侯譚子 去疾,哀帝為太子時為庶子,得幸。及即位,為侍中騎 都尉。上以王氏亡,在位者遂用舊恩親近去疾復進 其弟閎為中常侍。閎妻父蕭咸,前將軍望之子也。久 為郡守,病免,為中郎將,兄弟並列。賢父恭慕之,欲與 結婚姻。閎為賢弟駙馬都尉寬信,求咸女為婦,咸惶」 恐不敢當,私謂閎曰:「董公為大司馬,冊文言『允執其 中,此迺堯禪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長老見者,莫不心 懼。此豈家人子所能堪邪』!」閎性有知略,聞咸言,心亦 悟,乃還報恭,深達咸自謙薄之意。恭歎曰:「我家何用 負天下,而為人所畏如是!」意不說。後上置酒麒麟殿, 賢父子親屬宴飲,王閎兄弟侍中、中常侍皆在側,上 有酒所,從容視賢,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閎進曰: 「天下迺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 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上默然不說, 左右皆恐,於是遣閎出,後不得復侍宴。

《後漢書張步傳》:「王閎者,王莽叔父平阿侯譚之子也。 哀帝時為中常侍。時倖臣董賢為大司馬,寵愛貴盛, 閎屢諫忤旨。哀帝臨崩,以璽綬付賢曰:『無妄以與人』。 時國無嗣主,內外恇懼。閎白元后請奪之,即帶劍至 宣德後。闥舉手叱賢曰:『宮車晏駕,國嗣未立,公受恩 深重,當俯伏號泣,何事久持璽綬,以待禍至邪?賢知』」 閎必死,不敢拒之,乃跪授璽綬,閎馳上太后,朝廷壯 之。及王莽篡位,潛忌閎,乃出為東郡太守。閎懼誅,常 繫藥手內。莽敗,漢兵起,閎獨完全東郡三十餘萬戶, 歸降更始。

張步據郡,更始遣閎為琅邪太守,步拒之,不得進。閎 為檄曉喻吏人,降得贛榆等六縣,收兵數千人,與步 戰,不勝。時梁王劉永自以更始所立,貪步兵,彊承制 拜步輔漢大將軍、忠節侯,督青、徐二州,使征不從命 者。步貪其爵號,遂受之,乃理兵於劇。以弟弘為衛將 軍,弘弟藍,元武大將軍,藍弟壽,高密太守。遣將徇太 山、東萊、城陽、膠東、北海、濟南齊諸郡,皆下之。步拓地 寖廣,兵甲日盛。王閎懼其眾散,乃詣步相見,欲誘以 義方。步大陳兵,引閎怒曰:「步有何過,君前見攻之甚 乎?」閎按劍曰:「太守奉朝命,而文公擁兵相拒,閎攻賊 耳,何謂甚邪!」步嘿然良久,離席跪謝,乃陳樂獻酒,待 以上賓之禮,令閎關掌郡事。

《蔡茂傳》:「茂遷廣漢太守,有政績稱。時陰氏賓客在郡 界,多犯吏禁,茂輒糾案,無所回避。會洛陽令董宣舉 糾湖陽主,帝始怒,收宣,既而赦之。茂喜宣剛正,欲令 朝廷禁制貴戚,乃上書曰:臣聞興化致教,必由進善, 康國寧人,莫大理惡。陛下聖德重興,再隆大命,即位 以來,四海晏然,誠宜夙興夜寐,雖休勿休。然頃者貴」 戚椒房之家,數因恩埶,千犯吏禁,殺人不死,傷人不 論,臣恐繩墨棄而不用,斧斤廢而不舉。近湖陽公主 奴殺人西市,而與主共輿,出入宮省,逋罪積日,冤魂 不報。洛陽令董宣,直道不顧,干主討姦。陛下不先澄 審,召欲加箠。當。宣受怒之初,京師側耳。及其蒙宥,天 下拭目。今者外戚憍逸,賓客放濫,宜「敕有司案理姦 罪,使執平之吏永申其用,以厭遠近不緝之情。」光武 納之。

《雲仙雜記》:光武皇后弟郭況家,工冶之聲不絕,人謂 之郭氏之室,不雨而雷。東京謂況家為瓊廚金穴。 《後漢書。馬皇后紀》:肅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太后自 撰《顯宗起居注》,削去兄防參醫藥事。帝請曰:「黃門舅 旦夕供養且一年,既無褒異,又不錄勤勞,無乃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