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6 (1700-1725).djvu/86

此页尚未校对

門下平章事。鄘不喜由宦倖進,及出祖,樂作泣下,謂 諸將曰:「吾老安外鎮,宰相豈吾任乎?」至京師,不肯視 事,引疾固辭,改戶部尚書。

《盧從史傳》:「從史在潞,姦獪得志,又善附迎中人。會李 長榮卒,即擢拜昭義節度副大使。神策中尉吐突承 璀與對壘,從史時過其營飲博,承璀多出寶帶奇玩 夸之。從史資沓猥,所玩悅必遺焉。從史喜,益狎不疑。 帝用裴垍謀,敕承璀圖之。承璀伏壯士幕下,伺其來 與語,士突起,捽持出帳後,縛內車中,從者驚亂,斬數」 十人,諭以密詔。五年夏四月,疏從史惡,貶驩州司馬, 賜死。

《孔戣傳》:戣擢諫議大夫,中人劉希光受賕二十萬,緡 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為淮南監軍。太子舍人李 涉知帝意,投匭上言「承璀有功,不可棄。戣得副章不 肻受,面質讓之。涉更因左右以聞,戣列涉結近倖,營 罔上聽。有詔黜涉峽州司馬,宦寵側目。」

《李逢吉傳》:「帝暴疾,中外阻遏。逢吉因中人梁守謙、劉 弘規、王守澄議,請立景王為皇太子。帝不能言,頷之 而已。明日下詔,皇太子遂定。鄭注得幸於王守澄,逢 吉遣從子訓賂注,結守澄為奧援,自是肆志無所憚。」 《宋申錫傳》:「申錫為翰林學士,帝惡宦官,權寵震主,再 致宮禁之變。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欲剟除本」 根,思可與決大事者。察申錫忠厚,因召對,俾與朝臣 謀去,守澄等且倚以執政,申錫頓首謝。未幾,拜尚書 右丞。踰月,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乃除王璠京兆尹, 密諭帝旨,璠漏言,而守澄黨鄭注得其謀。太和五年, 遣軍候豆盧著誣告申錫與漳王謀反,守澄持奏浴 堂,將遣騎二百屠申錫家,宦官馬存亮爭曰:「謀反者 獨申錫耳,當召南司會議,不然,京師跂足亂矣。」守澄 不能對。時二月晦,群司皆休,中人馳召宰相,馬奔乏 死於道,易所乘以復命。申錫與牛僧孺、路隋、李宗閔 至中書,中人唱曰:「所召無宋申錫。」申錫始知得罪,望 延英門,以笏叩額還第。僧孺等見上出著告牒,皆駭 愕不知所對。守澄捕申錫親吏張全真家人、買子、《緣 信》及十六宅典吏,脅成其罪。帝乃罷申錫為太子右 庶子。

《李吉甫傳》:「十宅,諸王既不出閤,諸女嫁不時,而選尚 皆繇中人,厚為財謝,乃得遣。」

左拾遺楊歸厚嘗請對,日已旰,帝令它日見,固請不 肻,退,既見,極論中人許,遂振之姦,帝怒其輕肆,欲遠 斥之。吉甫見帝,謝引用之非。

《舊唐書穆宗本紀》:「長慶二年十一月,上與內官擊鞠 禁中,有內官欻然墜馬,如物所擊,上恐,罷鞠升殿,遽 足不能履地,風眩就床,自是外不聞上起居者三日。」 《唐書武儒衡傳》:「儒衡遷中書舍人,時元稹倚宦官知 制誥,儒衡鄙厭之。會食瓜,蠅集其上,儒衡揮以扇曰: 『適從何處來,遽集於此』。」一坐皆失色。

《舊唐書敬宗本紀》:「寶曆元年,鄠縣令崔發,坐誤辱中 官下獄。是日與諸囚陳於金雞竿下,候釋放。忽有內 官五十餘人,環發而毆之,發破面折齒,臺吏以席蔽 之方免。有詔復繫於臺中。」

《唐書劉蕡傳》:「蕡字去華,幽州昌平人。客梁汴間。明《春 秋》,能言古興亡事,沈健於謀,浩然有捄世意。擢進士 第。元和後,權綱弛,遷神策中尉。王守澄負弒逆罪,更 二帝不能討,天下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恥,將 翦落支黨。方宦人握兵,橫制海內,號曰北司,凶醜朋 挺,外脅群臣,內掣侮天子,蕡常痛疾。太和二年,舉賢」 良方正,能直言極諫。帝引諸儒百餘人於廷,蕡對曰: 「臣誠不佞,有正國致君之術,無位而不得行;有犯顏 敢諫之心,無路而不得達。懷憤鬱抑,思有時而發。常 欲與庶人議於道,商賈謗於市,得通上聽,一悟主心。 雖被祅言之罪,無所悔。況逢陛下詢求過闕,咨訪嘉 謀,制詔中外,舉直言極諫。臣辱斯舉」,專承大問,敢不 悉意以言。至於上所忌,時所禁,權幸所諱惡,有司所 與奪,臣愚不識。伏惟陛下少加優容,不使聖時有讜 言受戮者,天下之幸也。謹昧死以對。臣謹按《春秋》,「人 君之道,在體元以居正。」昔董仲舒為漢武帝言之略 矣,有未盡者,臣得為陛下備論之。夫繼故必書,即位 所以正其始也;終必「書所終之地,所以正其終也。」故 為君者,所發必正言,所履必正道,所居必正位,所近 必正人。《春秋》閽弒吳子餘祭,書其名,譏疏遠賢士,昵 刑人,有不君之道。伏惟陛下思祖宗開國之勤,念《春 秋》繼故之誡,明法度之端,則發正言,履正道,杜篡弒 之漸,則居正位,近正人,遠刀鋸之殘,親骨鯁之直,輔 相得以顓其任,庶寮得以守其官。奈何以褻近五六 人,總天下大政,外專陛下之命,內竊陛下之權,威攝 朝廷,勢傾海內,群臣莫敢指其狀,天子不得制其心。 禍稔蕭牆,姦生帷幄。臣恐曹節、侯覽復生於今日,此 宮闈將變也。臣謹按《春秋》定公元年「春,王不言正月」 者,《春秋》以為先君不得正其終,則後君不得正其始, 故曰「定無正」也。今忠賢無腹心之寄,閽寺專廢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