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2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天禧元年春二月戊寅相王元偓加尚書令兼中書令進封徐王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天禧二年春二月丁卯,壽春郡王加太保,進封昇王。 秋八月壬子,彭王元儼進封通王。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天禧三年。冬十二月辛卯。通王元儼進封涇王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乾興元年二月戊午皇太子即皇帝位丙寅進封涇王元儼為定王賜贊拜不名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仁宗康定元年封皇子昕為壽國公

按:《宋史仁宗本紀》:「康定元年秋七月戊寅,皇子昕為 忠正軍節度使,封壽國公。慶曆元年春二月己亥,壽 國公昕薨。夏五月乙丑,追封皇長子為褒王,賜名昉。」

慶曆三年封皇子曦為鄂王

按《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三年春正月庚午朔,封皇子 曦為鄂王。辛未,曦薨。」

慶曆四年秋七月戊寅,封宗室德文等十人為「郡王、 國公。」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嘉祐七年封皇子曙為鉅鹿郡公

按《宋史仁宗本紀》,嘉祐七年秋八月己卯,詔以宗實 為皇子。癸未,賜名曙。九月乙巳朔,以皇子為齊州防 禦使,進封鉅鹿郡公。按《英宗本紀》,帝諱曙,濮安懿 王允讓第十三子,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於宣平坊, 第四歲仁宗養於內。寶元二年,豫王生,乃歸濮邸。景 祐三年,賜名宗實。嘉祐中,宰相韓琦等請建儲,仁宗 曰:「宗子已有賢智可付者,卿等其勿憂。」七年八月戊 寅,立為皇子。癸未,改今名。帝聞詔稱疾,益堅辭。詔同 判大宗正事、安國公從古等往喻旨,即臥內,起帝以 入。甲辰,見清居殿。自是,日再朝,或入侍禁中。九月,遷 齊州防禦使、鉅鹿郡公。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 皇后傳遺詔,命帝嗣皇帝位。

嘉祐八年,英宗嗣位,以皇子頊為光國公,進封「淮陽 郡王。」

按《宋史英宗本紀》,「八年夏四月壬申朔,遺詔帝嗣皇 帝位。丁亥,以皇子右千牛衛將軍仲鍼為安州觀察 使、光國公。秋九月辛亥,以光國公仲鍼為忠武軍節 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淮陽郡王,改名頊。冬十二 月乙亥,淮陽郡王頊出閣」按《神宗本紀》,帝諱頊,英 宗長子,慶曆八年四月戊寅生於濮王宮,八月,賜名 仲鍼。嘉祐八年,侍英宗入居慶寧宮。英宗即位,封安 國公。九月,封淮陽郡王,改今諱。治平元年六月,進封 潁王。三年十二月壬寅,立為皇太子。四年正月丁巳, 即皇帝位。按英宗紀作光國公神宗紀作安國公存疑

英宗治平元年進封頊為潁王顥為東陽郡王

按:《宋史英宗本紀》:「治平元年夏六月己亥,以淮陽郡 王頊為潁王,祈國公顥為保寧軍節度使、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東陽郡王。」

治平二年。夏五月乙酉。詔宗室封王者子孫襲爵 按《宋史英宗本紀》云云。

治平三年,以濮王子宗懿為濮國公,進濮王子孫及 魯王孫爵一等。

按《宋史英宗本紀》:「三年春正月丁丑,皇太后下書中 書門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王夫人王氏、韓 氏、任氏,皇帝可稱親。尊濮安懿王為皇,夫人為后。」詔 遵慈訓,以塋為園,置守衛吏,即園立廟,俾王子孫主 祠事,如皇太后旨。辛巳,詔臣民避濮安懿王諱,以王 子宗懿為濮國公。秋七月乙丑,進濮王子孫及魯王 孫爵一等。

治平四年,神宗即位,詔「允弼、允良朝朔朢,進封弟顥、 頵二人王爵。」

按《宋史神宗本紀》,「四年正月丁巳,帝即皇帝位。丙寅, 詔東平郡王允弼、襄陽郡王允良朝朔朢。戊辰,允弼、 允良並加守太保,弟東陽郡王顥進封昌王,鄠國公 頵進封樂安郡王。秋九月辛卯,徙封顥為岐王,頵為 高密郡王。」

神宗熙寧元年秋八月甲子詔中書門下考屬近行尊者一人王之九月辛未太祖曾孫舒國公從式進封安定郡王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熙寧三年夏六月丁丑,封宗室秦、魯、蔡、魏、燕、陳、越七 王後為公。秋七月癸丑,詳定《宗室襲封制度》。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熙寧四年春二月壬申,進封「高密郡王頵為嘉王。」冬 十二月甲子,封越國公世清為「會稽郡王。」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熙寧七年春正月乙卯,封皇子俊為「永國公。」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熙寧十年,封宗樸濮陽郡王,尋薨,以宗誼為濮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