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正光元年秋八月甲寅,相州刺 史、中山王熙舉兵,欲誅侍中元乂、劉騰,不果,見殺。孝 昌二年春三月庚子,追復中山王熙本爵,子叔仁紹 之。夏五月丁未,前給事黃門侍郎元略自蕭衍還朝, 封義陽王。六月丙子,義陽王略改封東平王。戊寅,詔 復京兆王繼本封江陽王。秋八月丙子,進封廣川縣 公元邵為常山王。戊子,進散騎常侍御史中尉、武城 縣開國公子攸為長樂王按《孝莊帝本紀》,帝諱子 攸,彭城王勰之第三子。肅宗初,以勰有魯陽翼衛之 勳,封武城「縣開國公。」《孝昌》二年八月,進封《長樂王》。《武 泰》元年春二月,肅宗崩,帝即位。

孝昌三年春二月丁未,追復故「東平王匡爵,改封《濟 南王》。」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云云。

武泰元年太后以臨洮世子釗踐阼詔亡官失爵聽復封位

按《魏書孝明帝本紀》:武泰元年春正月乙丑,皇女生, 祕言皇子。二月癸丑,帝崩。甲寅,皇子即位。皇太后詔 曰:「皇家握曆受圖,年將二百,祖宗累聖,社稷載安。高 祖以文思先天,世宗以下武經世,股肱惟良,元首穆 穆。及大行在御,重以寬仁奉養,率由溫明恭順。朕以 寡昧,親臨萬國,識謝塗山,德慚文母。屬妖逆遞興,四」 郊多故,實望穹靈降祜,麟趾眾繁。自潘充華有孕椒 宮,冀誕儲兩,而熊羆無兆,維虺遂彰。于時直以國步 未康,假稱統嗣,欲以底定物情,係仰宸極。何圖一旦 弓劍莫追,國道中微,大行絕祀。皇曾孫故臨洮王寶 暉世子釗,體自高祖,天表卓異。大行平日,養愛特深, 義齊若子,事符當璧。及翌日弗愈,大「漸彌留,乃延入 青蒲,受命玉几,暨陳衣在庭,登策靡及。允膺大寶,即 日踐阼,朕是用惶懼忸怩,心焉靡洎。今喪君有君,宗 祏惟固,宜崇賞卿士,爰及百辟,凡厥在位,並加陟敘。 內外百官文武督將征人,遭艱解府,普加軍功二階。 其禁衛武官直閣以下,直從以上及主帥,可軍功三 階。其亡官失爵,聽復」封位。《謀反大逆》削除者,不在斯 限。清議禁錮,亦悉蠲除。若二品以上,不能自受者,任 授兒弟。可班宣遠邇,咸使聞知。

孝莊帝永安元年大封同姓諸王並追復故爵

按《魏書孝莊帝本紀》,「永安元年春二月,肅宗崩,大都 督尒朱榮將向京師,謀欲廢立。以帝家有忠勳,且兼 民望,陰與帝通。榮乃率眾來赴。夏四月丙申,帝與兄 弟夜北渡河,丁酉,會榮於河陽,戊戌,南濟河,即帝位。 以兄彭城王劭為無上王,弟霸城公子正為始平王, 以榮為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尚書 令、領軍將軍、領左右,封太原王。」己亥,百寮相率有司, 奉璽紱,備法駕,奉迎於河梁。庚子,車駕巡河,西至陶 渚。榮以兵權在己,遂有異志,乃害靈太后及幼主,次 害無上王劭、始平王子正。又害丞相、高陽王雍、司空 公元欽、儀同三司元恆芝、儀同三司、東平王略、廣平 王悌、常山王邵、北平王超、任城王彝、趙郡王敏、中山 王叔仁、齊郡王溫,公卿已下二千餘人,列騎衛帝,遷 於便幕。既而榮悔,稽顙謝罪。辛丑,車駕入宮,御太極 殿,詔改《武泰》為建義元年。壬寅,太原王尒朱榮上表, 請追諡「無上王」為「皇帝」,詔從之。癸卯,以安南將軍、并 州刺史元天穆為太尉公,封上黨王;中軍將軍、殿中 尚書元諶為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封魏郡王;中軍 將軍、給事黃門侍郎元瑱為東海王。甲辰,追復故廣 陽王淵、故安樂王鑒爵。通直散騎常侍、敷城王坦為 咸陽王」,諫議大夫元貴平為東萊王,直閣將軍元肅 為魯郡王,祕書郎中元曄為長廣王。以北平王超還 復為安定王。是月,汝南王悅、北海王顥、臨淮王彧前 後奔蕭衍。六月丁亥朔,追封兄真定縣開國公子直 為陳留王。秋七月,臨淮王彧自江南還朝。九月己巳, 以征東將軍、齊州刺史元欣為沛郡王。乙亥,以平葛 榮,大赦天下,改為永安元年。冬十有一月戊午,以無 上王世子韶為彭城王,陳留王子寬為陳留王,寬弟 剛為浮陽王,剛弟質為林慮王。戊寅,以上黨王天穆 為大將軍、開府,世襲并州刺史;封前將軍、太中大夫 元凝為東安王。按孝明帝本紀孝昌二年以廣陽王淵討鮮于修禮賊黨葛榮敗淵於博

《野白牛邏》三年,安樂王鑒據相州反,都督源子邕等斬鑒,故於是年復爵。

《永安二》年,封元社、元鷙等五人為王。

按《魏書孝莊帝本紀》:二年「夏五月丁丑,進封城陽開 國公元社為平原王,安昌縣開國侯元鷙為華山王, 並加儀同三司。秋七月己卯,以鎮東將軍、南青州刺 史元旭為襄城王,平南將軍、南兗州刺史元暹為汝 陽王。八月丁卯,封瓜州刺史元太榮為東陽王。 永安三年,封元寶炬。進元脩、元誕皆為王,又改建趙 郡王」寘封國。

按《魏書孝莊帝本紀》,「三年冬十月癸卯朔,封安南將 軍、大鴻臚卿元寶炬為南陽王,大宗正卿、汝陽縣開 國公元脩為平陽王,通直散騎常侍、龍驤將軍、新陽 縣開國伯元誕為昌樂王。甲辰,以魏郡王諶弟子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