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8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德蒼時不可言桓、文之事,桓文時不可言德、蒼之施。」 辭意含蓄,往往類此。又令巧匠製燈,於上元節獻於 朝,就俾諸內府架構,偵伺動靜。又選壯士習音樂,擬 獻於朝,供應殿庭,以圖間隙。前長史盧廷綱屢諫不 聽,反誣以誹謗,具奏磔殺之,王府僚屬遂無敢復諫 者。指揮唐彰、舍人覃常嘗泄其事,咸被撾殺。又於長 沙山林池沼、竹木花果、鳥獸魚鱉之利,盡專之稅,及 六畜糞壤、奇花怪石之類,遠近盡移入府內,為游觀 之具,長沙之民苦之。上得奏,嘆曰:「朕如何待橞,乃有 此心。」又曰:「蜀王忠孝,人宜不見欺。且張都督嘗有言 矣。」八月戊寅,遣敕符金牌召谷王橞。九月丙申,敕右 軍都督僉事歐陽青,凡各衛撥隨侍漢王者,令各還 原伍,不許稽留。上聞漢王高煦於各衛選精壯軍士 及有藝能者,以隨侍為名,教習武事,造作器械,益疑 之,遂有還北京之意。十月乙丑,車駕至濟寧。先夕夢 魯王肇煇侍立甚恭。既旦,肇煇來謁,上甚喜,賜敕獎 勵,加賜鈔幣、米千石。蓋肇煇居國簡靜,奉法謹禮,上 素重之云。癸未,徵谷王橞至京,命中官送至王邸,以 《蜀王奏》示之。橞慚懼慄慄,無一言自辯,但曰:「死罪,死 罪!上天地大恩,全其生耳!」甲申,成國公朱勇、都察院 左都御史劉觀同文武群臣劾谷王橞謀逆實狀,請 割恩正法。上以朕自有處,諭之。十一月己丑,詔戶部 歲給漢王、趙王祿米各止萬石。辛卯,以谷王橞謀逆 事,條示諸王議其罪。辛丑,周王橚來朝,宴於華蓋殿。 丙午,楚王楨來朝,宴於華蓋殿。壬子,周王橚、楚王楨 遇節謁孝陵,命東宮皇太孫及小皇孫陪謁。上召楊 榮、楊士奇、金幼孜皆至,問曰:「二王東宮皇太孫及小 皇孫謁陵展敬之位如何?朕意雖略定,爾三人試言 之。」楊金未有對。上顧問士奇,對曰:「周、楚二王尊屬當 列稍前兩傍,東宮殿下列稍後居中,皇太孫殿下亦 當中列於東宮殿下之後,諸皇孫與皇太孫同班,兩 分列兩傍。」上曰:「爾所言有據乎?」對曰:「宋儒朱熹《家禮》 大約如此。」上曰:「吾未嘗熟《家禮》,但據己見,書其位次。」 遂出片楮,宸翰所書位次,正與士奇言合,遣鴻臚寺 丞周昇齎欽定位次,俾行之。

永樂十五年廢谷王為庶人,命漢王居安樂州。庶人 《允熥》卒,以禮葬之。安惠王無嗣,國除。

按《明大政紀》:「十五年二月,廢谷王橞為庶人。橞,太祖 第十八子也。幼不好學,多智譎。初封國宣府。靖難師 起,橞遁歸京師,建文君甚親信之,令守金川門。靖難 師渡江,橞即開門迎入。上即位,待之加厚,賜賚無數, 改封於長沙。陰養死士,謀逆反。蜀王發其事,詔楚王 等議其罪,降為庶人。」橞後闔門自焚。三月丁亥朔,命 漢王高煦居山東安樂州。初,上在北京,聞高煦有異 志。及還,召士奇問曰:「汝與蹇義在此,漢府事皆當悉 知。如朕未有知,汝輩慮有離間之罪。朕既知矣,汝何 慮?」對曰:「漢王使受冊封,國雲南,不肯行;復改青州,又 堅不行。今知朝廷將徙都北京,惟欲留守南京。此天 下之人疑其心,亦豈待事有實跡哉!惟陛下早善處 置,使有定所,全父子恩,以貽永世之利。」上默然。後數 日,得高煦私造兵器及皮船,教習水戰,及僭乘輿服 物,挾私擊死無罪官民,縱護衛官軍京城內外劫掠 有實狀。上怒,命翰林條示其罪,且曰:「今處之安樂州, 蓋去北京甚邇。即其作禍,可朝發夕擒也。」九月己巳, 庶人允熥卒,命以禮葬之。允熥,懿文太子第三子。母 妃常氏,開平忠武王遇春之女。建文中,封吳王。上嗣 位之初,改《廣澤王》,以罪免為庶人。十二月,安惠王卒, 無子,國除。

永樂  年、更定宗藩封爵制及之國廚料之數 按《明會典》:「永樂間定鎮國將軍從一品」、舊三品輔國將 軍,從二品。舊四品奉國將軍,從三品。舊五品鎮國中尉,從 四品。舊六品輔國中尉,從五品。舊七品奉國中尉,從六品。 舊八品世子,嫡長子封世孫;郡王,嫡第一子封長子,長 子,嫡第一子封長孫。親王選婚封親王妃,世子封世 子妃,郡王封郡王,妃、世孫封世孫夫人,長子封長子 夫人,長孫封長孫夫人,鎮國將軍封鎮國將軍夫人, 輔國將軍封輔國將軍夫人,奉國將軍封淑人,鎮國 中尉封恭人,輔國中尉封宜人,奉國中尉封安人;親 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縣主,鎮國將軍女封郡君,輔 國將軍女封縣君,奉國將軍女封鄉君,中尉之女,俱 稱「宗女。」世子女與郡王女同,世孫及郡王長子女,與 鎮國將軍女同,長孫女與輔國將軍女同。其靖江王 府,合比正支郡王遞減一等。女封縣君,將軍以下,照 例遞減。 凡親王之國,永樂間定廚料醬一百斤,香 油五十斤,椒二十斤,乾魚一百斤,醃牛一隻,子鱭魚 四十斤,醃豬一口,醃鵝一隻,醃鹿一隻,醃麂二隻,醃 雞九隻,白麪一百斤,茶芽五斤,茶葉二十斤,醬瓜四 十條,黑砂糖十斤,藕煎五斤,木瓜湯煎五斤,醬茄一 百五十箇,醋蒜三百箇,酒五十瓶,醋二十瓶,芝麻一 石,糖茄一百五十箇,米三石。

永樂二十一年,賜蜀王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