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9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知其過。今無辜殺三賢士,以結怨於吳,內傷忠臣之 心,外為鄰國所笑。且郄伍之家,出奔於吳,吳新有伍 員、白喜,秉威銳志,結讎於楚,故彊敵之兵日駭,楚國 有事,子即危矣。夫智者除讒以自安,「愚者受佞以自 亡。今子受讒,國以危矣。」子常曰:「是曩之罪也,敢不圖 之。」九月,子常與昭王共誅費無忌,遂滅其族。國人乃 謗止。吳王有女滕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 王前,嘗半而與女。女怒曰:「王食魚辱我,不忍久生。」乃 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外,鑿池積土,文石為 槨,題湊為中,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乃 舞白鶴於吳市中,令萬民隨而觀之,還使男女與鶴 俱入羨門,因發機以掩之,殺生以送死。國人非之。湛 盧之劍,惡闔閭之無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楚昭 王臥而寤,得吳王湛盧之劍於床。昭王不知其故,乃 召《風湖子》而問曰:「寡人臥覺而得寶劍,不知其名,是 何劍也?」《風湖子》曰:「此謂湛盧之劍。」昭王曰:「何以言之?」 《風湖子》曰:「臣聞吳王得越所獻寶劍三枚,一曰魚腸, 二曰磐郢,三曰湛盧。魚腸之劍,已用,殺吳王僚也,磐 郢以送其死女,今湛盧入楚也。」昭王曰:「湛盧所以去 者何也?」《風湖子》曰:「臣聞越王元常使歐冶子造劍五 枚,以示薛燭,燭對曰:『魚腸劍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 以殺君,子以殺父。故闔閭以殺王僚,一名磐郢,亦曰 豪曹,不法之物,無益於人,故以送死。一名湛盧,五金 之英,太陽之精,寄氣托靈,出之有神,服之有威,可以 折衝拒敵。然人君有逆理之謀,其劍即出,故去無道 以就有道。今吳王無道,殺君謀楚,故湛盧入楚』。」昭王 曰:「其直幾何?」《風湖子》曰:「臣聞此劍,在越之時,客有酬 其直者,有市之鄉三十,駿馬千匹,萬戶之都二,是其 一也。」薛燭對曰:「赤堇之山,已令無雲,若耶之溪,深而 莫測,群臣上天,歐冶死矣。雖傾城量金,珠玉盈河,猶 不能得此寶,而況有市之鄉,駿馬千匹,萬戶之都,何 足言也?」昭王大悅,遂以為寶。闔閭聞楚得湛盧之劍, 因斯發怒,遂使孫武、伍胥、白喜伐楚。子胥陰令宣言 於楚曰:「楚用子期為將,吾即侍而殺之;子常用兵,吾 即去之。」楚聞之,因用子常,退子期。吳拔六與潛二邑。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始用子胥之謀,是為闔廬四年。」《子胥傳》亦合。今此書以為三年,何也?

敬王九年秋吳人侵楚。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昭公三十一年「秋,吳人侵楚, 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帥師救潛,吳師還,楚師遷潛 於南岡而還。吳師圍弦,左司馬戌、右司馬稽帥師救 弦及豫章,吳師還。」始用子胥之謀也。

敬王十年,吳伐越。

按《春秋》,昭公三十二年不書。按《史記吳太伯世家》: 「王闔廬五年,伐越,敗之。」

敬王十二年秋楚人伐吳。

按《春秋定公二年》。按《左傳》,二年,夏四月,桐叛楚。吳 子使舒鳩氏誘楚人曰:「以師臨我。我伐桐,為我使之 無忌。」秋,楚囊瓦伐吳,師於豫章。吳人見舟於豫章,而 潛師於巢。冬十月,吳軍楚師於豫章,敗之,遂圍巢,克 之,獲楚公子繁。

按《史記吳太伯世家》:「王闔廬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 吳而擊之,大敗楚軍於豫章,取楚之居巢而還。」按史記年

表在敬王十一年

敬王十四年「冬十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 于柏舉楚師敗績庚辰吳入郢。」

按《春秋》「定公四年。」按《左傳》,四年春三月,劉文公合 諸侯于召陵,謀伐楚也。沈人不會於召陵,晉人使蔡 伐之。夏,蔡滅沈。秋,楚為沈故圍蔡。伍員為吳行人以 謀楚。楚之殺郤宛也,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孫嚭,為 吳太宰以謀楚。楚自昭王即位,無歲不有吳師。蔡侯 因之,以其子乾與其大夫之子為質於吳。冬,蔡侯、吳 子、唐侯伐楚,舍舟於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左司馬 戌謂子常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 其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阨。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 之,必大敗之。」既謀而行。武城黑謂子常曰:「吳用木也, 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戰。」史皇謂子常:「楚人惡 子而好司馬,若司馬毀吳舟於淮,塞城口而入,是獨 克吳也。子必速戰,不然不免。乃濟漢而陳,自小別至 於大別,三戰,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難 而逃之,將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盡說。」十一月庚 午,二師陳於柏舉。闔廬之弟夫概王晨請於闔廬曰: 「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後大 師繼之,必克。」弗許。夫概王曰:「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 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屬五千先 擊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師亂,吳師,大敗之。子常 奔鄭。史皇以其乘廣死,吳從楚師及清發,將擊之。夫 概王曰:「困獸猶鬥,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 若使先濟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濟而後 可擊也。」從之,又敗之。楚人為食,吳人及之,奔食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