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先是,二十八年,彗星起畢、昴,入太微,掃帝座、端門, 滅翼、軫。二十九年,熒惑逆行守氐。自十一月霖雨連 雪,太陽罕曜。三十年正月,大風,飛霰且雷。上憂有竊 發,輒加劭兵眾。東宮實甲萬人,車駕出行,劭入守,使 將白直隊自隨。其年二月,濬自京口入朝,當鎮江陵, 復載道育還東宮,欲將西上。有告上云:「京口民張旿 家有一尼服食,出入征北內,似是嚴道育。」上初不信, 試使掩錄,得其二婢,云道育隨征北還都,上謂劭、濬 已當斥遣道育,而猶與往來,惆悵惋駭,乃使京口以 船送道育二婢,須至檢覈,廢劭,賜濬死。以語濬母潘 淑妃,淑妃具以告濬,濬馳報劭,劭因是異謀。每夜輒 饗將士,或親自行酒,密與心腹隊主陳叔兒、詹叔兒、 齋帥張超之、任建之謀之。道育婢將至,其月二十一 日夜,詐上詔云:「魯秀謀反,汝可平明守闕,率眾入。」因 使超之等集素所畜養兵士二千餘人,皆使披甲,召 內外幢隊主副,豫加部勒,云有所討。宿召前中庶子 右軍長史蕭斌夜呼斌及左衛率袁淑、中舍人殷仲 素、左積弩將軍王正見並入宮,告以大事,自起拜斌 等,因流涕,眾並驚愕,語在《淑傳》。明旦,未開鼓,劭以朱 服加戎服,上乘畫輪車,與蕭斌同載,衛從如常入朝 之儀。守門開,從萬春門入。舊制,東宮隊不得入城,劭 與門衛云:「授敕有所收討。」令後隊速來。張超之等數 十人馳入雲龍東中華門,及齋閤,拔刃徑上合殿。上 其夜與尚書僕射徐湛之屏人語,至旦,燭猶未滅,直 衛兵尚寢,超之手行弒逆,并殺湛之。劭進至合殿中 閤太祖已崩,出坐東堂,蕭斌執刀侍直,呼中書舍人 顧嘏。嘏震懼,不時出。既至,問曰:「欲共見廢,何不蚤啟?」 未及答,即於前斬之。遣人於崇禮闥殺吏部尚書江 湛。太祖左細杖主卜天與,攻劭於東堂見殺。又使人 從東閣入,殺潘淑妃,又殺太祖親信左右數十人。急 召始興王濬,率眾屯中堂;又召太尉江夏王義恭,尚 書令何尚之劭即偽位,為《書》曰:「徐湛之、江湛弒逆無 狀,吾勒兵入殿,已無所及,號惋崩衂,肝心破裂。今罪 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天下,改元嘉三十年為太 初元年。」文武並賜位二等,諸科一依丁卯初。使蕭斌 作詔,斌辭以不文,乃使侍中王僧綽為之使,改元為 太初。劭素與道育所定。斌曰:「舊踰年改元。」劭以問僧 綽,僧綽曰:「晉惠帝即位,便改號。」劭喜而從之。百僚至 者裁數十人。劭便遽即位。即位畢,稱疾還入永福省, 然後遷大行皇帝。升太極前殿。是日,以蕭斌為散騎 常侍、尚書僕射,領軍將軍何尚之為司空;前右衛率 檀和之戍石頭;侍中營道侯義綦為征虜將軍、晉陵 南下邳二郡太守,鎮京城;尚書殷仲景為侍中、中護 軍。大行皇帝大斂,劭辭疾不敢出。先給諸王及諸處 兵杖,悉收還武庫。殺徐湛之、江湛親黨新除始興內 史荀赤松、新除尚書左丞臧凝之、山陰令傅僧祐、吳 令江徽、前征北行參軍諸葛詡、右衛司馬江文綱;以 殷仲素為黃門侍郎,王正見為左軍將軍,張超之及 諸同逆聞人文子徐興祖、詹叔兒、陳叔兒、任建之等, 並將校以下龍驤將軍帶郡,各賜錢二十萬。遣人謂 魯秀曰:「徐湛之常欲相危,我已為卿除之矣。」使秀與 屯騎校尉龐秀之對掌軍隊。以侍中王僧綽為吏部 尚書,司徒左長史何偃為侍中。「成服日,劭登殿臨靈, 號慟不自持。博訪公卿,詢求治道。薄賦輕繇,損諸遊 費,田苑山澤,有可弛者,假與貧民。」三月,遣大使分行 四方,分浙以東五郡為會州。省揚州,立司隸校尉,以 殷沖補之。以大將軍江夏王義恭為太保,司徒南譙 王義宣為太尉,衛將軍、荊州刺史始興王濬進號驃 騎將軍。王僧綽以先預廢立見誅。長沙王瑾、瑾弟楷、 臨川王曄、桂陽侯覬、新渝侯球並以宿恨下獄死。禮 官希旨諡太祖,不敢盡美稱,上諡曰「中宗景皇帝。」以 雍州刺史臧質為丹陽尹,進世祖號征南將軍,加散 騎常侍、撫軍將軍南平王鑠中軍將軍、會稽太守。隨 王誕會州刺史江夏王義恭以太保領大宗師,諮稟 之科,依晉扶風王故事。世祖及南譙王義宣、隨王誕 諸方鎮並舉義兵。劭聞義師大起,悉聚諸王及大臣 於城內,移江夏王義恭住尚書下舍,義恭諸子住侍 中下省。自永初元年以前,相國府入齋傳教給使,免 軍戶屬南彭城薛縣。劭下書以中流起兵,嘗親率六 師,觀變江介,悉召下番將吏,加三吳太守軍號,置佐 領兵。四月,立妻殷氏為皇后。世祖檄京邑曰:「夫運不 常隆,代有莫大之釁。爰自上葉,或因多難以成福,或 階昏虐以兆亂,咸由君臣義合,理悖恩離。故堅氷之 遘,每鍾澆末。未有以道御世,教化明厚,而當梟鏡反 噬,難發天屬者也。先帝聖德在位,功格區宇」,明照萬 國,道洽無垠。風之所被,荒隅變識;仁之所動,木石開 心。而賊劭乘藉冢嫡,夙蒙寵樹,正位東朝,禮絕君后。 凶慢之情,發於齠齔,猜忍之心,成於幾立。賊濬險躁 無行,自幼而長,交相倚附,共逞奸回。先旨以王室不 造,家難亟結,故含蔽容隱,不彰其釁,訓誘啟告,冀能 革音。何悟狂慝不悛,同惡相「濟,肇亂巫蠱,終行弒逆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2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