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3 (1700-1725).djvu/37

此页尚未校对

所止,道俗參問,皆以哭對之。及稱尊號,改承聖四年 為天成元年,大赦境內。以方智為太子,授王僧辯大 司馬,遣其子章馳到齊拜謝。齊遇明及僧辯使人在 館,供給宴會,豐厚一同武帝時使。及陳霸先襲殺僧 辯,復奉晉安王,是為敬帝,而以明為太傅。建安王報 齊,云「僧辯陰謀篡逆,故誅之。」仍請稱臣於齊,永為蕃 國。齊遣行臺司馬恭及梁人盟於歷陽。明年,齊人徵 明,霸先猶稱蕃將,遣使送明,疽發背死。時王琳與霸 先相抗,齊文宣遣兵納永嘉王莊主梁祀,追諡明曰 「閔皇帝。」

西昌侯藻

按《梁書長沙嗣王傳》:「西昌侯藻,字靖藝,元王弟也。少 立名行,志操清潔。齊永元初,釋褐著作佐郎。天監元 年,封西昌縣侯,食邑五百戶,出為持節都督益寧二 州諸軍事、冠軍將軍、益州刺史。時天下草創,邊徼未 安,州民焦僧護聚眾數萬,據郫、樊作亂。藻年未弱冠, 集僚佐議,欲自擊之。或陳不可,藻大怒,斬於階側。乃」 乘平肩輿,巡行賊壘。賊弓亂射,矢下如雨,從者舉楯 禦箭,又命除之,由是人心大安,賊乃夜遁。藻命騎追 之,斬首數千級,遂平之。進號信威將軍。九年,徵為太 子中庶子。十年,為左驍騎將軍,領南琅邪太守,入為 侍中。藻性謙退,不求聞達,善屬文辭,尤好古體。自非 公讌,未嘗妄有所為,縱有小文成輒「棄本。」十一年,出 為使持節、都督雍梁秦三州、竟陵隨二郡諸軍事、仁 威將軍、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十二年,徵為使持節、都 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諸軍事、兗州刺史,軍號如故。 頻莅數鎮,民吏稱之,推善下人,常如不及。徵為太子 詹事。普通三年,遷領軍將軍,加侍中。六年,為軍師將 軍,與西豐侯正德北伐渦陽,輒班師,為有司所奏,免 官,削爵土。七年,起為宗正卿。八年,復封爵。尋除左衛 將軍,領兵步校尉。大通元年,遷侍中、中護軍。時渦陽 始降,乃以藻為使持節、北討都督、征北大將軍,鎮於 渦陽。二年,為中權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置佐史,加侍 中。中大通元年,遷護軍將軍,中權如故。三年,為中將 軍、太子詹事,出為丹陽尹。高祖每歎曰:「子弟並如迦 葉,吾復何憂。」迦葉,藻小名也。入為安左將軍、尚書左 僕射,加侍中,藻固辭不就,詔不許。大同五年,遷中衛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中書令、侍中如故。藻性恬靜,獨 處一室,床有膝痕,宗室衣冠,莫不楷則。常以爵祿太 過,每思屏退。門庭閒寂,賓客罕通,太宗尤敬愛之。自 遭家禍,恆布衣蒲席,不食鮮禽,非在公庭,不聽音樂。 高祖每以此稱之。出為使持節、督南徐州刺史。侯景 亂,藻遣長子彧率兵入援。及城開,加散騎常侍、大將 軍。景遣其儀同蕭邕代之,據京口。藻因感氣,疾不自 療。或勸奔江北,藻曰:「吾國之台鉉,位任特隆,既不能 誅翦逆賊,正當同死朝廷,安能投身異類,欲保餘生。」 因不食累日。太清三年薨,時年六十七。

按《南史》本傳:「藻為益州刺史,時鄧元起在蜀,自以有 剋劉季連功,恃宿將,輕少藻,藻怒,乃殺之。初,鄧元起 之在蜀也,崇於聚斂,財貨山積,金玉珍帛為一室,名 為內藏;綺縠錦罽為一室,號曰外府。」藻以外府賜將 帥,內藏歸王府,不有私焉。及是還朝,輕裝就路,再遷 侍中。

永陽恭王伯游

按《梁書》本傳:「伯游,字士仁,高祖次兄敷之子。美風神, 善言奧理。天監元年四月,詔曰:『兄子伯游,雖年識未 弘,意尚粗可。浙東奧區,宜須撫莅,可督會稽東陽新 安永嘉臨海五郡諸軍事、輔國將軍、會稽太守,襲封 永陽郡王。五年薨,時年二十三,諡曰恭』。」

桂陽敦王象

按《梁書》本傳,「象字世翼,長沙宣武王第九子也。叔父 融無子,詔象為嗣,襲封爵。象容止閑雅,善於交遊,事 所生母以孝聞。起家寧遠將軍、丹陽尹。到官未幾,簡 王妃薨,去職。服闋,復授明威將軍、丹陽尹。象生長深 宮,始親庶政,舉無失德,朝廷稱之。出為持節、督司霍 郢三州諸軍事、征遠將軍、郢州刺史。尋遷湘衡二州」 諸軍事、輕車將軍、湘州刺史。「湘州舊多虎暴,及象在 任,為之靜息,故老咸稱德政所感。」除中書侍郎,俄以 本官行石頭戍軍事,轉給事黃門侍郎,兼領軍。又以 本官兼宗正卿。尋遷侍中、太子詹事,未拜,改授持節、 督江州諸軍事、信武將軍、江州刺史,以疾免。尋除太 常卿,加侍中,遷祕書監,領步兵校尉。大同二年薨,諡 曰敦。子慥嗣。

衡陽孝王元簡

按《梁書》本傳:「元簡字熙遠,高祖第四弟暢之子。天監 三年,襲封衡陽王,除中書郎,遷會稽太守。十三年,入 為給事黃門侍郎,出為持節、都督廣交越三州諸軍 事、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遷為太子中庶人,遷使持 節、都督郢司、霍三州諸軍事、信武將軍、郢州刺史。十 八年正月,卒於州。諡曰孝。子俊嗣。」

按《南史》本傳:元簡位郢州刺史,卒於官,諡曰孝。葬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