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9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錢財相殺傷,而欲恃反覆蘇秦之餘謀,其不可成亦 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據卷、衍、酸棗,劫衛 取陽晉,則趙不南,梁不北,而從道絕矣。大王之國,雖 欲無危,不可得也。」魏王乃倍從約,而因儀以請成於 秦。儀歸,復相秦。

慎靚王五年秦伐蜀取之伐取趙中都西陽。

按《戰國策》,司馬錯與張儀爭論於秦惠王前,司馬錯 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曰:「請聞其說。」對曰:「親魏 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轅、緱氏之口,當屯留之道。魏絕 南陽,楚臨南鄭,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 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 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 業也。今夫蜀,西僻之國,而戎狄之長也,敝名勞眾,不 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為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 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 顧爭於戎狄,去王業遠矣。」司馬錯曰:「不然。臣聞之,欲 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 其德。三資者備,而王隨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貧,故臣 願從事於《易》。夫蜀,西僻之國也,而戎狄之長也,而有 桀紂之亂。以秦攻之,辟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 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繕兵不傷眾,而彼已 服矣。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為暴;利盡四海,諸侯不 以為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 名。今攻韓,劫天子。劫「天子,惡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 不義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請謁其故。周,天 下之宗室也;韓,周之與國也。周自知失九鼎,韓自知 亡三川,則必將二國并力合謀,以因於齊、趙,而求解 乎楚、魏。以鼎與楚,以地與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謂危, 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聽子。」卒起兵伐蜀, 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號為侯,而使陳莊相蜀。蜀 既屬,秦益強富厚,輕諸侯。

按:《史記秦本紀》:「惠文君九年,司馬錯伐蜀,滅之,伐取 趙中都西陽。」

慎靚王六年秦侵義渠伐魏。又敗韓師而質其太子 倉。

按《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十年,韓太子倉來質,伐取韓 石章,伐敗趙將泥,伐取義渠二十五城。」

赧王元年,魏焦降秦,大敗韓師于岸門。封公子通于 蜀。

按《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十一年,㯉里疾攻魏焦,降之, 敗韓岸門,斬首萬,其將犀首走,公子通封於蜀。」 按《通鑑綱目》:「赧王元年,秦伐魏,取曲沃,又敗韓師於 岸門。」

赧王二年,秦、梁會於臨晉,秦伐趙,楚屈丐伐秦。 按《戰國策》,齊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後秦欲伐齊,齊、楚 之交善。惠王患之,謂張儀曰:「吾欲伐齊,齊、楚方懽,子 為寡人謀之,奈何?」張儀曰:「王其為臣約車并幣,臣請 試之。」張儀南見楚王曰:「敝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 王,唯儀之所甚願為臣者,亦無大大王。敝邑之王所 甚憎者,無大齊王;唯儀之所甚憎者,亦無大齊王。今 齊王之罪,其於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國 與之懽,是以敝邑之王不得事令,而儀不得為臣也。 大王苟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方六 百里。若此,齊必弱。齊弱則必為王役矣。」則是北弱齊, 西德於秦,而私商於之地以為利也。則此「一計而三 利俱至。」楚王大悅,宣言於朝廷曰:「不穀得商於之地, 方六百里。」群臣聞見者畢賀。陳軫後見,獨不賀。楚王 曰:「不穀不煩一兵,不傷一人,而得商於之地六百里, 寡人自以為智矣。諸士大夫皆賀,子獨不賀,何也?」陳 軫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故不敢 妄賀。」王曰:「何也?」對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齊也。 今地未可得而齊先絕,是楚孤也,秦又何重孤國?且 先出地絕齊,秦計必弗為也。先絕齊,後責地,且必受 欺於張儀;受欺於張儀,王必惋之。是西生秦患,北絕 齊交,則兩國兵必至矣。」楚王不聽,曰:「吾事善矣。子其 彌口無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絕齊,使者未來,又重 絕之。張儀反秦,使人使齊,齊、秦之交陰合楚,因使一 將軍受地於秦。張儀至,稱病不朝。楚王曰:「張子以寡 人不絕齊乎?」乃使勇士往詈齊王。張儀知楚絕齊也, 乃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六里。」使者曰:「臣聞六 百里,不聞六里。」儀曰:「儀固以小人,安得六百里?」使者 反報楚王,楚王大怒,欲興師伐秦。陳軫曰:「臣可以言 乎?」王曰:「可矣。」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賂之一名都, 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而取償於齊也,楚國不尚全 事。王今已絕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也,國 必大傷。」楚王不聽,遂舉兵伐秦。

按《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十二年,王與梁王會臨晉,庶 長疾攻趙,虜趙將莊。」

按:《通鑑綱目》:「赧王二年,秦伐趙,楚屈丐伐秦。」

赧王三年,秦大敗楚師于丹陽,取漢中。復襲秦,又大 敗于藍田。楚求和于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