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9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之為,非為楚也。饑寒之不恤,誰能恤楚?姑歸而息民, 待其立君而為之備。」宋公遂反楚。屈建卒,趙文子喪 之,如同盟,禮也。

景王元年春正月,魯侯在楚。夏四月,葬楚康王。 按《春秋》襄公二十九年,葬楚王不書。按《左傳》二十 九年,春正月,公在楚,釋不朝正于廟也。「楚人使公親 襚,公患之。穆叔曰:『祓殯而襚,則布幣也』。」乃使巫以桃 茢先祓殯。楚人弗禁,既而悔之。夏四月,葬楚康王。公 及陳侯、鄭伯、許男送葬,至于西門之外。諸侯之大夫 皆至于墓。楚郟敖即位,王子圍為令尹。鄭行人子羽 曰:「是謂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景王二年「春正月,楚子使薳罷聘于魯。」

按《春秋》襄公三十年。按《左傳》:三十年:春王正月,楚 子使薳罷來聘,通嗣君也。穆叔問:「『王子之為政何如』? 對曰:『吾儕小人,食而聽事,猶懼不給命而不免於戾, 焉與知政』?固問焉,不告。穆叔告大夫曰:『楚令尹將有 大事,子蕩將與焉』。」助之匿其情矣。秋,楚公子圍殺大 司馬蒍掩而取其室。申無宇曰:「王子必不免。善人,國 之主也。王子相楚國,將善,是封殖而虐之,是禍國也。 且司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體也。絕民之主,去身之 偏,艾王之體,以禍其國,無不祥大焉。何以得免?」 景王三年冬,衛侯如楚。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冬,衛侯在楚 北宮文子見令尹圍之威儀,言於衛侯曰:『令尹似君 矣,將有他志,雖獲其志,不能終也。《詩》云:『靡不有初,鮮 克有終』。終之實難,令尹其將不免』。」公曰:「『子何以知之』? 對曰:『《詩》云:『敬慎威儀,惟民之則』。令尹無威儀,民無則 焉;民所不則,以在民上,不可以終』。公曰:『善哉!何謂威 儀』?」對曰:「有威而可畏謂之威,有儀而可象謂之儀。君 有君之威儀,其臣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有其國 家,令聞長世。臣有臣之威儀,其下畏而愛之,故能守 其官職,保族宜家。順是以下皆如是,是以上下能相 固也。《衛詩》曰:『威儀棣棣,不可選也』。言君臣上下、父子 兄弟、內外大小,皆有威儀也。《周詩》曰:『朋友攸攝,攝以 威儀』。」言朋友之道,必相教訓以威儀也。《周書》數文王 之德曰:「大國畏其力,小國懷其德。」言畏而愛之也。《詩》 云:「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言則而象之也。紂囚文王七 年,諸侯皆從之囚,紂於是乎懼而歸之,可謂愛之。文 王伐崇,再駕而降為臣,蠻夷帥服,可謂畏之。文王之 功,天下誦而歌舞之,可謂「則之。」《文王》之行,至今為法, 可謂象之,有威儀也。故君子在位可畏,施舍可愛,進 退可度,周旋可則,容止可觀,作事可法,德行可象,聲 氣可樂,動作有文,言語有章,以臨其下,謂之「有威儀」 也。

景王四年春正月,「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戍、 魯叔孫豹、衛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 人、曹人會于虢。冬十一月己酉,楚子麇卒。楚公子比 出奔晉。」

按《春秋昭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楚公子圍聘于 鄭,且娶於公孫段氏,伍舉為介,將入館,鄭人惡之,使 行人子羽與之言,乃館于外。既聘,將以眾逆。子產患 之,使子羽辭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從者,請墠聽 命。」令尹命太宰伯州犁對曰:「君辱貺寡大夫圍謂圍: 將使豐氏撫有而室,圍布几筵,告於莊、共之廟而來。 若野賜之,是委君貺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 諸卿也。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將不得為寡君 老,其蔑以復矣。唯大夫圖之。」子羽曰:「小國無罪,恃實。 其罪將恃大國之安靖己,而無乃包藏禍心以圖之。 小國失恃,而懲諸侯使莫不憾者,距違君命而有所 壅塞,不行是懼。不然,敝邑館人之屬也,其敢愛豐氏 之祧?伍舉,知其有備也。請垂櫜而入。」許之。正月乙未, 入逆而出。遂會于虢,尋宋之盟也。祁午謂趙文子曰: 「宋之盟,楚人得志於晉。今令尹之不信,諸侯之所聞 也。子弗戒懼,又如宋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 駕焉,況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於晉,晉之恥也。子 相晉國以為盟主,於今七年矣。再合諸侯,三合大夫, 服齊狄,寧東夏,平秦亂,城淳于,師徒不頓,國家不罷, 民無謗讟,諸侯無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有令名矣, 而終之以恥,午也是懼。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 「『武受賜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 心,是楚所以駕於晉也。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 所害也。我將信以為本,循而行之。譬如農夫,是穮是 蔉,雖有飢饉,必有豐年。且吾聞之,能信不為人下』。吾 未能也。《詩》曰:『不僭不賊,鮮不為則』。信也。能為人則者, 不為人下矣。吾不能,是難楚不為患。」楚令尹圍請用 牲,讀舊書加于牲上而已。晉人許之。三月甲辰,盟。楚 公子圍設服離衛。叔孫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鄭 子皮曰:「二執戈者前矣。」蔡子家曰:「蒲宮有前,不亦可 乎?」楚伯州犁曰:「此行也,辭而假之寡君。」鄭行人揮曰: 「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晰之欲背誕也。」子羽 曰:「當璧猶在,假而不反,子其無憂乎?」齊國子曰:「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