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9 (1700-1725).djvu/9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將為子不利?甲在門矣,子必無往。且此役也,吳可以

得志,子惡取賂焉而還?又誤群帥,使退其師,曰:『乘亂 不祥。吳乘我喪,我乘其亂,不亦可乎』?」令尹使視郤氏, 則有甲焉。不往,召鄢將師而告之。將師退。遂令攻郤 氏。且爇之子惡聞之,遂自殺也。國人弗爇。令曰:「不爇 郤氏,與之同罪。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國人 投之,遂弗爇也。令尹炮之,盡滅郤氏之族黨,殺陽令 終與其弟完及佗,與晉陳及其子弟。晉、陳之族呼於 國曰:「鄢氏、費氏自以為王,專禍楚國,弱寡王室,蒙王 與令尹以自利也。令尹盡信之矣,國將如何?」令尹病 之。秋,楚郤宛之難,國言未已,進胙者莫不謗令尹。沈 尹戌言於子常曰:「夫左尹與中廐尹莫知其罪,而子 殺之以興謗讟,至於今不已。戌也惑之仁者殺人以 掩謗,猶弗為也。今吾子殺人以興謗而弗圖,不亦異 乎!」夫無極,楚之讒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吳,出蔡侯朱, 喪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使不聰明。不然,平 王之溫惠共儉,有過成、莊,無不及焉,所以不獲諸侯, 邇無極也。今又殺三不辜,以興大謗,幾及子矣。子而 不圖,將焉用之?夫鄢將師矯子之命,以滅三族,國之 良也,而不愆位。吳新有君,疆埸日駭,楚國若有大事, 子其危哉?」知者除讒以自安也。今子愛讒以自危也, 甚矣其惑也!子常曰:「是瓦之罪,敢不良圖!」九月己未, 子常殺費無極與鄢將師,盡滅其族,以說於國,謗言 乃止。

敬王八年「冬十二月,吳滅徐,徐子章羽奔楚。」

按《春秋》昭公三十年。按《左傳》三十年秋,吳子使徐 人執掩餘,使鍾吾人執燭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 而定其徙。使監馬尹大心逆吳公子,使居養莠尹然。 左司馬沈尹戌城之,取於城父與胡田以與之,將以 害吳也。子西諫曰:「吳光新得國而親其民,視民如子, 辛苦同之,將用之也。若好吳邊疆,使柔服焉,猶懼其 至,吾又彊其讎以重怒之,無乃不可乎!吳,周之胄裔 也。而棄在海濱,不與姬通。今而始大,比於諸華,光又 甚文。將自同於先王,不知天將以為虐乎?使剪喪吳 國而封大異姓乎?其抑亦將卒以祚吳乎?其終不遠 矣。我盍姑億吾鬼神,而寧吾族姓,以待其歸,將焉用 自播揚焉?」王弗聽。吳子怒。冬十二月,吳子執鍾吾子, 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滅徐。徐子章禹斷其髮,攜 其夫人,以逆吳子。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遂 奔楚。楚沈尹戌帥師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處之。 吳子問於伍員曰:「初而言伐楚,余知其可也,而恐其 使余往也,又惡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將自有之矣。 伐楚何如?」對曰:「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 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 道敝。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既罷而後以三軍繼 之,必大克之。」闔廬從之,楚於是乎始病。徐子章禹經作章羽 敬王九年秋吳人侵楚。

按《春秋》昭公三十一年。按《左傳》三十一年秋,吳人 侵楚,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帥師救潛,吳師還,楚師 遷潛於南岡而還。吳師圍弦,左司馬戌、右司馬稽帥 師救弦及豫章,吳師還,始用子胥之謀也。冬,邾黑肱 以濫來奔。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趙簡子 夢童子臝而轉以歌,旦占諸史墨曰:「吾夢如是,今而 日食,何也?」對曰:「六年及此月也,吳其入郢乎?終亦弗 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長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謫, 火勝金,故弗克。」

敬王十二年秋楚人伐吳。

按《春秋定公二年》。按《左傳》,二年,夏四月,桐叛楚。吳 子使舒鳩氏誘楚人曰:「以師臨我。我伐桐,為我使之 無忌。」秋,楚囊瓦伐吳,師於豫章。吳人見舟於豫章,而 潛師於巢。冬十月,吳軍楚師於豫章,敗之,遂圍巢,克 之,獲楚公子繁。

敬王十三年冬蔡侯如楚。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定公三年》,蔡昭侯為兩佩與 兩裘以如楚,獻一佩一裘於昭王。昭王服之,以享蔡 侯。蔡侯亦服其一。子常欲之,弗與,三年止之。唐成公 如楚,有兩肅爽馬,子常欲之,弗與,亦三年止之。唐人 或相與謀請代,先從者許之。飲先從者酒,醉之,竊馬 而獻之子常。子常歸,唐侯自拘於司敗,曰:「君以弄馬 之故,隱君身,棄國家。群臣請相夫人以償馬,必如之。」 唐侯曰:「寡人之過也,二三子無辱。」皆賞之。蔡人聞之, 固請而獻佩於子常。子常朝,見蔡侯之徒,命有司曰: 「蔡君之久也,官不共也。明日禮不畢,將死。」蔡侯歸,及 漢,執玉而沈,曰:「余所有濟漢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 如晉,以其子元與其大夫之子為質焉,「而請伐楚。」 敬王十四年春三月,劉子、晉侯、宋公、魯侯、蔡侯、衛侯、 陳子、鄭伯、許男、曹伯、莒子、邾子、頓子、胡子、滕子、薛伯、 杞伯、小邾子、齊國夏會于召陵,侵楚。夏四月庚辰,蔡 公孫姓帥師滅沈,以沈子嘉歸,殺之。五月,諸侯盟于 皋鼬。秋,楚人圍蔡。晉士鞅、衛孔圉帥師伐鮮虞。冬十 一月庚午,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伯舉》」,楚師敗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