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9 (1700-1725).djvu/92

此页尚未校对

命將誰讎?《詩》曰:『柔亦不茹,剛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 強禦。唯仁者能之。違強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約,非仁 也;滅宗廢祀,非孝也;動無令名,非知也。必犯是,余將 殺女』。」鬥辛與其弟巢,以王奔隨。吳人從之,謂隨人曰: 「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天誘其衷,致罰於楚。 而君又竄之,周室何罪?君若顧報周室,施及寡人,以 獎天衷,君之惠也。漢陽之田,君實有之。楚子在公宮 之北,吳人在其南。子期似王,逃王而已。為王曰:『以我 與之,王必免』。」隨人卜與之,不吉,乃辭。吳曰:「以隨之辟 小而密邇於楚,楚實存之,世有盟誓,至於今未改。若 難而棄之,何以事君?執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鳩楚竟, 敢不聽命。」吳人乃退。鑪金初官於子期氏,實與隨人 要言。王使見,辭曰:「不敢以約為利。」王割子期之心,以 與隨人盟。初,伍員與申包胥友,其亡也,謂申包胥曰: 「我必復楚國。」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 及昭王在隨,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 荐食上國,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 臣告急曰:『夷德無厭,若鄰於君,疆場之患也。逮吳之 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靈 撫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辭焉,曰:「寡人聞命矣,子姑就 館,將圖而告。」對曰:「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 敢!」即安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 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按《公羊傳》,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干闔廬。 闔廬曰:「士之甚」

士,賢士。

勇之甚,將為之興師而復讎於楚。伍子胥復曰:「諸侯 不為匹夫興師。且臣聞之,事君猶事父也。虧君之義, 復父之讎,臣不為也。」於是止。蔡昭公朝乎楚,有美裘 焉,囊瓦求之,昭公不與,為是拘昭公於南郢,數年然 後歸之。於其歸焉,用事乎河,曰:「天下諸侯,苟有能伐 楚者,寡人請為之前列。」楚人聞之怒,為是興師,使囊 瓦將而伐蔡。蔡請救於吳,伍子胥復曰:「蔡非有罪也, 楚人為無道。君如有憂中國之心,則若時可矣。」於是 興師而救蔡,曰:「事君猶事父也,此其為可以復讎奈 何?」曰:父不受誅,子復讎可也;父受誅,子復讎,推刃之 道也。復讎不除害,朋友相衛而不相迿,古之道也。 敬王十五年夏六月,申包胥以秦師救楚,楚子入於 郢。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定公五年:「夏,申包胥以秦師 至。秦子蒲、子虎帥車五百乘以救楚。子蒲曰:『吾未知 吳道』。使楚人先與吳人戰,而自稷會之,大敗夫概王 於沂。吳人獲薳射於柏舉,其子帥奔徒以從子西,敗 吳師於軍祥。秋七月子期、子蒲滅唐。」九月夫概王歸, 自立也,以與王戰而敗,奔楚,為堂谿氏。吳師敗楚師 於雍澨。秦師又敗吳師,吳師居麇。子期將焚之,子西 曰:「父兄親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國亡 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舊祀,豈憚焚之?」焚之而又 戰,吳師敗。又戰於公婿之谿,吳師大敗。吳子乃歸。囚 闉輿罷。闉《輿罷》請先,遂逃歸。葉公,諸梁之弟后臧,從 其母於吳,不待而歸,葉公終不正視。冬,楚子入於郢。 初,鬥辛聞吳人之爭宮也,曰:「吾聞之,不讓則不和,不 和不可以遠征。吳爭於楚必有亂,有亂則必歸,焉能 定?」楚王之奔隨也,將涉於成臼,藍尹亹涉其帑,不與 王舟。及寧,王欲殺之,子西曰:「子常唯思舊怨以敗,君 何效焉?」王曰:「善。使復其所,吾以志前惡。」王賞鬥辛、王 孫由于、王孫圉、鍾建、鬥巢、申包胥、王孫賈、宋木、鬥懷、 子西曰:「請舍懷也。」王曰:「大德滅小怨道也。」申包胥曰: 「吾為君也,非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 其又為諸?」遂逃賞。王將嫁季芊,季芊辭曰:「所以為女 子,遠丈夫也,鍾建負我矣。」以妻鍾建,以為樂尹。王之 在隨也,子西為王輿服,以保路國。於《脾洩》,聞王所在, 而後從王。王使由于《城麇》,復命。子西問高厚焉,弗知。 子西曰:「不能如辭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對曰:「固辭 不能,子使余也,人各有能有不能。王遇盜於雲中,余 受其戈,其所猶在,袒而示之背,曰:『此余所能也。《脾洩》 之事,余亦弗能也』。」

敬王二十四年「春二月辛巳,楚公子結、陳公孫佗人 帥師滅頓,以頓子牂歸。」

按《春秋》定公十四年。按《左傳》,十四年春,「頓子牂欲 事晉,背楚而絕陳好。二月,楚滅頓。」

敬王二十五年春二月辛丑,楚子滅胡,以胡子豹歸。 按《春秋定公十五年》。按《左傳》,吳之入楚也,胡子盡 俘楚邑之近胡者。禁既定,胡子豹又不事楚,曰:「存亡 有命,事楚何為多取費焉。」十五年春二月,楚滅胡。 敬王二十六年春正月,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 按《春秋哀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楚子圍蔡,報柏 舉也。里而栽,廣丈,高倍夫屯,晝夜九日,如子西之素。 蔡人男女以辨,使疆於江、汝之間而還。蔡於是乎請 遷於吳。

敬王二十九年夏,晉人執戎蠻子赤歸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