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2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歎息。大將軍何進、太尉袁隗、司徒楊賜共上疏請之 曰:「夫內視反聽,則忠臣竭誠;寬賢矜能,則義士厲節。 是以孝文納馮唐之說,晉悼宥魏絳之罪。允以特選 受命,誅逆撫順,曾未期月,州境澄清。方欲列其庸勳, 請加爵賞,而以奉事不當,當肆大戮,責輕罰重,有虧 眾望。臣等備位宰相,不敢寢默,誠以允宜蒙三槐之 聽,以昭忠貞之心。」書奏,得以減死論。是冬,大赦,而允 獨不在宥。三公咸復為言,至明年乃得解釋。是時宦 者橫暴,睚眥觸死,允懼不免,乃變易名姓,轉側河內、 陳留間。及帝崩,乃奔喪京師。時大將軍何進欲誅宦 官,召允與謀事,請為從事中郎,轉河南尹。獻帝即位, 拜太僕,再遷守尚書令。初平元年,代楊彪為司徒,守 尚書令如故。及董卓遷都關中,允悉收斂蘭臺石室 圖書祕緯,要者以從。既至長安,皆分別條上。又集漢 朝舊事所當施用者,一皆奏之,經籍具存,允有力焉。 時董卓尚留洛陽,朝政大小,悉委之於允。允矯情屈 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於 危亂之中,臣主內外,莫不倚恃焉。允見卓禍毒方深, 篡逆已兆,密與司隸校尉黃琬、尚書鄭公業等謀共 誅之,乃上護羌校尉楊瓚行左將軍事,執金吾士孫 瑞為南陽太守,並將兵出武關道,以討袁術為名,實 欲分路征卓而後拔。天子還洛陽,卓疑而留之。允乃 引內瑞為僕射,瓚為尚書。二年,卓還長安,錄入關之 功,封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固讓不受。士孫瑞說允 曰:「夫執謙守約,存乎其時。公與董太師並位俱封,而 獨崇高節,豈和光之道邪?」允納其言,乃受二千戶。三 年春,連雨六十餘日,允與士孫瑞、楊瓚登臺請霽,復 結前謀。瑞曰:「自歲末以來,太陽不照,霖雨積時,月犯 執法,彗孛仍見。晝陰夜陽,霧氣交侵。此期應促盡,內 發者勝,幾不可後。公其圖之。」允然其言,乃潛結卓將 呂布,使為內應。會卓入賀,呂布因刺殺之,語在《卓傳》。 允初議赦卓部曲,呂布亦數勸之,既而疑曰:「此輩無 罪,從其主耳。今若名為惡逆而特赦之,適足使其自 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呂布又欲以卓財物班賜公 卿將校,允又不從,而素輕布,以劍客遇之。布亦負其 功勞,多自誇伐。既失意望,漸不相平。允性剛稜疾惡, 初懼董卓豺狼,故折節圖之。卓既殲滅,自謂無復患 難,及在際會,每乏溫潤之色;仗正持重,不循權宜之 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董卓將校及在位者多涼州 人,允議罷其軍。或說允曰:「涼州人素憚袁氏而畏關 東,今若一旦解兵關東,則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義 真為將軍,就領其眾,因使留陝以安撫之,而徐與關 東通謀,以觀其變。」允曰:「不然。關東舉義兵者,皆吾徒 耳。今若距險屯陝,雖安涼州而疑關東之心,甚不可 也。」時百姓訛言當悉誅涼州,人遂轉相恐動,其在關 中者皆擁兵自守,更相謂曰:「丁彥思、蔡伯喈但以董 公親厚,並尚從坐。今既不赦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 兵,明日當復為魚肉矣!」卓部曲將李傕、郭汜等,先將 兵在關東,因不自安,遂合謀為亂,攻圍長安。城陷,呂 布奔走。布駐馬青瑣門外,招允曰:「公可以去乎?」允曰: 「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 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 努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為念。」初,允以同郡宋翼 為左馮翊,王宏為右扶風。是時,三輔民庶熾盛,兵穀 富實,李傕等欲即殺允,懼二郡為患,乃先徵翼、宏。宏 遣使謂翼曰:「郭汜、李傕以我二人在外,故未危。王公 今日就徵,明日俱族,計將安出?」翼曰:「雖禍福難量,然 王命所不得避也。」宏曰:「義兵鼎沸,在於董卓,況其黨 與乎!若舉兵共討君側惡人,山東必應之,此轉禍為 福之計也。」翼不從,宏不能獨立,遂俱就徵,下廷尉傕。 乃收允及翼,宏并殺之。允時年五十六,長子侍中蓋、 次子景定及宗族十餘人皆見誅害,唯兄子晨陵得 脫歸鄉里。天子感慟,百姓喪氣,莫敢收允尸者,唯故 吏平陵令趙戩棄官營喪。後遷都於許,帝思允忠節, 使改殯葬之,遣虎賁中郎將奉策弔祭,賜東園祕器, 贈以本官印綬,送還本郡。封其孫黑為安樂亭侯,食 邑三百戶。

荀爽

按《後漢書荀淑傳》:淑子爽,字慈明,一名諝。幼而好學, 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 人師』。爽遂耽思經書,慶弔不行,徵命不應。潁川為之 語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延熹元年,太常趙典舉爽 至孝,拜郎中,對策陳便宜曰:「臣聞之於師曰:『漢為火 德。火生於木,木盛於火,故其德為孝,其象在《周易》之』」 離。夫在地為火,在天為日,在天者用其精,在地者用 其形。夏則火王,其精在天,溫暖之氣,養生百木,是其 孝也。冬時則廢其形在地,酷烈之氣,焚燒山林,是其 不孝也。故漢制使天下誦《孝經》,選吏舉孝廉。夫喪親 自盡,孝之終也。今之公卿及二千石,三年之喪,不得 即去,殆非所以增崇孝道而克稱火德者也。往者,孝 文勞謙,行過乎儉,故其遺詔以日易月,此當時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