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2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年卒,時年六十六。初,桓溫平洛陽,議欲遷都,朝廷憂 懼,將遣侍中止之。述曰:「溫欲以虛聲威朝廷,非事實 也。但從之,自無所至。」事果不行。又議欲移洛陽。鐘簴 述曰:「永嘉不競,暫都江左,方當蕩平區宇,旋軫舊京。 若其不爾,宜改遷園陵,不應先事鐘簴。」溫竟無以奪 之。追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諡曰穆,以避穆帝,改曰 簡。子坦之嗣。

王坦之

按《晉書王湛傳》:湛子承,承子述,述子坦之。坦之字文 度,弱冠與郗、超俱有重名。時人為之語曰:「盛德絕倫 郗嘉賓,江東獨步王文度。」嘉賓,超小字也。僕射江虨 領選,將擬為尚書郎。坦之聞曰:「自過江來,尚書郎正 用第二人,何得以此見擬?」虨遂止。簡文帝為撫軍將 軍,辟為掾,累遷參軍從事中郎,仍為司馬,加散騎常 侍。出為大司馬桓溫長史。尋以父憂去職。服闋,徵拜 侍中,襲父爵。時卒士韓悵逃亡歸首,云失牛故叛。有 司劾悵偷牛,考掠服罪。坦之以為「悵束身自歸,而法 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誣,宜 附罪疑從輕之例。」遂以見原。海西公廢,領左衛將軍。 坦之有風格尢非,時俗放蕩,不敦儒教,頗尚刑名,學 著《廢莊論》曰:「荀卿稱『莊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揚雄亦 曰:『莊周放蕩而不法』。何晏云:『鬻莊軀放元虛,而不周 乎時變。三賢之言,遠有當乎?夫獨構之唱,唱虛而莫 和;無感之作,義偏而用寡。動人由於兼忘,應物在乎 無心。孔父非不體遠,以體遠故用近;顏子豈不具德, 以德備故膺教。胡為』」其然哉?不獲已而然也。夫自足 者寡,故理懸於羲農;徇教者眾,故義申于三代。道心 惟微,人心惟危,吹萬不同,孰知正是?雖首陽之情,三 黜之智,磨頂之甘,落毛之愛,枯槁之生,負石之死,格 諸《中庸》,未入乎道,而況下斯者乎?先王知人情之難 肆,懼違行以致訟,悼司徹之貽悔,審褫帶之所緣,故 陶鑄群生,謀之未兆,每攝其契而為節焉。使夫敦禮 以崇化,日用以成俗,誠存而邪忘,利損而競息,成功 遂事,百姓皆曰「我自然。」蓋善闇者無怪,故所遇而無 滯。執道以離俗,孰踰於不達。語道而失其為者,非其 道也;辯德而有其位者,非其德也。言默所未究,況揚 之以為風乎。且即濠以尋魚,想彼之我同,推顯以求 隱,理得而情昧。若夫莊生者,望大廷而撫契,仰彌高 于不足,寄積想于三篇,恨我懷之未盡。其言詭譎,其 義恢誕。君子內應,從我游方之外,眾人因藉之,以為 弊薄之資。然則天下之善人少,不善人多。莊子之利 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故曰:「魯酒薄而邯鄲圍,莊生 作而風俗頹。」禮與浮雲俱征,偽與利蕩並肆。人以克 己為恥,士以無措為通。時無履德之譽,俗有蹈義之 愆。驟語賞罰,不可以造次;屢稱無為,不可與適變。雖 可用於天下,不足以用天下人。昔漢陰丈人修渾沌 之術,孔子以為「識其一不識其二。」莊生之道,無乃類 乎?與夫如愚之契,何殊間哉?若夫利而不害,天之道 也;為而不「爭,聖之德也。群方所資,而莫知誰氏。在儒 而非儒,非道而有道,彌貫九流,元同彼我,萬物用之 而不既,亹亹日新而不朽。昔吾孔老固已言之矣。」又 領本州大中正。簡文帝臨崩,詔大司馬溫依周公居 攝故事。坦之自持詔入,於帝前毀之。帝曰:「天下儻來 之運,卿何所嫌?」坦之曰:「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 專之?」帝乃使坦之改詔焉。溫薨,坦之與謝安共輔幼 主。遷中書令,領丹陽尹。俄授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 事、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鎮廣陵。將之鎮,上表曰: 「臣聞人君之道,以孝敬為本;臨御四海,以委任為貴。 恭順無為則盛德日新;親仗賢能則政道邕睦。昔周 成、漢昭並以幼年纂承大統,當時天下,未為無難,終 能顯揚祖考,保安社稷,蓋尊尊親親,信納大臣之所 致也。」伏惟陛下誕奇秀之姿,稟生知之量,春秋尚富, 涉道未曠,方須訓導,以成天德。皇太后仁淑之體,過 於三母,先帝奉事積年,每稱聖明。臣願奉事之心,便 當自同。孝宗太后慈愛之隆,亦不必異。所生。琅邪王、 餘姚王及諸皇「女,宜朝夕定省,承受教誨,導習儀刑, 以成景仰恭敬之美,不可以屬非至親,自為疏疑。昔 肅祖崩殂,成康幼沖,事無大小,必諮丞相導,所以克 就聖德,實此之由。今僕射臣安,中軍臣沖,人望具瞻, 社稷之臣,且受遇先帝,綢繆繾綣,並志竭忠貞,盡心 盡力,歸誠陛下,以報先帝。」愚謂周旋舉動,皆應諮此 二臣。二臣之於陛下,則周之旦、奭,漢之霍光;顯宗之 於王導,沖雖在外,路不云遠,事容信宿,必宜參詳,然 後情聽獲盡,庶事可畢。又天聽雖聰,不啟不廣;群情 雖忠,不引不盡。宜數引侍臣,詢求讜言。平易之世,有 道之主,猶尚誡懼,日昃不倦,況今艱難理盡,慮經安 危,祖宗之基繫之陛下,不可不精心「務道,以申先帝 堯舜之風。可不敬脩至德,以保宣元天地之祚。」表奏, 帝納之。初,謝安愛好聲律,期功之慘,不廢妓樂,頗以 成俗。坦之非而苦諫之。安遺坦之書曰:「知君思相,愛 惜之至。僕所求者聲,謂稱情義,無所不可為,聊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