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3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逾濫,經術不聞,猛暴相夸。陛下誠下明詔,追三館生

徒,敕王公以下子弟一入大學,尊尚師儒,發揚勸獎, 海內知嚮。然後審畀銓總,各程所能。以之臨人,則官 無曠,民樂業矣。」又曰:「揚、豫以來,大獄屢興,窮治逮捕, 數年不絕。大猾伺間,陰相影會,構似是之言,正不赦 之辜,恣行楚慘,類自誣服,王公士人至連頸就戮。道 路藉藉,咸知其非,而鍛鍊已成,不可翻動。小則身誅, 大則族夷,相緣共坐者,庸可勝道!彼皆報讎復嫌,苟 圖功求官賞耳。臣願陛下廓天地之施,雷雨之仁,取 垂拱以來罪無重輕所不赦者,普皆原洗,死者還官, 生者霑恩,則天下瞭然,知向所陷罪非陛下意也。」長 安中,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時州縣非其 人,后以為憂,李嶠、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內官,輕外職, 每除牧守,皆訴不行,非過累不得遣。請選臺閣賢者 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誰為朕行?」嗣立曰:「內典機 要,非臣所堪,請先行以示群臣。」后悅,以本官檢校汴 州刺史,由是左肅政大夫楊再思等十八人悉補外。 未幾,承慶知政事,嗣立以成均祭酒徙魏、洺二州,政 無他異。坐善二張,貶饒州長史。繇相州刺史入為黃 門侍郎,轉太府卿、修文館大學士。中宗景龍中,拜兵 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時崇飾觀寺,用度百出,又 恩倖食邑者眾,封戶凡五十四州,皆據天下上腴,一 封分食數州,隨土所宜,牟取利入。至安樂、太平公主, 率取高貲,多下家,無復如平民。有所損免,為封戶者 亟於軍興。監察御史宋務光建言「願停徵封,一切附 租庸輸送。」不納。嗣立建言:「今廩帑耗竭,無一歲之儲。 假遇水旱,人須賑給,不時軍興,士待資裝,陛下何以 具之?伏見營立寺觀,累年不絕,鴻侈繁麗,務相矜勝, 大抵費常千萬以上。轉徙木石,廢功害農,地藏開發, 蟄蟲傷露。上聖至慈,理必不然。準之道法則乖,質之 生人則損,陛下豈不是思!又,食封之家,日月猥眾,凡 用戶部丁六十萬人課二絹,則固一百二十萬。臣見 太府歲調絹纔百萬匹,少則十之二,有所貸免,曾不 半在。比諸封家,所入已寡。國初功臣,共定天下,食封 不二十家,今橫恩特賜,家至百四十以上。」天下租賦, 在公不足而私有餘。又封家徵求,各遣奴皁,凌突侵 漁,百姓怨嘆。或貿易斷盜,誅責紛紜,曾無少息,「下民 窶乏,何以堪命?臣願以《丁課》一送太府,封家詣左藏 仰給,禁止自徵,以息重困。」臣聞設官建吏,本於治人, 而務安之也。明官得其人,則天下治。古者取士,先鄉 曲之譽,然後辟於州;州已試,然後辟五府。五府著聞, 乃升諸朝。得不謂所擇悉而所歷深乎?今之取人,未 試而遽遷,務進徼幸,比肩係踵。「故文者治官,則回邪 贓汙;武者治軍,則庸懦怯弱。補授亡限,員外置官,吏 困供承,官竭資奉,國家大事,豈甚於此?古者設爵待 士,才者得之,不才者進,則有才之路塞,賢人據正,遠 僥倖之門。僥倖開則賢者隱矣,賢者隱則人不安,人 不安國將危矣。刺史、縣令,治人之首,比年不加簡擇, 京官坐負及聲稱下者乃典州,吏部年高不善刀筆 者乃擬縣。朝輕用人,何以治國?願下有司,精加汰擇。 凡諸曹侍郎、兩省、二臺及五品以上清望官,當先選 用刺史、縣令,所冀守宰稱職,以興太平。」帝不聽。嗣立 與韋后屬疏,帝特詔附屬籍,顧待甚渥。營別第驪山 鸚鵡谷,帝臨幸,命從官賦詩,制序冠篇,賜貺優備。因 封嗣立逍遙公,名所居曰清虛原幽棲谷。嗣立獻木 桮、藤盤數十物。唐隆初,拜中書令。韋后敗,幾死於亂, 寧王為救免。出為許州刺史,以定策立睿宗,賜封百 戶,徙汝州。入為國子祭酒、太子賓客。坐宗楚客等削 遺制事,不執正,貶岳州別駕。再徙為陳州刺史。開元 中,河南道巡察使表其廉,欲復用。會卒,年六十六,贈 兵部尚書,諡曰孝。初,嗣立,代承慶為鳳閣舍人、黃門 侍郎,承慶亦代為天官侍郎及知政事。父子並為宰 相,世罕其比。有二子:恆、濟知名。濟,開元初調鄄城令。 或言吏部選縣令非其人,既眾謝,有詔問所以安人 者,對凡二百人,惟濟居第一,不能對者悉免官。於是 擢濟醴泉令,侍郎盧從愿、李朝隱並貶為刺史。濟四 遷戶部侍郎,為太原尹。著《先德詩》四章,世服其典懿。 天寶中,授尚書左丞,凡三世居之。濟文雅,頗能修飾 政事,所至有治稱。終馮翊太守。子奧,夏令,亦以能政 聞。

張柬之

按《唐書》本傳:「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少涉經史,補 太學生。祭酒令狐德棻異其才,便以王佐期之。中進 士第,始調清源丞。永昌元年,以賢良召,時年七十餘 矣,對策者千餘,柬之為第一,授監察御史,遷鳳閣舍 人。時突厥默啜有女請和親,武后欲令武延秀娶之, 柬之奏『古無天子取夷狄女者。忤旨,出為合、蜀二州』」 刺史。故事,歲以兵五百戍姚州,地險瘴,到屯輒死。柬 之論其弊曰:「臣按姚州,古哀牢國,域土荒外,山岨水 深,漢世未與中國通。唐蒙開夜郎、滇筰,而哀牢不附。 東漢光武末,始請內屬,置永昌郡統之,賦其鹽布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