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3 (1700-1725).djvu/9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八卷目錄

 公輔部名臣列傳二十八

  唐十

  賈耽       趙宗儒

  鄭餘慶      鄭珣瑜

  高郢       杜佑

  杜黃裳      鄭絪

  武元衡      李吉甫

  宋申錫

官常典第二百八卷

公輔部名臣列傳二十八

唐十

賈耽

按《舊唐書》本傳: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以兩經登第, 調授貝州臨清縣尉。上疏論時政,授絳州正平尉從 事、河東檢校膳部員外郎、太原少尹、北都副留守。又 檢校禮部郎中、節度副使,改汾州刺史。在郡七年,政 績茂異,入為鴻臚卿。時左右威遠營隸鴻臚,耽仍領 其使。大曆十四年十一月,檢校左散騎常侍,兼梁州」 刺史、御史大夫、山南西道節度使。建中三年十一月, 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山南東道節度使。德宗 移幸梁州。興元元年二月,耽使行軍司馬樊澤奏事 於行在。澤既復命,方大宴諸將,有急牒至,言澤代耽 為節度使,而召耽為工部尚書。耽得牒,內懷中,宴飲 不改容。及散,召樊澤,以詔授之曰:「詔以行軍為節度 使,耽今即上路。」因告將吏使謁澤。牙將張獻甫曰:「天 子巡幸山南,尚書使行軍奉表起居,而行軍敢自圖 節鉞,潛奪尚書土地,此可謂事人不忠。」軍中皆不伏, 請殺樊澤。耽曰:「公是何言!歟天子有命,即為節度使 矣。耽今赴行在,便與公偕行。」即日離鎮,以獻甫自隨, 軍中乃安。尋以本官為東都留守、東畿汝南防禦使。 貞元二年,改檢校右僕射,兼滑州刺史、義成軍節度 使。是時,淄青節度使李納雖去偽王號,外奉朝旨,而 心常蓄併吞之謀。納兵士數千人自行營歸,路由滑 州,大將請城外館之。耽曰:「與人鄰道,奈何野處?」其兵 命館之城內,淄青將士皆心服之。耽善射,好獵,每出 畋不過百騎,往往獵於李納之境。納聞之大喜,心畏 其度量,不敢異圖。九年,徵為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耽好《地理》學,凡四夷之使及使四夷還者,必與 之從容,訊其山川土地之終始。是以「九州之夷險,百 蠻之土俗,區分指畫,備究源流。自吐蕃陷隴右積年, 國家守於內地,舊時鎮戍,不可復知。耽乃」畫《隴右山 南圖》,兼黃河經界遠近,聚其說為書十卷,表獻曰:「臣 聞楚左史倚相能讀《九丘》,晉司空裴秀創為六體,《九 丘》乃成賦之古經,六體則為圖之新意。臣雖愚昧,夙 嘗師範,累蒙拔擢,遂忝台司。雖歷踐職任,誠多曠闕, 而率土山川,不忘寤寐。其大圖外薄四海,內別九州, 必藉精詳,乃可摹寫。見更纘集,續冀畢功。然而隴右 一隅,久淪蕃寇,職方失其圖記,境土難以區分。輒扣 課虛微,採掇輿議,畫《關中隴右及山南九州等圖》一 軸。伏以洮、湟舊墟,連接監牧;甘、涼右地,控帶朔陲。岐 路之偵候交通,軍鎮之備禦衝要,莫不匠意就實,依 俙像真。如聖恩遣將護邊,新書授律,則靈、慶之設險 在目,原、會「之封略可知。諸州諸軍,須論里數人額;諸 山諸水,須言首尾源流,圖上不可備書,憑據必資記 注。謹撰《別錄》六卷。又黃河為四瀆之宗,西戎乃群羌 之帥,臣並研尋史牒,翦棄浮詞,罄所聞知,編為四卷, 《通錄》都成十卷。文義鄙朴,伏增慚悚。」德宗覽之稱善, 賜廄馬一匹、銀綵百匹、銀缾盤各一。至十七年,又譔 成《海內華夷圖》及《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四十卷,表 獻之曰:「臣聞地以博厚載物,萬國棋布;海以委輸環 外,百蠻繡錯。中夏則五服九州,殊俗則七戎六狄,普 天之下,莫非王臣。昔毋丘出師,東銘不耐;甘英奉使, 西抵條支;奄蔡乃大澤無涯,罽賓則懸度作險。或道 理回遠,或名號改移,古來通儒」,罕遍詳究。臣弱冠之 歲,好聞《方言》,筮仕之辰,注意《地理》,究觀研考,垂三十 年。絕域之比鄰,異蕃之習俗,梯山獻琛之路,乘舶來 朝之人,咸究竟其源流,訪求其居處。闤闠之行賈,戎 貃之遺老,莫不聽其言而掇其要。閭閻之瑣語,風謠 之小說,亦收其是而芟其偽。然殷周以降,封略益明, 承曆數者八家,「渾區宇者五姓,聲教所及,惟唐為大。 秦皇罷侯置守,長城起於臨洮。孝武卻地開邊,障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