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4 (1700-1725).djvu/105

此頁尚未校對

暗轉,概請明限以年,詔俟出院優遷之,毋得累寄。擢 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熙寧初,拜觀文殿學 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 也。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 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 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 未嘗一日忘也。當置坐右,時用省閱。」元豐六年,薨,年 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諡曰康靖。概秉心和平,與人無 怨怒,雖在事如不言,然陰以利物者為不少,議者以 比劉寬、婁師德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卹 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誥,及修有獄, 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法 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為鄆州時,吏按前守 馮浩侵公使錢三十萬,當以職田租償。概知其貧,為 代以己奉。其平生所為類此。概初名禋,嘗夢神人金 書名簿有趙概,遂更云。

吳奎

按《宋史》本傳:「奎字長文,濰州北海人。性強記,於書無 所不讀。舉《五經》至大理丞,監京東排岸。慶曆宿衛之 變,奎上疏曰:『涉春以來,連陰不解。《洪範》所謂『皇之不 極,時則有下伐上者。今衛士之變,起於肘腋,流傳四 方,驚駭群聽。聞皇城司官六人,其五已受責,獨楊懷 敏尚留,人謂陛下私近幸而屈公法。且獲賊之際,傳 令勿殺,而左右輒屠之,此必其黨欲以滅口,不然何 以不奉詔』』?」遂乞召對面論,仁宗深器之。再遷殿中丞, 策賢良方正入等,擢太常博士、通判陳州。入為右司 諫,改起居舍人、同知諫院。每進言,惟勸帝禁束左右 姦倖,內東門闌得賂遺物,下吏研治,而開封用內降 釋之。奎劾尹魏瓘,出瓘越州。彭思永論事,詔詰所從 受。奎言:「御史法許風聞,若窮核主名,則後誰敢來告 以事,是自塗其耳目也。」上為罷不問。郭承祐、張堯佐 為宣徽使,奎連疏其不當。承祐罷,使出堯佐河中。皇 祐中,頗多災異,奎極言其徵,曰:「今冬令反燠,春候反 寒,太陽虧明,五星失度,水旱作沴,饑饉荐臻,此天道 之不順也。目東徂西,地震為患,大河橫流,堆阜或出, 此地道之不順也。邪曲害政,陰柔蔽明,群小紛爭,眾 情壅塞,西北貳敵,求欲無厭,此人事之不和也。夫帝 王之美,莫大於進賢退不肖。今天下皆謂之賢,陛下 知之而不能進;天下皆謂之不肖,陛下知之而不能 退。內寵驕恣,近習回撓,陰盛如此,寧不致大異乎!又 十數年來下令及所行事,或有名而無實,或始是而 終非,或橫議所移,或姦謀所破,故群臣百姓多不甚 信,以謂陛下言之雖切而不能行,行之雖銳而不能 久。臣願謹守前詔,堅如金石,或敢私撓,必加之罪,毋 為人所測度而取輕於天下。」唐介論文彥博指奎為 黨,出知密州,加直集賢院,徙兩浙轉運使,入判登聞 檢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奉使契丹,會其主加稱號, 要入賀,奎以使事有職,不為往。歸,遇契丹使於塗,契 丹以金冠為重,紗冠次之。故事,使者相見,其衣服重 輕必相當。至是,使者服紗冠而要奎盛服,奎殺其儀 以見,坐是出知壽州。至和三年,大水,詔中外言得失。 奎上疏曰:「陛下在位二十四年,而儲嗣未立。在《禮》,大 宗無嗣,則擇支子之賢者以昭穆言,則太祖、太宗之 曾孫所宜建立,以繫四海之望。俟有皇子則退之,而 優其禮於宗室,誰曰不然?陛下勿聽姦人邪謀,以誤 大事。若倉卒之際,柄有所歸,書之史冊,為萬世歎憤。 臣不願以聖明之資,當危亡之比。此事不宜優游,願 早裁定。定之不速,致宗祀無本,鬱結群望,推之咎罰, 無大於此。」帝感其言,拜翰林學士、權開封府。奎達於 從政,應事敏捷,吏不敢欺。富人孫氏辜榷財利,負其 息者至評取物產及婦女。奎發孫宿惡,徙其兄弟于 淮、閩,豪猾畏斂。居三月,治聲赫然。除端明殿學士、知 成都府,以親辭,改鄆州,復還翰林,拜樞密副使。治平 中,丁父憂,居喪毀瘠,廬于墓側,歲時潔嚴,祭祀不為 浮屠事。神宗初立,奎適終制,以故職還朝。踰月,參知 政事。時已召王安石,辭不至,帝顧輔臣曰:「安石歷先 帝朝,召不赴,頗以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耶?有所要 耶?」曾公亮曰:「安石文學器業,不敢為欺。」奎曰:「臣嘗與 安石同領郡牧,見其護短自用」,所為迂闊,萬一用之, 必紊亂綱紀。乃命知江寧。奎嘗進言:「陛下在推誠應 天,天意無他,合人心而已。若以至誠格物,物莫不以 至誠應,則和氣之感,自然而致。今民力困極,國用窘 乏,必俟順成,乃可及他事。帝王所職,惟在於判正邪, 使君子常居要近,小人不得以害之,則自治矣。」帝因 言堯時四凶猶「在朝。」奎曰:「四凶雖在,不能惑堯之聰 明。聖人以天下為度,未有顯過,固宜包容,但不可使 居要近地爾。」帝然之。御史中丞王陶以《論文德不押 班事》詆韓琦,奎狀其過。詔除陶翰林學士,奎執不可, 陶又疏奎阿附。陶既出,奎亦以資政殿大學士知青 州。司馬光諫曰:「奎名望清重,今為陶絀,奎恐大臣皆 不自安,各求引去。陛下新即位,於四方觀聽非宜。」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