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4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章事、判許州,徙天雄軍。未幾,以右僕射復入相,逾年, 進位司空,辭不拜,徙許國公。時方飭兵備,以判樞密 院事,而諫官田況言總判名太重,改兼樞密使。契丹 聚兵幽、薊,聲言將入寇,議者請城洛陽,夷簡謂:「契丹 畏壯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輿濟 河,則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 謀。」或曰:「此虛聲爾,不若修洛陽。」夷簡曰:「此子囊城郢 計也。使契丹得渡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乃建北 京。未幾,感風眩,詔拜司空、平章軍國重事。疾稍間,命 數日一至中書裁決可否。夷簡力辭,復降手詔曰:「古 謂髭可療疾,今翦以賜卿。」三年春,帝御延和殿召見, 敕乘馬至殿門,命內侍取兀子輿以前,夷簡引避久 之,詔給扶毋拜,乃授司徒、監修國史,軍國大事,與中 書、樞密同議。固請老,以太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見 群臣涕下曰:「安得憂國志身如夷簡者!」贈太師、中書 令,諡文靖。自仁宗初立,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 夷簡之力為多。其後元昊反,四方久不用兵,師出數 敗。契丹乘之,遣使求關南地,頗賴夷簡計畫,選一時 名臣報使契丹,經略西夏,二邊以寧。然建募萬勝軍, 雜市井小人,浮脆不任戰鬥。用宗室補環衛宮,驟增 奉賜,又加遺契丹歲繒金二十萬。當時不深計之,其 後費大而不可止。郭后廢,孔道輔等伏閤進諫,而夷 簡謂伏閤非太平事,且逐道輔。其後,范仲淹屢言事, 獻《百官圖》,論遷除之敝,夷簡指為狂肆,斥於外,時論 以此少之。夷簡當國柄最久,雖數為言者所詆,帝眷 倚不衰,然所斥士,旋復收用,亦不終廢。其於天下事, 屈伸舒卷,動有操術。後配食仁宗廟,為世名相。始,王 旦奇夷簡,謂王曾曰:「君其善交之。」卒與曾並相。後曾 家請御篆墓碑,帝因慘然思夷簡,書《懷忠之碑》四字 以賜之。有《集》二十卷。子公綽、公弼、公著、公孺。公著自 有傳。

陳堯佐

按《宋史》本傳:「堯佐,字希元,進士及第,歷魏縣中牟尉。 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試祕書省校書郎知朝邑 縣。會其兄堯叟使陝西,發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 誣堯佐以事,降本縣主簿,徙下邽。遷祕書郎,知真源 縣,開封府司錄參軍事,遷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 判潮州。修孔子廟,作韓吏部祠,以風示潮人。民張氏 子與其母濯于江鱷魚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堯佐聞 而傷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網往捕。鱷至暴,非可網得。 至是,鱷弭受網,作文示諸市而烹之,人皆驚異。召還, 直史館、知壽州。歲大饑,出奉米為糜粥,食餓者,吏人 悉獻米至,振數萬人。徙廬州,以父疾請歸,提點開封 府界事,後為兩浙轉運副使。錢塘江篝石為隄,隄再 歲輒壞,堯佐請下薪實土乃堅久,丁謂不以為是,徙 京西轉運使,後卒如堯佐議。徙河東路,以地寒民貧, 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稅。又減澤州大廣冶鐵課數十 萬。徙河北,母老祈就養,召紏察在京刑獄,為御試編 排官,坐置等誤,降官,監鄂州茶場。天禧中,河決,起知 滑州,造木龍以殺水怒,又築長堤,人呼為「陳公堤。」初 營永定陵,復徙京西轉運使,入為三司戶部副使,徙 度支。同修《真宗實錄》。不試中書,特擢知制誥兼史館 修撰,知通進、銀臺司。進樞密直學士、知河南府,徙并 州。每汾水暴漲,州民輒憂擾,堯佐為築堤,植柳數萬 本,作「柳溪」,民賴其利。召同修《三朝史》,代弟堯咨同知 開封府,累遷右諫議大夫,為翰林學士,遂拜密樞副 使。祥符知縣陳詁治嚴急,吏欲罪詁,乃空縣逃去。太 后果怒,而詁連呂夷簡親執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樞 密院,堯佐獨曰:「罪詁則姦吏得計,後誰敢復繩吏者?」 詁由是得免。以給事中參知政事,遷尚書吏部侍郎。 太后崩,執政多罷,以戶部侍郎知永興軍。過鄭,為郡 人王文吉以變事告,下御史中丞范諷劾治,而事乃 辨。改知廬州,徙同州,復徙永興軍。初,太后遣宦者起 浮圖京兆城中,前守姜遵盡毀古碑碣,充磚甓用。堯 佐奏曰:「唐賢人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孫深刻大書, 欲傳之千載,迺一旦與瓦礫等,誠可惜也。其未毀者, 願敕州縣完護之。」徙鄭州。會作章惠太后園陵,州供 張甚嚴,賜書褒諭。既而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 殿大學士,以災異數見,罷為淮康軍節度使、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判鄭州。以太子太師致仕,卒,贈司空兼 侍中,諡文惠。堯佐少好學,父授《諸子經》,其兄未卒業, 堯佐竊聽,已成誦。初肄業錦屏山,後從种放於終南 山。及貴,讀書不輟,善古隸八分,為《方文》字,筆力端勁, 老猶不衰。尢工詩,性儉約,見動物必戒左右勿殺,器 服壞,隨輒補之,曰:「無使不全見棄也。」號知餘子。自誌 其墓曰:「壽八十二不為夭,官一品不為賤,使相納祿 不為辱。三者粗可歸息於父母棲神之域矣。」陳摶嘗 謂其父曰:「君三子皆當將相,惟中子貴且壽。」後如摶 言,有集三十卷。又有《潮陽編》《野廬編》《愚丘集》《遣興集》。

魯宗道

按《宋史》本傳:「宗道,字貫之,亳州譙人。少孤,鞠於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