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才,亦足以共治。至於艱難之際,非得卓犖瓌偉之 才,則未易有濟。是以大有為之主,必有不世出之才, 參贊翊佐,以成大業。然自昔抱不群之才者,多為小 人之所忌嫉,或中之以黯闇,或指之為黨與,或誣之 以大惡,或擿之以細故,而以道事君者,不可則止,難 於自進,恥於自明,雖負重謗,遭深譴,安於義命,不復 自辨。苟非至明之主,深察人之情偽,安能辨其非辜 哉?陛下臨御以來,用人多矣,世之所許以為端人正 士者,往往閑廢於無用之地,而陛下寢寐側席,有乏 材之歎,盍少留意而致察焉。何謂「變革士風?」夫用兵 之與士風,似不相及,而實相為「表裏,士風厚則議論 正而是非明,朝廷賞罰當功罪而人心服」,攷之本朝 嘉祐、治平以前可知已。數十年來,奔競日進,議論徇 私,邪說利口,足以惑人主之聽。元祐大臣持正論,如 司馬光之流,皆社稷之臣也,而群枉嫉之,指為姦黨, 顛倒是非,政事大壞,馴致靖康之變,非偶然也。竊觀 近年,士風尤薄,「隨時好惡,以取世資,潝訿成風,豈朝 廷之福哉?大抵朝廷設耳目及獻納論思之官,固許 之以風聞,至於大故,必須覈實而後言。使其無實,則 誣人之罪,服讒蒐慝,得以中害善良,皆非所以修政 也。何謂愛惜日力?」夫創業中興,如建大廈,堂室奧序, 其規模可一日而成,鳩工聚材,則積累非一日所致。 「陛下臨御九年于茲,境土未復,僭逆未誅,仇敵未報, 尚稽中興之業者,誠以始不為之規摹,而後不為之 積累故也。邊事粗定之時,朝廷所推行者,不過簿書 期會不切之細務,至於攻討防守之策,國之大計,皆 未嘗留意。夫天下無不可為之事,亦無不可為之時。 惟失其時,則事之小者日益大,事之」易者日益難矣。 何謂「務盡人事?」夫天人之道,其實一致,人之所為即 天之所為也。人事盡於前,則天理應於後,此自然之 符也。故創業、中興之主,盡其在我而已,其成功歸之 於天。今未嘗盡人事,敵至而先自退屈,而欲責功於 天,其可乎?臣願陛下詔二三大臣,協心同力,盡人事 以聽天命,則恢復土宇,剪屠鯨鯢,迎還兩宮,必有日 矣。何謂「寅畏天威?」夫天之於王者,猶父母之於子,愛 之至則所以為之戒者亦至。故人主之於天戒,必恐 懼修省,以致其寅畏之誠。比年以來,熒惑失次,太白 晝見,地震水溢,或久陰不雨,或久雨不霽,或當暑而 寒,乃正月之朔,日有食之。此皆天意眷佑陛下,丁寧 反覆,以致告戒。惟陛下推至誠之意,正厥事以應之, 則變災而為祥矣。凡此六者,皆中興之業所關,而陛 下所當先務者。今朝廷人才不乏,將士足用,財用有 餘,足為中興之資。陛下春秋鼎盛,欲大有為,何施不 可?要在改前日之轍,斷而行之耳。昔唐太宗謂魏徵 為敢言,徵謝曰:「陛下導臣使言,不然,其敢批逆鱗哉? 今臣無魏徵之敢言,然展盡底蘊,亦思慮之極也。惟 陛下赦其愚直,而取其拳拳之忠。」疏奏,上為賜詔褒 諭,除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有旨赴行在,奏 事畢之官。六年,綱至,引對內殿。朝廷方銳意大舉,綱 陛辭,言:「今日用兵之失者四,措置未盡善者五,宜預 備者三,當善後者二。」時宋師與金人、偽齊相持於淮、 泗者半年,綱奏:「兩兵相持,非出奇不足以取勝,願速 遣驍將,自淮南約岳飛為掎角,夾擊之,大功可成。」已 而宋師屢捷,劉光世、張俊、楊沂中大破偽齊兵於淮、 肥之上。車駕進發,幸建康,綱奏乞益飭戰守之具,修 築沿淮城壘。且言:「願陛下勿以去冬驟勝而自怠,勿 以目前粗定而自安,凡可以致中興之治者無不為, 凡可以害中興之業者無不去。要以修政事,信賞罰, 明是非,別邪正,招徠人材,鼓作士氣,愛惜民力,順導 眾心為先。數者既備,則將帥輯睦,士卒樂戰,用兵其 有不勝者哉?」淮西酈瓊以全軍叛歸劉豫,綱指陳朝 廷有措置失當者,深可痛惜者,及當監前失以圖方 來者,凡十有五事奏之。張浚引咎去相位,言者引漢 武誅王恢為比,綱奏曰:「臣竊見張浚罷相,言者引漢 武誅王恢事以為比,臣恐智謀之士卷舌而不談兵, 忠義之士扼腕而無所發憤,將士解體而不用命,州 郡望風而無堅城,陛下將誰與立國哉!張浚措置失 當,誠為有罪,然其區區徇國之心,有可矜者,願少寬 假,以責來效。」時車駕將幸平江,綱以為平江去建康 不遠,徒有退避之名,不宜輕動。復具奏曰:「臣聞自昔 用兵以成大業者,必先固人心,作士氣,據地利而不 肯先退,盡人事而不肯先屈,是以楚漢相距於滎陽、 成皋間。高祖雖屢敗,不退尺寸之地,既割鴻溝,羽引 而東,遂有垓下之亡。曹操、袁紹戰於官渡,操雖兵弱 糧乏,荀彧止其退避,既焚紹輜重,紹引而歸,遂喪河 北。由是觀之,今日之事,豈可因一叛將之故,望風怯 敵,遽自退屈?果出此謀,六飛回馭之後,人情動搖,莫 有固志,士氣銷縮,莫有鬥心。我退彼進,使敵馬南渡, 得一邑則守一邑,得一州則守一州,得一路則守一 路」,亂臣賊子、黠吏姦氓從而附之,虎踞鴟張,雖欲如 前日返駕還轅,復立朝廷於荊棘瓦礫之中,不可得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5 (1700-1725).djvu/24
此页尚未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