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6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命廷和與大學士毛紀居守。以「乾清」、坤寧二宮工成, 推恩,錄一子錦衣衛副千戶,辭。時廷和當草《大將軍 南征敕諭》,謝弗肯草。帝心恚。會推南京吏部尚書劉 春理東閣誥敕,以廷和私其鄉人,切責之。廷和謝罪 乞罷,不許。少師梁儲等請與俱罷,復不許。廷和方引 疾不入,帝遂傳旨行之。帝既南,兩更歲朔,廷和頗以 鎮靜持重,為中外所推服。凡請上《迴鑾》者數十疏,皆 不復省。帝歸,駐蹕通州。廷和等舉故事,請上還大內, 御殿受俘,然後正宸濠等誅。帝令趨召廷和等至通 受事,即行在執宸濠等僇之,駕乃旋。明年正月,帝郊 祀,嘔血。輿疾歸。逾月益甚。時帝無皇嗣,司禮中官魏 彬等至閣,言:「國醫力竭矣,請損萬金購之草澤。」廷和 心知所謂不應,而微以倫序之說風之,彬等唯唯。三 月十四日丙寅,谷大用、張永至閣,言帝崩於豹房,以 皇太后命移殯大內,且議所當立。廷和出《皇明祖訓》 於袖中示之曰:「兄終弟及,誰能瀆焉!」興獻王長子,憲 宗之孫,孝宗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序當立。梁儲、 蔣冕、毛紀咸贊之。乃令中官入啟,廷和等候左順門 下,吏部尚書王瓊率九卿入左掖門,厲聲曰:「此豈小 事,我九卿長,顧不與耶?」眾不答。頃之,中官奉遺詔及 太后懿旨,宣諭群臣,一如廷和請,事乃定。平虜伯江 彬擁重兵在肘腋間,知天下惡之,勢且反。廷和謀以 太后旨捕誅彬,倚蔣冕為助。時遣官迎興世子。故事, 當以內閣一人與中貴、勳戚、禮官偕往。廷和念冕去 則益孤,而梁儲老矣,或憚往,乃佯惜儲憊者阻其行。 儲奮曰:「事孰有大於迎天子者乎?敢以憊辭。」儲往而 冕留。廷和遂以遺詔令太監張永、武定侯郭勛、安邊 伯許泰、尚書王憲選各營兵分布皇城四門、京城九 門及南北要害。廠衛御史以其屬扞掫傳遺命。罷威 武營團練諸軍,各邊兵入衛者,俱重賚散「歸鎮。《革皇 店》及軍門辦事官校,悉還衛。哈密、土魯番、佛郎機諸 貢使,皆給賞遣還國。豹房番僧及少林僧、教坊樂人、 南京快馬船諸非常例者,一切罷遣。」又以遺詔「釋南 京逮繫囚,放遣四方進獻女子,停京師不急工務;收 宣府行宮金寶,歸之內庫。」中外大悅。時江彬黨都督 僉事李琮尤很黠,勸彬乘間以其家眾反,不勝則北 走塞外。彬猶豫未決,而與廷和合謀者獨蔣冕、毛紀、 司禮中官溫祥凡四人。張永伺知其意,亦密為備。司 禮魏彬者,故與彬有連。廷和以其弱可脅也,乃因題 《大行銘旌》,與彬、祥及他中官張銳、陳嚴等為詳言江 彬反狀,以危語怵之。彬心動,惟銳力言彬無罪,廷和 面折之,冕曰:「今日必了此,乃臨。」嚴亦從旁贊決。因俾 祥、彬等入白皇太后,良久未報。廷和、冕益自危。頃之, 嚴至曰:「彬已擒矣。」彬方在家,中使誘彬入安坤寧宮, 獸吻行禮。入西華門,過永所。永飯之,俾小緩以待彬 且行禮而逮旨下,彬返走西華門,門閉,轉走北安門。 內監群追而縛之。因併縛都督神周及李琮下詔獄, 籍其家,中外相慶。廷和總朝政者幾四十日。興世子 始入京師即帝位,廷和草上《登極詔書》。文書房官忽 至閣中,言欲去詔中不便者數事。廷和曰:「往者事齟 齬,動稱上意,今亦新天子意耶?吾儕賀登極後,惟有 一去。且叩之。」上問左右:誰欲削詔草者?冕、紀亦相繼 發危言,其人語塞。已而詔下。正德中蠹政釐抉且盡。 所革錦衣等諸衛內監局旗校工役,為數十四萬八 千七百,減漕糧百五十三萬二千餘石。其中貴義子 傳陞乞陞,一切恩倖得官者,大半皆斥去。中外莫不 以手加額,稱「新天子聖人」,且頌廷和功。而諸失職之 徒銜廷和剌骨。廷和入朝,有挾白刃伺輿傍者。事聞, 詔以營卒百人衛出入。帝御經筵,廷和知經筵事,修 《武廟實錄》,充總裁。廷和先已加特進一品,滿九載兼 支大學士俸,賜敕旌諭。至是加左柱國。帝召對者三, 慰勞備至。廷和益欲有所發攄,引用正人,布列在位。 給事、御史交章論王瓊罪狀,下詔獄。瓊迫疏訐廷和 以自解。法司當瓊奸黨律,論死,瓊力自辯,得減戍邊。 或疑法司承廷和指者,會石珤自禮部尚書掌詹事 府,改吏部,廷和復奏改之掌府使司誥敕。人或謂廷 和太專。然廷和以帝雖沖年,性英敏,自信可輔太平, 事事有所持諍。錢寧、江彬雖伏誅,而張銳、張忠、于經、 許泰等獄久不決,賄於內,亦減從戍。廷和等言:「不誅 此曹,則國法不正,公道不明,九廟之」靈不安,萬姓之 心不服,禍亂之機未息,太平之治未臻。帝乃籍沒其 貲產。廷和復疏請敬天戒,法祖訓,隆孝道,保聖躬,務 民義,勤學問,慎命令,明賞罰,專委任,納諫諍,親善人, 節財用。語多剴切。皆優詔報可。及議大禮,廷和持論 益不撓,卒以此引去。先是,武宗崩,廷和草《遺詔》,言:「皇 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某,倫序當立,遵奉 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后迎 嗣皇帝位。既令禮官上禮儀狀,請由東安門入居文 華殿。翼日,百官三上箋勸進,俟令旨俞允,擇日即位。 其箋文皆循皇子嗣位故事。世宗覽禮部狀,謂「遺詔 以吾嗣皇帝位,非為皇子也。」及至京,止城外。廷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