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17

此页尚未校对

吳」之勞,周公執「吐握」之恭,不聞其崇刺舉,務督察也。 方今四方尚擾,天下未一,百姓觀聽,「咸張耳目。陛下 宜修文武之聖典,襲祖宗之遺德,勞心下士,屈節待 賢,誠不宜使有司察公輔之名。」帝從之,宣下其議。 《陳忠傳》:「忠為尚書僕射,時三府任輕,機事專委尚書, 而災眚變咎,輒切免公台。忠以為非國舊體,上疏諫 曰:臣聞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故三公稱曰:冢宰。 王者待以殊敬,在輿為下,御坐為起,入則參對而議 政事,出則監察而董是非。」漢典舊事,丞相所請,靡有 不聽。今之三公,雖當其名,而無其實,選舉誅賞,一由 《尚書》。尚書見任,重於三公,陵遲以來,其漸久矣。臣忠 心常獨不安,是故臨事戰懼,不敢穴見有所興造,又 不敢希意同僚,以謬平典,而謗讟日聞,罪足萬死。近 以地震策免司空陳褒,今者災異,復欲切讓三公。昔 孝成皇帝以妖星守心,移咎丞相,使賁麗納說方進。 方進自引,卒不蒙上天之福,徒乖宋景之誠。故知是 非之分,較然有歸矣。又尚書決事,多違故典,罪法無 例,詆欺為先,文慘言醜,有乖章憲。宜貴求其意,割而 勿聽。上順國典,下防威福,置方圓於規矩,審「輕重於 衡石,誠國家之典,萬世之法也。」忠意常在褒崇大臣, 待下以禮。其九卿有疾,使者臨問,加賜錢布,皆忠所 建奏。

《賈復傳》:「復為人剛毅方直,多大節。既還私第,闔門養 威重。朱祐等薦復宜為宰相,帝方以吏事責三公,故 功臣並不用。是時列侯唯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 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

《王梁傳》:梁從帝平河北,拜野王令。及即位,議選大司 空,而赤伏符曰:「王梁主衛作元武。」帝以野王衛之所 徙。元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於是擢拜梁為 大司空,封武彊侯。

《周章傳》:「章字次叔,南陽隨人也。初仕郡為功曹,時大 將軍竇憲免封冠軍侯就國,章從太守行春到冠軍, 太守猶欲謁之,章進諫曰:『今日公行春豈可越儀私 交?且憲椒房之親,埶傾王室,而退就藩國,禍福難量, 明府剖符大臣,千里重任,舉止進退,其可輕乎』?太守 不聽,遂便升車。章前拔佩刀絕馬鞅,於是乃止。及憲」 被誅,公卿以下多以交關得罪,太守幸免,以此重章。 永初元年冬,代尹勤為司空。

《崔寔傳》:寔從兄烈有重名於北州,歷位郡守九卿。靈 帝時,開鴻都門榜賣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黃綬各有 差。其富者則先入錢,貧者到官而後倍輸,或因常侍 阿保別自通達。是時段熲、樊陵、張溫等,雖有功勳名 譽,然皆先輸貨財而後登公位。烈時因傅母入錢五 百萬,得為司徒。及拜日,天子臨軒,百僚畢會,帝顧謂 親倖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萬。」程夫人於傍應曰:「崔 公冀州名士,豈肯買官?賴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於 是聲譽衰減。久之,不自安,從容問其子鈞曰:「吾居三 公,於議者何如?」鈞曰:「大人少有英稱,歷位卿守,論者 不謂不當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烈曰:「何為 然也?」鈞曰:「論者嫌其銅臭。」烈怒,舉杖擊之。鈞時為虎 賁中郎將,服武弁,戴鶡尾,狼狽而走。烈罵曰:「死卒父 撾而走,孝乎?」鈞曰:「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 不孝也。」烈慚而止。

《董卓傳》:靈帝拜卓并州牧,卓駐兵河東,以觀時變。及 帝崩,大將軍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謀誅閹宦,而太后 不許,乃私呼卓將兵入朝,以脅太后。卓得召,即時就 道,並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竊幸承寵,濁亂海內。臣 聞揚湯止沸,莫若去薪潰。」「雖痛,勝於內食。昔趙鞅 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人。今臣輒鳴鐘鼓如洛 陽,請收讓等以清姦穢。」卓未至而何進敗。虎賁中郎 將袁術乃燒南宮,欲討宦官,而中常侍段珪等劫少 帝及陳留王,夜走小平津。卓遠見火起,引兵急進,未 明,到城西,聞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帝見卓將兵卒 至,恐怖涕泣。卓與言,不能辭對與陳留王語,遂及禍 亂之事。卓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 后同族,有廢立意。初,卓之入也,步騎不過三千,自嫌 兵少,恐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潛出軍近營, 明旦乃大陳旌鼓而還,以為西兵復至,洛中無知者。 尋而何進及弟苗先所領部曲皆歸於卓。卓又使呂 布殺執金吾丁原而并其眾。卓兵士大盛,乃諷朝廷 策免司空劉弘而自代之,因集議廢立。百僚大會,卓 乃奮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政。皇帝 闇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 事,更立陳留王如何?」公卿以下莫敢對。卓又抗言曰: 「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 坐者霍動、尚書盧植獨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 過千餘,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非 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罷坐。明日,復集群僚於崇德前 殿,遂脅太后策廢少帝曰:「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威 儀不類人君,今廢為弘農王。」乃立陳留王,是為獻帝。 又議太后蹙迫,永樂太后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