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30

此页尚未校对

其跡,又撰一策題,故為語言參差,或失黏,或不對,欲 如禁中親制者,教仁宗以策試兩府兩制。然間有三 兩句絕好處,人亦識其為英公詞也。仁宗寬容,亦聽 之。一日,召兩府、兩制對於迎陽門,又出此題付之,然 英公之跡,終不能晦焉。

《丑莊日記》:宋劉文安公沆,擢右正言、知制誥。陜西用 兵,沆見執政白事國,翼日請對,極言得失。仁宗送其議 于中書,執政不悅曰:「須舍人作相自行之。」沆曰:「宰相 豈有常哉?時來則為之。」公至至和元年拜相。

《石林燕語》:「慶曆二年,富鄭公知諫院,呂申公、章郇公 當國。時西事方興,鄭公力論宰相當通知樞密院事, 二公遂皆加判樞密院。已而以判為太重,改兼樞密 院使。五年,二公罷,賈文元、陳恭公繼相,遂罷兼使。 慶曆初,呂許公在相位,以疾甚求罷,仁宗疑其辭疾, 欲親視之,乃使乘馬至殿門,坐椅子輿至殿陛,命其 子」公弼掖以登,既見,信然,乃許之,前無是禮也。 《續聞見近錄》:慶曆中,范文正、富文忠、韓忠獻執政,議 斬邊帥,范文正力爭之,至論上前,退之殿陛,文忠厲 聲曰:「六丈無過,待作佛。」文正曰:「上《富春秋》,公等教上 殺人行,看劍在吾輩頭上矣。」其後文忠、忠獻咸以為 不及。

《澠水燕談錄》:慶曆中,仁宗服藥,久不視朝。一日,聖體 康復,思見執政,坐便殿促召二府。宰相呂許公聞命, 移刻方赴召,比至,中使數促公,同列亦贊公速行,公 愈緩步。既見上曰:「久疾方平,喜與公等相見,而遲遲 其來,何也?」公從容奏曰:「陛下不豫,中外頗憂,一旦聞 急召近臣,臣等若奔馳以進,慮人心驚動爾。」上以為 得輔臣之體。

《歸田錄》:宋鄭公庠,初名郊,字伯庠,與其弟祁,自布衣 時名動天下,號為二宋。其為知制誥,仁宗驟加獎眷, 便欲大用。有忌其先進者,譖之,謂其姓符國號,名應 郊天。又曰:「郊音交也,交者,替代之名也,宋郊其言不 祥。」仁宗遽命改之,公怏怏不獲已,乃改為庠,字公序。 公後更踐二府二十餘年,以司空致仕,兼享福壽而 終。

宋丞相庠早以文行負重名於時,晚年尤精字學,嘗 手校郭忠恕《佩觿》三篇,寶翫之。其在中書,堂吏書牒 尾以俗體書「宋」字。公見之不肯下筆,責堂吏曰:「吾雖 不才,尚能見姓書名,此不是我姓。」堂吏惶懼改之,乃 肯書名。

儒林公議「薛奎參預宰政,頗質厚任真。明肅太后將 行恭謝宗廟之禮,自呂夷簡而下皆阿順聽命,獨奎 抗議不屈,明肅深忌之。然眾議已定,遂備法駕儀衛, 一同帝者,識者頗以為憂。」及明肅崩,殂夷簡等皆黜 補郡,獨奎留焉,意將可以為相。及李迪再居相位,疏 直言,遠時務。上察其才短,未有以濟之者。時范諷方 以言幸,乃論非夷簡不可。奎遂稽於大用,以至終身, 知者惜之。

《蘇州府志》:「王綯字唐公,郡人。建炎初,為御史中丞。金 人入寇,具陳攻守之策,宰相不能用。車駕南渡,扈從 至鎮江,從容奏曰:『陳東以忠諫被誅,此其鄉里也』。上 即命賙其家,官其子。東宮初建,綯以資政殿學士權 太子少傅。三年,拜參知政事。明年罷。紹興三年,出知 越州。及上幸越,韓世忠邀擊兀朮於揚子江,綯議遣」 兵與世忠夾擊之,同政者議不合,遂求去。御書「霖雨 思賢佐,丹青憶老成」十字賜之。綯為人剛正有守,立 朝無所阿附。及居政府,每以祿不及親,自奉甚薄,不 置第宅。晚寓崑山之薦嚴寺,蕭然一室,服食器用無 異寒士。天性仁孝,賙恤姻族,無所不至。紹熙七年,卒, 諡文恭。前期二日書「戊戌」字示左右,及卒,果然。平居 無他嗜好,惟以讀書為樂。其文溫潤典雅,深於理致, 有《內外制》四十卷、《奏議》三十卷、《進讀事實》五卷、《論語 解》二十卷、《孝經解》五卷、《群史編》八十卷、《內典略錄》一 百卷。按仁宗時有王綯至英宗時加觀文殿學士宋史有傳而此王陶在建炎時見宰輔表宋史無

傳。《府志》作「王綯。」 未知孰是。姑錄於《紀事》。

《聞見前錄》:韓魏公自樞密副使以資政殿學士知揚 州。王荊公初及第,為僉判,每讀書至達旦,略假寐,日 已高,急上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見荊公少年,疑夜飲 放逸,一日,從容謂荊公曰:「君少年無廢書,不可自棄。」 荊公不答,退而言曰:「韓公非知我者。」魏公後知荊公 之賢,欲收之門下。荊公初不屈,如召試館職不就之 類是也。故荊公《熙寧日錄》中短魏公為多,每曰:「韓公 但形相好爾。」作《畫虎圖》詩詆之。至荊公作相,行新法, 魏公言其不便,神宗感悟,欲罷其法。荊公怒甚,取魏 公章送條例司,疏駮頒天下。又誣呂申公有言,藩鎮 大臣將興晉陽之師,除君側之惡,自草申公謫詞昭 著,其事因以搖魏公賴神宗之明,眷禮魏公,終始不 替。魏公薨,帝震悼,親製墓碑,恩意甚厚。荊公有《挽詩》 云:「幕府少年今白髮,傷心無路送靈輀。」猶不忘魏公 少年之語也。

熙寧二年,韓魏公自永興軍移判北京,過闕上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