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丞、刑部侍郎葉贊。憲皇平蕩宿寇為盜憎,入朝遇劫 不能,遂拜相。前後為小人害其才,橫議以惑上者多 矣。故其詩曰:「灰心緣忍事,霜鬢為論兵。」竟自為蔡州 節度使。至郾城,三師兵不敢逗撓,纔四十日,擒吳元 「濟以獻。」明年平鄆州,分青州、兗州為三道,用韓弘父 子、田弘正父子兩家同時為鎮,皆掌強兵,自古無之。 大和五年冊拜司徒兼侍中,其年又拜河陽。後二年, 又拜留守洛陽,又拜司徒中書令。仍依舊居守一年, 又拜留守太原。一年,又拜入輔。凡六拜焉。唐制以侍 中、中書令為正相。艱難以來,以寵用武臣,如公事業 發身,戎功,佐主削平巨寇,致位上台,以台德終始於 大位者,近古儒生無比也。

《捫蝨新話》:唐史稱房、杜不言功,予謂此乃庸人鄙夫 持祿固位者得以藉口也。為人臣而不言功,將何言 乎?堯之於舜也,曰「底可績」,舜之於禹也,曰「時乃功。」舜 禹未嘗不以功言也。稷有播種之功,契有敷教之功, 皋陶之功在於明刑;后夔之功在於典樂;伊尹以伐 夏救民為功,周公以制禮作樂為功。此數君子未嘗 不以功言也。下至蕭、曹、丙、魏,皆非無功,豈房、杜獨無 可言,而得稱賢相乎?為相與用兵異,故子房無智名、 無勇功者,兵以密為機故也。今史之稱二人也,既曰 元齡善謀,如晦能斷矣,又曰「求其所以致之之蹟,殆 不可見」,豈謀斷非其所致之蹟乎?若夫世之庸人鄙 夫,阿意求合,日復一日,歲復一歲,不聞施設。將與草 木共盡。此孔子所謂「斗筲之徒何足算」者也。而猥以 藉口輔相,彌縫藏用,不知其誰欺乎?

《東觀奏記》:吏部侍郎孔溫業白執政求外任,丞相白 敏中曰:「我輩亦須自點檢」,孔吏部不肯居朝矣。至理 之世,丞相畏人也如此。

上每命相,盡出睿旨,人無知者。一日制詔:「樞密院:兵 部侍郎、判度支蕭鄴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仰指揮 學士院降麻處分。」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以鄴先判 度支,再審聖旨,未審落下,為復仍舊,上意貴迎合蕭 也。乃宸翰付學士院,戶部侍郎、判戶部事崔慎由,可 工部尚書平章事,落下判戶部。宸斷如此。

《尚書故實》:今延英殿,靈芝殿也,謂之小延英。苗韓公 居相位,以足疾步驟微蹇,上每於此待之。宰相對於 小延英,自此始也。

《三朝聖政錄》:真宗問王文正曰:「祖宗時有祕讖云:『南 人不可作宰相』,此豈立賢無方之義乎?」文正對曰:「無 方之義,信如陛下所言,然要之唯賢然後可。」是時方 大用王文穆,或以此為言,而不知此讖乃驗於近世, 而不在文穆也。

《大唐新語》:蘇頲,神龍中給事中,并修弘文館學士,轉 中書舍人。時父壞為宰相,父子同掌樞密,時人榮之。 屬機事填委,制誥皆出其手。中書令李嶠嘆曰:「舍人 思如泉涌,嶠所不及也。」後為中書侍郎,與宋璟同知 政事。璟剛正,多所裁斷,頲皆順從其美,璟甚悅之,嘗 謂人曰:「吾與父子前後皆同時為宰相,僕射長厚,誠 為國器,獻可替否,罄盡節臣,頲過其父也。」後罷政事, 拜禮部尚書而薨。及葬日,元宗遊咸宜宮,將舉獵,聞 頲喪出,愴然曰:「蘇頲今日葬,吾寧忍遊娛乎!」遂中路 還宮。

高宗欲用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元同等知政事, 謂中書令崔知溫曰:「待舉等歷任尚淺,且令參間政 事,未可即卿等同名稱也。」自是外司四品以下官知 政事者,以平章為名,自待舉始也。

自武德至長安四年已前,僕射正是正宰相。故太宗 謂房元齡等曰:「公為宰相,當大開耳目,求訪賢哲。」即 其事也。神龍初,豆盧欽望為僕射,不帶同中書門下 三品,不敢參議政事,後加知軍國事。韋安石為僕射, 東都留守,自後僕射不知政事矣。

舊制:宰相臣常於門下省議事,謂之「政事堂。」故長孫 無忌、魏徵、房元齡等,以他官兼政事者,皆云「知門下 省事。」弘道初,裴炎自侍中轉中書令,執朝政,始移政 事堂於中書省,至今以為故事。

《唐國史補》:「張氏嘉貞生延賞,延賞生弘靖。國朝已來, 祖孫三代為相,唯此一家。弘靖既拜薦韓皋自代。韓 氏休生滉,滉生皋,二代為相,一為左僕射,終不登廊 廟。」

《高貞公致仕制》云:「以年致政,抑有前聞。近代寡廉,罕 由斯道。」是時杜司徒年七十,無意請老,裴晉公為舍 人,以此譏之。

蔣乂撰《宰臣錄》,每拜一相,旬月必獻一卷,故得物議 所嗤。

凡拜相,禮絕班行,府縣載沙填路,自私第至於城東 街,名曰「沙堤。」有服假或百僚問疾,有司就私第設幕 次排班。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傘列燭,有至 五六百炬者,謂之「火城。」宰相火城將至,則眾火皆撲 滅以避之。

宰相判四方事有堂案,處分百司有堂帖,不次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