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54

此页尚未校对

「射為宰相,而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以行侍中之職,右 僕射兼中書侍郎,以行中書令之職,而別置侍郎以 佐之,則三省互相兼矣。」然左右僕射既為宰相,則凡 命令進擬,未有不由之出者,而左僕射又為之長,則 出命令之職,自已身行,尚何省而覆之乎?方其進對, 執政無不同,則所謂門下侍郎者亦預聞之矣,故批 旨皆曰「三省同奉聖旨」,既已奉之而又審之,亦無是 理。門下省事,惟給事中封駮而已,未有左僕射與門 下侍郎自較已奉之命者,則侍中、侍郎所謂省審者, 殆成虛文也。元祐間,議者以詔令稽留,吏員冗多,徒 為重複,因有併廢門下省之意。後雖不行,然事有當 奏稟左相,必批送中「書,右相將上而右相有不同,往 往或持之不上,或退送不受,左相無如之何。」侍郎無 所用力,事權多在中書。自景祐中宋莒公為知制誥, 仁宗眷之厚,即除同知樞密院事。時王沂公為相,以 故事未有自知制誥除二府者,乃改翰林學士,明年 遂除參知政事。唐參議朝政、參議政事、參知機務、參 知政事,皆宰相之任也。參知政事,蓋劉洎為相時名。 唐初宰相未有定名,因人而命,皆出於臨時。其後高 宗欲用郭待舉為參知政事,以其資淺,故命於中書 門下同受進止。平章事。參知,非參佐也。蓋宰相非一 人,猶言共知爾,而平章乃參佐之名。本朝太祖始以 趙中令獨相久,欲拜薛文惠公等為之副,而難其名, 召學士陶穀,問:「下丞相一等有何官?」穀以唐有參知 政事對,遂以命之。不知此名本自高於平章事,輕重 失倫,後遂沿習,莫能改云。

本朝以科舉取士,得人為最盛。宰相同在第一甲者, 王文正榜「王文忠」,宋莒公榜「曾魯公」,王伯庸榜韓魏 公、文潞公,劉煇榜「劉莘老,章子厚」,葉祖洽榜「蔡魯公、 趙正夫」,惟楊寘榜「王禹玉」、韓子華、王荊公三人皆又 連名,前世未有也。自熙寧三年佘中榜至今惟焦蹈 榜徐擇之一人而已,他榜亦未有登執政者。

國初天下始定,更崇文士,自殿試親放榜,狀元往往 遂見峻用。呂文穆公太平興國七年登科,八年已為 參知政事,李文正昉乃座主,於是為相,與文穆同在 二府。後五年文正罷,文穆遂代為相。李文定公景德 二年登科,天禧元年為參知政事,後三年為相,距登 第亦纔十六年。登第時,寇萊公已為相,馮魏公已為 參知政事,後亦代萊公為相,而魏公為樞密使。其後 王文正公以咸平五年登科,大中祥符九年為參知 政事,乾興元年為相,距登第二十一年。登第時,馮魏 公為同知樞密院事,王冀公為參知政事,亦代魏公 為相,而冀公方自江寧再入為首相,自是無復繼者 矣。

祖宗故事,宰相去位,因除本官,稍優則進官一等,或 易東宮三少。惟趙韓王以開國舊臣,且相十年,故以 使相罷,蓋異恩也。自是迄太宗、真宗世,皆不易舊制。 天聖初,馮魏公以疾辭位,始除武勝軍節度使。宰相 建節,自魏公始。明道末,呂申公罷,仁宗眷之厚,始復 加使相,蓋自韓公以來,申公方繼之。其後王文惠、陳 文惠罷日,相繼除,遂以為例。宰相除使相,自申公始。 景祐末,王沂公罷相,除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宰相 除職,自沂公始。至皇祐中,賈文元罷,除觀文殿大學 士。自是遂以為例。蓋自非降黜,皆建節或使相為優 恩,加職名為常例,迄今不改也。

國朝宰相致仕,從容進退,享有高壽,其最著者六人: 張鄧公八十六,陳文惠八十二,富韓公八十一,杜祁 公八十,李文定七十七,龐潁公七十六,文潞公雖九 十二,而晚節不終,士論惜之。張鄧公仍自相位得謝, 尤為可貴。

呂許公在相位,以郊祀特加司空,力辭不拜。既病歸 政事,仁宗眷之猶厚,乃復除司空,平章軍國重事,三 五日一造朝,有大事及邊機,許宰執就第咨訪,前無 是比也。元祐初,晦叔辭位,遂用故事,以文潞公平章 軍國重事,而晦叔亦拜司空、平章事,遂踐世官,尤為 盛事。

《南遊記》:舊中書門下班分東西向,謂之「蛾眉班」,自王 溥始。王溥罷相歸班

《可談》三省俱在禁中。元豐間,移尚書省於大內西,切 近西角樓,人呼為「新省。」崇寧間,又移於大內西南,其 地遂號舊省,以建左右班直。或云:「舊省不利宰相,自 創省至廢。蔡確、王珪、呂公著、司馬光、呂大防、劉摰、蘇 頌、章惇、曾布更九相」,唯子容居位日淺,亦謫罷,餘不 以存沒,或貶廣南,或貶散官。

宰相禮絕庶官,都堂自京官以上則坐,選人立白事, 見於私第,選人亦坐,蓋客禮也。唯兩制以上點茶湯 入腳床子,寒月有火爐,暑月有扇,謂之「事事有」;庶官 只點茶,謂之「事事無。」

《趨朝事類》:諸稱三省者,謂門下、中書、尚書省。中書擬 定,門下進畫,尚書奉行。紹興十五年,中書、門下併而 為一,謂之「制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