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東坡《九日》詩因引此事,合而言之:「聞道郎君閉東閤, 且容老子上南樓。」此雖使令狐綯絕義山故事,然東 「閤之開閉,于郎君何預?」又云:「南屏老宿閑相過,東閤 郎君懶重尋。」以郎君加于東閤下,猶言宰相子也,與 汪龍溪云:「東閤郎君之未有,用之皆無病,今竟以東 閤呼郎君,豈為父者不能顓招賢之責,子得以盜其 權耶?」

《遊宦紀聞》:「本朝宰相三入者四人,趙韓王、向文𥳑、王 冀公、文潞公;四入者,止蔡京而已,然其人不足筭也。」 《震澤長語》:「文淵閣在奉天門東廡之東,文華殿之前, 前對皇城,深嚴禁密,百官莫敢望焉,吏人無敢至其 地。閣中趨侍使令,惟廚役耳,防漏泄也。禁密文書一 小匣在几上,鑰之而不合。大學士暮出鑰其門,匙懸」 門上。恐禁中不時有宣索也。

《雙溪雜記》:「洪武、永樂間,文武大臣未有師保之加,如 魏國公徐達、誠意伯劉基,皆無加秩。至仁宗登極,始 加英國公張輔為太師;楊士奇陞少保,進少傅;楊榮 陞太子少傅,進少保。後三楊皆進少師。楊士奇、楊榮 先卒,皆進太師;楊溥正統十一年卒,王振用事,不與 贈。及蹇義、夏元吉、黃福等加師保,皆在永樂之後也。」 景泰間,易太子,文武大臣皆加保傅之官,惟于謙加 少保,有安攘功,無愧,其餘,皆濫加也。天順初,悉革罷 保傅官。天順五年,曹欽反逆,吳瑾、寇深殺死,李賢被 傷,獨加太子少保。至憲宗登極,始加少保,吏部尚書 王翱始加太子太保。其後有以考滿加秩者,或以功 加者矣。

「觚不觚錄。」閣臣兼掌部院,非舊規也。焦泌陽掌吏部 不過數日,季餘姚亦不過數日而已。嚴常熟以候郭 安陽,得兩月餘;嚴分宜、徐華亭之掌禮部,亦以候代, 故張永嘉之掌都察院,未嘗不推代也。惟高新鄭托 掌吏部,起而入與閣務,趙內江亦遂兼掌都察院,而 局體大壞矣。高以吏部為鳳池,至進首輔,亦不忍捨 「出而斥陟,入而報允」,真足寒心。雖勉起故吏部楊蒲 坂以塞人口,不還其舊物而置之兵部,亦可怪也。此 《祖制》之大變也。

今上初重張江陵于御札不名以後,傳旨批奏亦多 不名,而群臣臾附之。至于章疏,亦不敢斥名,第稱元 輔而已。夫子之于父,尚猶君前臣名,故欒黶御晉侯 而叱曰「書退,此禮也。」江陵沒,餘威尚存。言官奏事欲 仍稱元輔,則礙新執政。張蒲坂乃曰張太師。至有稱 先太師者,蓋未幾而穢詈無所不至矣。

余少從家君于京師,觀朝天宮習儀時,吏部熊公浹 以太子太保居首,工部甘公為霖以少保次之,兵部 唐公龍以太子太保又次之。若以三孤為重,則甘不 宜讓熊;若以部序為重,則唐又不宜讓甘,蓋兩失之 也。其六部尚書雖加太子少保,必以部銜定序第,以 皆正二品故耳。而甲戌朝班,則工部朱公衡為太子 少保,以先貴,據《吏部張公澣上》,張亦無如之何,蓋一 變也。

相傳司禮首璫與內閣,剌用單紅紙,而內閣用雙紅 摺帖答之,然彼此俱自稱侍生,無他異也。近有一二 翰林云:「江陵于馮璫處投晚生刺。」而呂舍人道曦云: 「在制敕房侍江陵者三載,每有投刺,皆從本房出,無 所謂晚生也。」豈于致謝求托之際,間一行之,為人所 窺見耶?

相傳六部尚書、侍郎、大小九卿于內閣,用雙帖,報之 單紅。五部及九卿于冢宰,用雙帖,亦報之單帖。余舉 進士時尚然。及以太僕卿入都,則惟內閣報單帖如 故。而六部自仁和張公以下,皆以雙帖見報矣。余等 于各部屬中書行人等官,皆用雙帖往返,不知起自 何時,殊覺陵替,所費紙亦不少。

余行部萊州,而過故太倉守毛槃,乃故相毛文簡公 紀子也。當文簡以少保居內閣,而楊文忠廷和、梁文 康儲為少師,嘗出二公拜刺,乃色箋僅三指闊,中云 「楊廷和拜」而已。梁公則稱契末,或稱老友。余怪問之, 文簡豈二公門人耶?曰:非也。毛公視二公僅後三科, 其答剌則曰「侍生」,亦僅三指闊而已。三十年來,次輔 投《首輔帖》,無不用雙摺者,而首輔報之,亦絕不見有 直書姓名及契末「老友」等稱。

故事,「內閣大學士肩輿出,則六卿以上皆避,而吏部 尚書獨不避,遇則下輿揖。」余入仕時,聞莊簡公猶守 此,與貴溪、分宜二相偶遇而揖,二相不善也。莊簡去 位,夏涪縣邦謨繼之,則避矣。

余在鄖日,今馬中丞文煒時任荊州兵巡道,為余言: 「前任某,每江陵公之父封君某相訪,輒于大門外一 拱而入,令人擁其輿由中道進。至儀門復一拱,復令 人擁其輿進。至堂已從傍進見,即前堂延之正坐,而 己侍坐。送亦如之。馬至第,任其由甬道,而執主禮如 常。自是封君不復候馬,使人傳問而已。」又言「江陵時, 有賜及父母或誥命,皆令家僮私齎,至家封君於中 堂,跪聽開讀,子孫列月臺,而道府乃又列其下,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