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王仲舒傳》:仲舒為蘇州刺史。穆宗立,每言仲舒之文 可思,最宜為誥,有古風,詔為中書舍人。既至,視同列 率新進少年,居不樂,曰:「『豈可復治筆硯於其間哉!吾 久棄外周,知俗病,利得治之,不自愧』。宰相聞之,除江 西觀察使。」

《冊府元龜》:賈會,開元初為中書舍人,與蘇晉同掌制 誥,皆以詞學見知,時人稱為「蘇賈。」

許景先開元中為中書舍人與齊澣王丘韓休張九 齡掌知制誥以文翰見稱中書令張說常稱曰:「許舍 人之文雖無峻峰激流斬絕之勢然屬辭美得中和 之氣亦一時之秀也。」

《唐國史補》:高郢為中書舍人九年,家無制草。或問曰: 「前輩皆有制集,公獨焚之,何也?」答曰:「王言不可存於 私室。」

韓皋自中書舍人除御史中丞。《西省故事》,閣老改官, 則詞頭送以次入。是時呂渭草敕,皋憂恐,問曰:「改何 官?」渭不敢告,皋卻之曰:「與公一時左降。」渭急,乃告之。 皋又欲訴於宰相,渭執之,奪其靴笏,恟恟至午後三 刻乃止。

《冊府元龜》:崔郾為翰林侍講學士,轉中書舍人,入思 政殿謝恩,郾奏曰:「陛下用臣為侍講,半歲有餘,未嘗 問臣經義。今蒙轉改,實慚尸素,有媿厚恩。」穆宗曰:「俟 朕機務稍閒,即當請益。」學士高鉞曰:「陛下意雖樂善, 既未延接儒生,天下之人寧知重道。」帝深引咎,賜之 以錦綵焉。

《東觀奏記》,以楚州刺史裴坦為知制誥。坦罷任赴闕, 宰臣令狐綯擢用,宰臣裴休以坦非才,不稱是選,建 議拒之,力不勝。坦命既行,政事堂謁謝丞相。故事,謝 畢便與本院上事,四輔送之,施榻壓角而坐。坦巡謁 執政,至休聽,多輸感謝。休曰:「此乃省台繆選,非休力 也。」力命肩舁使出,不與之坐。兩門吏云:「自有中書,未 有此事。」人多為坦羞之。至坦主貢舉,擢体之子弘上 第,時人云:「欲蓋而彰。」此之謂也。

《五代史盧導傳》:「導字熙化,范陽人。唐明宗時,召拜右 諫議大夫,遷中書舍人。潞王從珂自鳳翔以兵犯京 師,愍帝出奔於衛州。宰相馮道、李愚集百官於天宮 寺,將出迎潞王於郊,京師大恐,都人藏竄。百官久而 不集,惟導與舍人張昭先至。馮道請導草牋勸進,導 曰:『潞王入朝,郊迎可也。若勸進之事,豈可輕議哉』!道」 曰:「勸進其可已乎?」導曰:「今天子蒙塵於外,遽以大位 勸人,若潞王守節不回,以忠義見責,其將何辭以對? 且上與潞王,皆太后子也,不如率百官詣宮門,取太 后進止。」語未及終,有報曰:「潞王至矣。」京師巡檢使安 從進催百官班迎,百官紛然而去,潞王止於正陽門 外。道又促導草牋,導對如初。李愚曰:「吾輩罪人,盧舍 人言是也。」導終不草牋。

《南唐近事》:張洎計偕之歲,為潤帥燕王冀所薦,首謁 韓熙載,韓一見待之如故,謂曰:「子好一中書舍人。」頃 之韓主文,洎擢第,不十年,果主綸闈之任。

《宋史錢公輔傳》:「公輔進知制誥。英宗即位,陳治平十 議,大要言采民政,分吏課,擇守宰,置二府官屬。又作 《帝問》一篇上之。王疇為翰林學士,未久,擢副樞密,公 輔謂疇素望淺,不草制。帝以初政用大臣而公輔格, 詔謫為滁州團練使。」

《王安石傳》:「安石知制誥,糾察在京刑獄,時有詔舍人 院無得申請除改文字。安石爭之曰:『審如是,則舍人 不得復行其職,而一聽大臣所為。自非大臣欲傾側 而為私,則立法不當如此。今大臣之弱者不敢為陛 下守法,而彊者則挾上旨以造令,諫官御史無敢逆 其意者,臣實懼焉』。」語皆侵執政。由是益與之忤,以母 憂去,終英宗世,召不赴。

《蘇頌傳》:頌知制誥,大臣薦秀州判官李定,召見擢太 子中允,除監察御史裏行。宋敏求知制誥,封還詞頭, 復下頌當制。頌奏:「祖宗朝天下初定,故不起孤遠而 登顯要者。真宗以來,雖有幽人異行,亦不至超越資 品。今定不由銓考擢授朝列,不緣御史薦寘憲臺。雖 朝廷急於用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 損者大,未敢具草次。」至李大臨,亦封還。神宗曰:「去年 詔:臺官有闕,委御史臺奏舉,不拘官職高下。」頌與大 臨對曰:「從前臺官於太常博士以上中行員外郎以 下舉充,後為難得,資敘相當,故朝廷特開此制,止是 不限博士、郎官,非謂選人亦許奏舉。若不拘官職高 下,并選人在其間,則是秀州判官亦可為裏行,不必 更改中允也。今定改京官,已是優恩,更處之憲臺,先 朝以來,未有此比。倖門一啟,則士途奔競之人,希望 不次之擢。朝廷名器有限,焉得人人滿其意哉!」執奏 不已,於是並落知制誥,歸工部郎中,班天下。謂頌及 敏求、大臨為三舍人。

《祖無擇傳》:無擇知制誥,後知鄭、杭二州。初,詞臣作誥 命,許受潤筆物。王安石與無擇同知制誥,安石辭,一 家所饋不獲,義不欲取,置諸院梁上。安石憂去,無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