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7 (1700-1725).djvu/98

此页尚未校对

文章。既而又以中書務劇,文書多壅滯,乃選文學之 士,號「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開元 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 內命,凡拜免將相,號令征伐,皆用白麻。其後選用益 重,而禮遇益親,至號為「內相」,又以為天子私人。凡充 其職者,無定員,自諸曹尚書下至校書郎,皆得與選 入院,一歲則遷知制誥。未知制誥者,不作文書班次, 各以其官,內宴則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憲宗時,又 置學士承旨。唐之學士、弘文、集賢分隸中書、門下省, 而翰林學士獨無所屬,故附列於此云。

按《舊唐書姚璹傳》:長壽二年,遷文昌左丞,同鳳閣鸞 臺平章事。自永徽以後,左右史雖得對仗承旨,仗下 後謀議皆不預聞。璹以為帝王謨訓,不可暫無紀述, 若不宣自宰相,史官無從得書,乃表請仗下。所言軍 國政要,宰相一人專知撰錄,號為《時政記》,每月封送 史館。宰相之撰《時政記》,自璹始也。

太宗貞觀三年於中書置祕書內省以修五代史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唐會要》」云云。

中宗嗣聖九年擢用舉人為校書郎即武后天授三年是年改元如意又改元長壽

按:《唐書武后本紀》不載。按杜氏《通典》,天授三年,舉 人無賢愚,咸加擢用。高者試鳳閣侍郎、給事中,次或 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當時頗為濫雜, 著於謠誦。謠曰:「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杷推侍御 史,碗脫校書郎。」

景龍二年始于修文館置大學士學士等員

按《唐書中宗本紀》,不載。按《李適傳》:「景龍二年,始於 修文館置大學士四員,學士八員,直學士十二員,象 四時八節十二月。於是李嶠、宗楚客、趙彥昭、韋嗣立 為大學士,適、劉憲、崔湜、鄭愔、盧藏用、李乂、岑羲、劉子 元為學士,薛稷、馬懷素、宋之問、武平一、杜審言、沈佺 期、閻朝隱為直學士,又召徐堅、韋元旦、徐彥伯、劉允 濟」等滿員。其後被選者不一,凡天子饗會游豫,唯宰 相及學士得從。春幸梨園,並渭水袚除,則賜「細柳圈 辟癘;夏宴葡萄園,賜朱櫻;秋登慈恩浮圖,獻菊花酒 稱壽;冬幸新豐,歷白鹿觀,上驪山,賜浴湯池,給香粉 蘭澤,從行給翔麟馬,品官黃衣各一。」帝有所感即賦 詩,學士皆屬和,當時人所歆慕。然皆狎猥佻佞,忘君 臣禮法,惟以文章取幸。

元宗開元三年始召馬懷素褚無量更日侍讀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德宗建中二年夏五月庚申置待詔官三十人

按:《唐書德宗本紀》云云。

貞元十二年命宰相復書時政記月送史館

按《唐書德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趙退翁與賈 耽、盧邁為相,貞元十二年正月,耽、邁假故,退翁獨對 於延英。德宗問曰:「近日起居注所記何事?」退翁奏曰: 「古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人君動止有事,言隨即記錄, 今起居之職也。」國朝自永徽以後,起居唯得對仗承 旨,仗下後謀議皆不得聞,其事注記但出於己制,敕 內採錄,更無他事。所以長壽中,姚璹知政事,以為親 承德音,謀訓若不宣,自宰相史官無由得書。遂請仗 下後所言軍國政要,宰相專知撰錄,號為《時政記》,每 月送史館。無何此事又廢。帝曰:「君舉必書,義存勸誡, 既有《時政記》,宰臣宜依故事為之。」

憲宗元和十二年敕坐日承旨宰相綴錄時政記季送史館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庾敬休元和 十二年為起居舍人,上疏求復故事。敕:「記事記言,史 官是職,昭其法誡,著在典常。如聞近者難得詳實,思 有釐改,用存舊章,舉而必書,朕所深望。自今以後,每 坐日宰臣及諸司對後,如有事可備勸誡合紀述者, 委其日承旨宰相宣示左右起居,令其綴錄,仍准舊 例」,每季送史館,以為常例。自隋氏因前代史館起居 注,故置起居舍人,以紀君舉。國朝因之。貞觀初置郎 而省舍人。顯慶中始兩立分侍左右,仗下,秉筆隨宰 相入禁殿,命令謨猷,皆得詳錄。若仗在紫宸內閣,則 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翰,皆即螭首 之坳處,由是諺傳謂「螭頭有水,官既密」侍,號為清美。 永徽之後,始與百官仗下俱退。長壽年中,姚璹為相, 以史官不聞獻替,表請宰臣一人,撰錄軍國政要,號 為《時政記》,隨月移之史官館及起居,既錄自宰臣,事 同銘述。於是推美讓善之義行,而信史直書之義闕。 既而歲月稍久,樞務復繁,注記漸簡,未幾皆廢。其後 執事者時或修綴,百無一二,而左史所守,猶因於制 敕,時存筆削。至於右史,以職在記言,但編集詔書,繕 寫而已。至是敬休上疏,累請於時,宰臣皆樂復焉。既 陳奏而制行,故事漸復,公議稱美。

穆宗長慶三年敕路隨韋處厚修撰實錄仍分日入館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路隨為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