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野以聘隱淪盛科選以來,才彥取士之道亦已 至矣。然擅文章者多超遷,明經業者罕殊用,向非振 舉,曷勸專勤,師法不傳,祖述安在?且京師四方之會, 太學首善之地,今《五經》博士並闕其員,非所以崇教 化,獎人才,由內及外之道也。伏望濬發明詔,博求通 經之士,簡之朝著,拔自草萊,增置員數,分教胄子,隨 其所業,授以本官,廩稍且優,旌別斯在。」淹「貫之士既 蒙厚賞,則天下善類知所勸矣,無使唐、漢專稱得人。」 太宗納之,顧謂宰相曰:「徽之儒雅,操履無玷,置於館 閣宜矣。」未幾,改判集賢院。嘗詔預觀燈乾元樓,上嘉 其精力不衰。時劉昌言拔自下位,不踰時參掌機務, 懼無以厭人望,常求自安之計。童儼為右計使,欲傾 昌言代之,嘗謂徽之曰:「上遇張洎、錢若水甚厚,旦夕 將大用。」有直史館錢熙者,與昌言厚善,詣徽之。徽之 語次及之,熙遽以告昌言,昌言以告洎。洎方固寵,謂 徽之遣熙構飛語中傷己,遂白上。上怒,召昌言質其 語,出徽之為山南東道行軍司馬。熙落職,通判朗州。 徽之未行,改鎮安軍行軍司馬。真宗尹京,妙選僚佐, 驛召為左諫議大夫,與畢士安並充開封府判官。召 對便殿,諭以輔導意。東宮建,屬以徽之兼左庶子。嘗 出巡田,真宗作詩言懷,因以寄之。遷給事中。即位,拜 工部侍郎、樞密直學士,俄兼祕書監。咸平初,加禮部 侍郎。二年春,以衰疾求解近職,改兵部,仍兼祕書監。 入謝,命坐,勞之曰:「圖書之府,清淨無事,俾卿得以養 性也。」是秋,特置翰林侍讀學士,命與夏侯嶠、呂文仲 並為之,賜宴祕閣,且褒以詩。未幾,以足疾請告,上取 名藥以賜,郊祀不及扈從,錫賚如侍祠之例。車駕北 巡,徽之力疾辭於苑中,上顧謂曰:「卿勉進醫藥,比見 當不久也。」乃駐蹕大名,特降手詔存諭。明年春正月, 車駕還,又遣使臨問。卒,年八十。贈兵部尚書,賜其家 錢五十萬,絹五百匹,錄其外孫宋綬太常寺太祝,姪 孫偃、集並同學究出身。徽之純厚清介,守規矩,尚名 教,尤疾非道以干進者。嘗言:「溫仲舒、寇準用搏擊取 貴位,使後輩務習趨競,禮俗寖薄。」世謂其知言。徽之 寡諧於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服,與石熙載、李穆、賈 黃中為文義友。自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舊德。善 談論,多識典故,唐室以來士族人物,悉能詳記。酷好 吟詠,每對客論詩,終日忘倦。既沒,有集二十卷留於 家,上令夏侯嶠取之以進。徽之無子,後徽之妻王卒, 及葬,復以緡帛賜其家。
呂祐之
按《宋史》本傳:「祐之,字元吉,濟州鉅野人。父文贊,本州 錄事參軍。祐之,太平興國初舉進士,解褐大理評事, 通判洋州,改右贊善大夫,出為泰寧軍節度判官,移 天雄軍。召拜殿中侍御史,決獄西蜀,還知貝州,換右 補闕、直史館,通判吏部南曹,遷起居舍人。端拱中,副 呂端使高麗,假內庫錢五十萬以辦裝,還遇風濤,舟」 欲覆,祐之悉取所得貨沉之,即止。復獻《海外覃皇澤》 詩十九首,太宗嘉之,仍蠲其所貸。淳化初,判戶部勾 院。會分備三館職,以祐之與趙昂、安德裕並直昭文 館,俄以本官知制誥,賜金紫,同知貢舉。有東野日宣 者,祐之以妻族嘗薦舉之,坐鞫獄陳州不實貶官。祐 之亦降授殿中丞,再直史館。未幾,復知制誥。太宗嘗 閱班簿,擇近臣舉官,睹祐之姓名,宰相因言其前坐 舉無狀,上曰:「此正可令贖過矣。」即取祐之焉。至道初, 拜右諫議大夫,賜金紫,知審官院,出知襄州,徙壽州。 真宗即位,轉給事中,復知襄州,移昇州。歲餘,又典襄 陽,歸掌吏部選事,知通進、銀臺司,與呂文仲並拜工 部侍郎、翰林侍讀學士。自置侍讀、侍講,甚艱其選,至 是裁七人。祐之第其名氏,刻石於祕閣。祐之純謹長 者,不喜趨競,所至無顯譽,備顧問,不能有所啟發。會 文仲以疾罷近職,祐之亦出為集賢院學士,仍並遷 刑部侍郎。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一。有集三十卷。
戚綸
按《宋史》本傳:「綸字仲言,應天楚丘人。父同文,字文約, 自有傳。綸少與兄維以文行知名,篤於古學,喜談名 教。太平興國八年舉進士,解褐沂水簿。按版籍,得逋 戶脫口漏租者甚眾,徙之太和縣。同文卒於隨州,綸 徒步奔訃千里餘。俄詔起復蒞職,就加大理評事。江 外民險悍多搆訟,為《諭民詩》五十篇,因時俗耳目之」 事以申規誨,老幼多傳頌之。每歲時,必與獄囚約,遣 歸祀其先,皆如期還。遷光祿丞,坐鞫獄陳州失實免 官。著《理道評》十二篇,錢若水、王禹偁深所賞重。久之, 復授大理評事、知永嘉縣。境有陂塘之利,浚治以備 水旱。復為光祿寺丞。轉運使又上其政績,連詔褒之。 真宗即位,轉著作佐郎、通判泰州。將行,祕書監楊徽 之薦其文學純謹,宜在館閣,命為祕閣校理。受詔考 校司天臺職官,定《州縣職田條制》。詔館閣官以舊文 獻。上嘉綸所著,特改太常丞,俄判鼓司、登聞院。出內 府緡帛市邊糧,詔綸乘傳往均市之。景德元年,判三 司開折,賜緋魚。改鹽鐵判官。上疏言邊事,甚被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