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9 (1700-1725).djvu/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七十九卷目錄

 翰林院部紀事一

官常典第二百七十九卷

翰林院部紀事一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齊崔杼弒其君光。太史書曰:「崔 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 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 乃還。

《三輔黃圖》:未央宮有金華殿。《漢書》曰:「成帝初,方向學, 召鄭寬中、張禹說《尚書》《論語》於金華殿中。」

《三國志魏王肅傳》注:薛夏,黃初中為祕書丞,嘗以公 事移蘭臺。蘭臺自以臺也,而祕書署耳。謂夏為不得 儀也,推使當有坐者。夏報之曰:「蘭臺為外臺,祕書為 內閣,臺閣一也,何不相移之有?」蘭臺屈,無以折。自是 之後,遂以為常。

《吳志薛瑩傳》:「瑩徙廣州,右國史華覈上疏曰,臣聞五 帝三王皆立史官,敘錄功美,垂之無窮。漢時,司馬遷、 班固咸命世大才,所撰精妙,與六經俱傳。大吳受命, 建國南土,大皇帝末年,命太中令丁孚、郎中項峻始 撰《吳書》。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紀錄。至少帝 時,更差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臣五人,訪求往事,所 共撰立,備有本末。昭、廣先亡,曜負恩蹈罪,瑩出為將, 復以過徙,其書遂委滯,迄今未撰奏。臣愚淺才劣,適 可為瑩等記注而已,若使撰合,必襲孚、峻之跡,懼墜 大皇帝之元坊,損當世之盛美。瑩涉學既博,文章尤 妙,同僚之中,瑩為冠首。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記述之 才,如瑩者少,是以慺慺為國惜之,實欲使卒垂成之 功,編于前史之末。奏上之後,退填溝壑,無所復恨。」皓 遂召瑩還為左國史。

《晉書祖納傳》:「納為軍諮祭酒,好奕棋,王隱謂之曰:『禹 惜寸陰,不聞數棋』。對曰:『我亦忘憂耳』。隱曰:蓋聞古人 遭逢,則以功達其道;若其不遇,則以言達其道。古必 有之,今亦宜然。當晉未有書,而天下大亂,舊事蕩滅, 君少長五都,遊官四方,華夷成敗,皆當聞見,何不記 述而有裁成?應仲遠作《風俗通》,崔子真作《政論》,蔡伯 喈作《勸學篇》,史游作《急就章》,猶皆行于世,便成沒而 不朽。僕雖無才,非志不立,故疾沒世而無聞焉,所以 自強不息也。況國史明乎得失之跡,俱取散愁,此可 兼濟,何必圍棋,然後忘憂也!」納喟然歎曰:「非不悅子 之道,力不足耳。」乃言之于帝曰:「自古小國猶有史官, 況于大府,安可不置!」因舉隱,稱其「清純亮直,學思沈 敏,《五經》群史,多所綜悉;且好學不倦,從善如流,若使 修著一代之典,褒貶予奪,誠一時之儁也。」帝以問記 室參軍鍾雅,雅曰:「納所舉雖有史才,而今未能立也。」 事遂停。然史官之立,自納始也。

《鄭袤傳》:袤子默,字思元,起家祕書郎,考覈舊文,刪省 浮穢。中書令虞松謂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

《宋書徐爰傳》:「爰遷左丞。先是,元嘉中,使著作郎何承 天草創國史。世祖初,又使奉朝請山謙之、南臺御史 蘇寶生踵成之。六年,又以爰領著作郎,使終其業。爰 雖因前作而專為一家之書,上表曰:臣聞虞史炳圖, 原光被之美;夏載昭策,先隨山之勤。天飛雖王德所 至,終陟固有資;田躍神宗始干。俾乂上日,兆于納揆。」 其在殷,《頌》《長發》元王;受命作周,實唯雝伯,考行之盛 則,振古之弘軌,降逮二漢,亦同茲義。帝基刱乎豐郊, 紹祚本于昆邑,魏以武命國志,晉以宣啟陽秋,明黃 初非更性之本,太始為造物之末。又近代之令準,式 遠之鴻規,典謨緬邈,紀傳成準,善惡具書,成敗畢記。 然餘分紫色,滔天泯夏,親所芟夷,而不序于始傳。涉 聖卓紹,煙起雲騰,非所誅滅,而顯冠乎首述,豈不以 事先歸之前錄,功偕著之後撰。伏惟皇宋承金行之 澆季,鍾經綸之屯極,擁元光以鳳翔,秉神符而龍舉, 劋定鯨鯤,天人佇屬。晉祿數終,上帝臨宋,便應奄膺 紘㝢,對越神工。而恭服勤于三分,讓德邁于不嗣,其 為巍巍蕩蕩,赫赫明「明,歷觀逖聞,莫或斯等。宜依銜 書改文,登舟變號。起元義熙,為王業之始;載序宣力, 為功臣之斷。其偽元篡竊,同于新莽。雖靈武克殄,自 詳之《晉錄》。及犯命干紀,受戮霸朝,雖揖禪之前,皆著 之《宋策》。國典體大,方垂不朽。請外詳議,復須遵承。」于 是內外博議太宰江夏王義恭等三十五人同爰議, 宜以義熙元年為斷。散騎常侍巴陵王休若、尚書金 部郎檀道鸞二人,謂宜以元興三年為始。太學博士 虞龢謂宜以開國為宋公。元年,詔曰:「項籍聖公,編錄 二漢前史,已有成列,《桓元傳》宜在《宋典》,餘如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