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八十二卷目錄
翰林院部雜錄二
官常典第二百八十二卷
翰林院部雜錄二
《卻掃編》:唐開元中,始聚書集賢院,置學士、直學士,直 院總之,又置大學士以寵宰相,自是不廢。其後又置 弘文館,亦以宰相為大學士。本朝避宣祖諱,易為昭 文,然必次相遷首相始得之。其後惟王章惠隨、龐莊 敏籍、韓獻肅絳,皆初拜直除昭文。故王岐公行獻肅 制詞,有曰:「度越往制,何愛隆名之私」者,蓋謂是也。 祖宗時,侍從官或被寄任,往往優進職名,不復計資 望之淺深。慶曆中,歐陽文忠公為知制誥,纔數月,出 為河北都轉運使,即拜龍圖閣直學士。其有既命而 以事不行者,則隨亦改授他職。紹聖間猶如此。彭器 資尚書自權吏部尚書授寶文閣直學士知成都府, 辭行,乃改待制知江州,權尚書補外,正「合得待制」故 也。
國朝創立諸閣,以藏祖宗御製,每閣皆置學士、直學 士、待制,謂之「侍從官。」然學士、直學士例以閣名為官 稱,惟《天章》難以為稱。初置時,嘗以王贄為直學士,其 後不復有,止除待制而已。初,諸閣惟龍圖有直閣,館 職之久次,與帥臣、監司之有勤勞者乃得之,然初無 班綴也。其後,諸閣例置,始編入雜壓,與諸修撰通謂 之「貼職」,為之者眾矣。
集賢院學士,初無班品,與諸直館頗同。然自執政、侍 從皆通為之。如吳正肅公育自資政殿大學士改授 集賢院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劉原甫自翰林侍 讀學士改集賢院學士判南京留司御史臺,皆以職 閑無事故也。其後李周自權侍郎罷除集賢院學士, 始有旨,曾任六曹侍郎者,立班在大中大夫之上,奏 薦班列並同待制。紹聖元年,又詔:「曾任權侍郎以上 者,立班、雜壓、封贈在中散大夫之上。其餘恩數、儀制, 並依中散大夫。餘人立班雜壓在中散大夫之下,蔭 補依朝議大夫,官高者從本條。」二年,罷館職,易為集 賢殿修撰。政和中,改集賢殿為「右文」,今右文殿修撰 是也。
舊制:執政以上始服毬文帶佩魚,侍從之臣止服遇 仙帶,世謂之「橫金。」元豐官制,始詔六曹尚書、翰林學 士並服遇仙帶佩魚。故東坡《謝翰林學士表》曰「寶帶 重金,佩,元豐之新渥。」蓋謂是也。然武臣節度使班翰 林學士上,六曹尚書下,至今止橫金迨,拜太尉則毬 文佩魚,蓋恩禮視執政故也。
歐陽文忠公《慶曆制草序》曰:「除目所下,率不一二時, 已迫丞相出,故不得專一思慮,工文字,以盡道天子 難喻之意,而還誥命於三代之文。」又劉原甫《侍讀墓 誌》稱其文章尤敏贍,嘗直紫微閣,一日追封皇子公 主九人,方將下直,為之立馬卻坐,一揮九制,凡數千 言,文辭典雅,各得其體。由是言之,則是除目既下,必 用是日草詞,且不得從容下直而為之也。元祐初,林 子中樞密除中書舍人,言者論其非,因及張邃明中 書曰:「昨日聞主者督撰《希告詞》甚急,意璪之為謀,欲 希早受命,成其姦黨也。」則命詞之限,當元祐時已不 得如前者之迫矣。翟公巽資政居政和間,詞命獨為 一時之冠,然文思遲澀,尤惡人趣之。有趣之者。輒默 誌其旁。凡一趣則故遲一日。有遷延至旬餘者。其後 人少聞之。莫敢復趣矣。
舊制:進士登科人,初官多授試祕書省校書郎,故至 今新擢第人猶稱「祕校。」祖宗朝,進士上三名皆授將 作監丞、通判,故至今猶稱「狀元」為「監丞。」
國朝故事,文臣必帶直學士職,乃服金帶。熙寧中,薛 師正樞密方以商利被眷,自天章閣待制權三司使, 始特膺是賜。未幾,韓莊敏丞相以龍圖閣待制為樞 密都承旨,繼得之。政和、宣和之間,至有以庶官被賜 者,紛紛甚多,不可殫紀,名器之濫,於是為極云。 舊制,召試館職,詩賦各一篇。治平中,東坡被召,自言 「久去」場屋,不能詩賦,乃特召試論二篇。神宗時,御史 吳申言:「試館職止於詩賦,非經國治民之急務。請罷 詩賦,試策三道,問經史時務,每道問十事以上,以通 否定高下去留。」於是詔自今試館職,論一首,策一道。 建炎再復試法,唯策一道。
翰林學士,祖宗時多別領他官,如開封府、三司使之 類者,不復歸院供視草之職,故銜內必帶「知制誥」,則 掌詔命者也。官制後雖不領他職,然猶帶知制誥如 故。遇闕,則以侍郎、給舍兼直學士院。近歲有以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