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富者之失,不驕奢則吝嗇,故以和樂防之。樂所以滌蕩邪穢,道人之正性者也。一說地產,謂土地之性各異,若齊性舒緩,楚性急悍,則以和樂防其失,令無失德,樂所以移風易俗者也。此皆露見於外,故謂之陽德。陽德陰德不失其正,則民和而物各得其理,故曰「以諧萬民,以致百物。」 鄭元謂「天產者動物謂六牲」 之屬,地產者,植物謂九穀之屬。陰德陰氣在人者,陰氣虛,純之則劣,故食動物,作之使動,過則傷性,制中禮以節之。「陽德」 陽氣在人者,陽氣盈,純之則躁,故食植物,作之使靜,過則傷性,制和樂以節之,如是然後陰陽平,情性和,而能育其類。
「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 以致百物。」
〈注〉《禮》濟虛,樂損盈,並行則四者乃得其和。能生非類曰「化」,生其種曰「產。」
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帥執事而卜日宿,視滌濯, 涖玉鬯,省牲鑊,奉玉齍。詔大號,治其大禮,詔相王之 大禮。
〈注〉執事諸有事於祭者。宿,申戒也。滌濯,溉祭器也。玉,禮神之玉也。始涖之祭,又奉之。大號,六號之大者,以詔大祝,以為祝辭。治猶簡習也。豫簡習大禮,至祭當以詔相王群臣禮為小禮。
若王不與祭祀,則攝位。
〈注〉王有故。代行其祭事。
凡大祭祀,王后不與,則攝而薦豆、籩、徹。
〈注〉薦徹豆籩,王后之事。
大賓客則攝而載果。
〈注〉載,為也。果讀為祼。代王祼賓客以鬯,君無酌臣之禮,言為者,攝酌獻耳,拜送則王也。鄭司農云:「王不親為主。」
朝覲會同,則為上相。
〈注〉相,詔王禮也。出接賓曰擯,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為上擯。
又
王命諸侯則儐。
〈注〉儐,進之也。王將出命,假祖廟,立依前,南鄉。儐者進,當命者延之,命使發。內史由王右以策命之。降,再拜稽首,登,受策以出。此其略也。諸侯爵祿其臣,則於祭焉。
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
〈注〉故謂凶烖。旅,陳也。陳其祭事以祈焉,禮不如祀之備也。上帝,五帝也。鄭司農云:「四望日月星海。」鄭元謂四望,五嶽、四鎮、四瀆。
王大封,則先告后土。
〈注〉《后土》,「土神也,黎所食者。」
乃頒祀於邦國、都家、鄉邑。
〈注〉「頒」讀為「班。」班其所當祀及其禮。都家之鄉邑,謂王子弟及公卿大夫所食采地。
小宗伯之職,「掌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
〈注〉庫門內雉門外之左右。
兆五帝於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
〈注〉兆為壇之營域。五帝:蒼曰靈威仰,大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黃曰含樞紐,黃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紀,顓頊食焉。黃帝亦於南郊。鄭司農云:「四望,道氣出入四類,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咸祀之。」鄭元謂:「四望、五嶽、四鎮、四瀆、四類,日月星辰,運行無常,以氣類為之位。兆日於東郊,兆月與風師於西郊,兆《司中、司命》於南郊,兆《雨師》」於北郊。
兆山川丘陵、墳衍,各因其方。
〈注〉順其所在。
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
〈注〉用等牲器,尊卑之差。鄭司農云:「五禮:吉、凶、軍、賓、嘉。」
辨廟祧之昭穆。
〈注〉祧遷主所藏之廟,自始祖之後,父曰昭,子曰穆,
辨吉凶之五服、車旗、宮室之禁。
〈注〉「五服」:王及公卿大夫、士之服。
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其正室皆謂之「門子。」掌其政 令。
〈注〉三族,謂父、子、孫,人道之正名。正室,適子也。將代父當門者也。政令,謂役守之事。
「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頒之於五官,使共奉之。
〈注〉《毛,擇》毛也。鄭司農云:「司徒主牛,宗伯主雞,司馬主馬及羊,司寇主犬,司空主豕。」
辨「《六齍》之名物與其用」,使六宮之人共奉之。
〈注〉齍,讀為粢。六粢,謂六穀、黍、稷、稻、粱、麥、菰。
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將。
〈注〉「六彝:雞彝、鳥彝、斝彝、黃彝、虎彝、蜼彝。」果讀為「祼。」
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