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不用。奕言:「廷尉持天下平,京師諸夏本,法且不行, 何以示萬國?請自今非情法實不相當,毋得輒請。」從 之。遷光祿卿、戶部侍郎。睦州亂,以龍圖閣直學士知 鎮江府。寇平,論勞增兩秩,還為戶部。內侍總領內藏, 予奪顓己,視戶部如僚屬。度支郎方討理滯,奉中旨, 令開封尹與總領者來,奕白宰相曰:「計臣不才,當去 之而易能者,不可使他人侵其官。」即自劾不稱職,詔 為罷內侍,而徙奕工部。襲慶守張漴使郡人詣闕請 登封,東平守王靚諫,以京東歲凶多盜,不當請封。為 政者不悅,將罪靚。奕言:「靚憂民愛君,所當獎激,奈何 用為罪乎?」靚獲免。未幾卒,年六十,贈龍圖閣學士。
郭知章
按《宋史》本傳:「知章,字明叔,吉州龍泉人。第進士,從劉 彝廣西幕府,知浮梁分寧縣黃履薦為御史,以憂不 克拜,知海州、濮州,提點梓州路刑獄,復以鄭雍、顧臨 薦,為監察御史。哲宗親政,上書請用淳化、天禧詔,增 諫官員,曰:『館職無所用,朝廷設之不疑。諫官最急,乃 常不足。是急於所無用,緩其所當急也』。」又「比歲選授 監司,多繇寺監丞,不過知縣資序,外官莫重於部使 者,豈宜輕用若是?宜稍限以節,如轉運判官擇實任 通判者,提點刑獄擇實任郡首者,然後攷其治理,簡 拔用之。」又言:「自大河東北分流,生靈被害。今水之趨 東者已不可遏,順而導之,閉北而行東,其利百倍矣。」 遷殿中侍御史,言:「先帝辟地進壤,建」策四砦,據高臨 下,扼西戎咽喉,元祐用事者委而棄之,願討賾議奏, 顯行黜罰。史院究《神宗實錄》誣罔事,知章請貶治呂 大防等。紹聖復制科,知章校試,言:「先朝既策進士,即 廢此科,近年復置,誠無所補。」遂復罷。又請復元豐役 法,大抵迎合時好。進左司員外郎,改左司諫。嘗言:「爵 祿慶賞以勸天下之善,願無以假借大臣,使行私恩; 刑罰誅戮,以懲天下之惡,願無以假借大臣,使快私 忿。忠於陛下者,必見忌大臣,黨於大臣者必上負陛 下。惟明主裁察。」權工部侍郎,為中書舍人。遼使蕭德 崇來,為夏人請還河西地,命知章報聘。德崇曰:「兩國 久通好,小國蕞爾疆土,還之可乎?」知章曰:「夏人累犯 邊,法當致討,以北朝勸和之故,務為優容。彼若恭順 如初,當自有恩旨,非使人所能預知也。」歸,未至坐。嘗 主導河東流議,以集賢殿修撰知和州。徽宗立,曾布 用為工部侍郎,加寶文閣直學士、知太原府。召拜刑 部尚書、知開封府,為翰林學士。言者又論河事,罷知 鄧州,旋入黨籍。數年,復顯謨閣直學士。政和初卒。
吳執中
按《宋史》本傳:「執中,字子權,建州松溪人。登嘉祐進士 第,歷官州縣。同門婿呂惠卿方貴盛,不肯附以取進。 凡三十餘年,始提舉河南常平,連徙河東、淮南、江東 轉運判官,提點廣東刑獄,入為庫部、吏部、右司郎中。 大觀初,擢兵部侍郎。二年,進御史中丞。論開封府內 侍省、京畿、秦鳳違法干請,詔獎其得風憲體。」又言「開 封之治事,大理之決獄,將作之營繕,榷貨之入中,皆 職所當為,乃妄以為功,一歲遷官至五六,宜行抑損。」 遂詔自今但賜束帛。鄭居中知樞密院,執中言外戚 不宜在政地,帝還其章,而諭所以用居中之意。初,蔡 京忌張康國,故引執中居言路。執中先劾劉炳兄弟, 宋喬年父子,皆京客也,帝嘗語執政,嘉其不阿,康國 曰:「是乃為逐臣地耳。」已而章果至。帝怒,黜知滁州,未 幾,徙越州。石公弼以為執中反復得罪,未宜殿大府, 改提舉洞霄宮,以集賢殿修撰知揚州,加顯謨閣待 制、知河南府。道過都,復拜中丞。帝以星變逐蔡京,言 者未已,執中謂進退大臣當全禮貌,於是為京下詔, 京得不重貶。龐恭孫、趙遹開梓、夔諸夷州,執中乞正 其罪。又言:「《八行》之舉,所得皆鄉曲常人,不足以為士。 願下太學攷其道藝而進退之。」所論多施行。遷禮部 尚書。張商英罷御史,張克公言執中與商英皆由郭 天信以進。除樞密直學士、知越州。尋降待制,又奪職, 卒於家。
許景衡
按《宋史》本傳:「景衡,字少伊,溫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 進士第。宣和六年,召為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是 時,王黼、蔡攸用事,景衡言:『尚書省比闕長官,而同知 樞密院亦久闕。雖三公通治三省,然文昌政事之本, 樞密本兵之地,各有攸屬,安可久虛其位?願博採公 議,遴選忠賢,以補政府之闕』。」遂大忤黼意。朝廷用童 貫為河東、北宣撫使,將北伐。景衡論其貪繆不可用 者數十事,不報。睦寇平,江、浙郡縣殘燬,而茶鹽比較 之法如故。景衡奏:「茶鹽之法,當以食之眾寡為歲額 之高下。今收復之後,戶版半耗,民力蕭然,而茶鹽比 較不減於昔,民欲無困,得乎?」奏上,詔兩浙、江東路權 免茶鹽比較,賊平日仍舊。朝廷既興燕雲之師,調度 不繼,誅求益急。景衡奏:「財力匱乏在節用,民力困弊 在恤民。今不急之務,若營繕諸役、花石綱運,其名不 一,吏員猥多,軍額冗濫,又無名功賞非常,賜予皆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