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5 (1700-1725).djvu/16

此页尚未校对

事者,多事之時,以開言路為急,乞下本臺增入監察 御史言事之文,以復祖宗之制。以內艱去,服闋,再為」 監察御史,奏:「河北金兵已遁,備禦尤不可不講。」欽宗 即位,又言:「今結成邊患,幾傾社稷,自歸明官趙良嗣 始。請戮之以快天下。」遂誅良嗣。又奏:「今邊境備禦之 計,兵可練,粟可積,獨將為難得,請詔內外之臣,並舉 文武官才堪將帥者。」又奏:「上殿班,先臺後諫,祖宗法 也。今臺臣在諫臣下,乞今後臺諫同日上殿,以臺諫 雜壓為先後。」遷侍御史。

《李光傳》:「光遷侍御史,時言者猶主王安石之學,詔榜 廟堂。光又言:祖宗規模宏遠,安石欲盡廢法度,則謂 以人主制法而不當制於法;欲盡逐元老,則謂人主 當化俗而不當化於俗。蔡京兄弟祖述其說,五十年 間,毒流四海。今又風示中外,鼓惑民聽,豈朝廷之福? 蔡攸欲以扈衛上皇行宮因緣入都,光奏:攸若果入, 則百姓必致生變。萬一驚犯屬車之塵,臣坐不預言 之罪,望早黜責。」時已葺擷景園為寧德宮,而太上皇 后乃欲入居禁中。光奏:「禁中者,天子之宮,正使陛下 欲便溫凊奉迎入內,亦當躬稟上皇。下有司討論典 禮。」乃下光章,使兩宮臣奏知。於是太上皇后居寧德 宮。金人逼京城士大夫委職而去者五十二人,罪同 罰異,士論紛然,光請付理寺公行之。太原圍急,奏「乞 就委拆彥質,盡起晉、絳、磁、隰、潞、威、勝、汾八州民兵及 本路諸縣弓手,俾守令各自部轄。其土豪士人願為 首領者,假以初官、應副器甲,協力赴援。女真劫質,親 王以三鎮為辭,勢必深入。請大修京城守禦之備,以 伐敵人之謀。」又言:「朱勔託應奉,脅制州縣,田園第宅, 富擬王室。乞擇清強官置司追攝勔父子及奉承監 司、守令如胡直孺、盧宗原、陸寘、王仲閔、趙霖、宋晦等, 根勘驅磨,計資沒入。其強奪編戶產業者還之。」李會、 李擢復以諫官召。光奏:「蔡京復用,時會、擢迭為臺官, 禁不發一語。金人圍城,與白時中、李邦彥專主避敵 割地」之謀。時中、邦彥坐是落職,而會擢反被召用,復 預諫諍之列。乞寢成命,不報。光丐外,亦不報。彗出寅、 艮間,耿南仲輩皆謂應在外國不足憂。光奏:「孔子作 《春秋》,不書祥瑞者,蓋欲使人君恐懼修省,未聞以災 異歸之外國也。」疏奏,監汀州酒稅。

《趙鼎傳》:「『鼎遷殿中侍御史。劉光世部將王德擅殺韓 世忠之將,而世忠亦率部曲奪建康守府廨。鼎言德 總兵在外,專殺無忌,此而不治,孰不可為』?命鼎鞫德。 鼎又請下詔切責世忠,而指取其將吏付有司治罪, 諸將肅然。上曰:『肅宗興,靈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 朕得卿,無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無自司諫』」 遷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極舉職,所言四十事,已施 行三十有六。」遂遷侍御史。北兵至江,上幸會稽,召臺 諫議去留,鼎陳戰、守、避三策。拜御史中丞,請督王。 進軍宣州,周望分軍出廣德,劉光世渡江駐蘄、黃,為 邀擊之計。又言:「經營中原當自關中始,經營關中當 自蜀始,欲幸蜀當自荊、襄始。吳越介在一隅,非進取 中原之地。荊襄左顧川、陝,右控湖、湘,而下瞰京、洛,三 國所必爭。宜以公安為行闕,而屯重兵於襄陽,運江 浙之粟以資川陝之兵。經營大業,計無出此。」韓世忠 敗金人於黃天蕩,宰相呂頤浩請上幸浙西,下詔親 征,鼎以為不可輕舉。頤浩惡其異己,改鼎翰林學士, 鼎不拜,改吏部尚書,又不拜,言:「陛下有聽納之誠,而 宰相陳拒諫之說;陛下有眷待臺臣之意,而宰相挾 挫阻言官之威。」堅臥不出,疏頤浩過失凡千言。上罷 頤浩,詔鼎復為中丞,謂鼎曰:「朕每聞前朝忠諫之臣, 恨不之識,今於卿見之。」

《李衡傳》:衡除侍御史,以老固辭不獲命,差同知貢舉。 會外戚張說以節度使掌兵柄,衡力疏其事,謂不當 以母后肺腑為人擇官。廷爭移時,改除起居郎,衡曰: 『與其進而負於君,孰若退而合於道』。章五上,請老愈 力。上知不可奪,仍以祕撰致仕。時給事中莫濟不書 敕,翰林周必大不草制,右正言王希呂亦與衡相繼」 論奏,同時去國士,為「《四賢詩》以紀之。

《袁樞傳》:「樞遷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產業事下大 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納厚賂曲庇之,樞直其事以 聞,人為危之。上怒,立罷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實自樞 始。」

《陳文龍傳》:「文龍字君貴,福州興化人,丞相俊卿之後 也。能文章,負氣節。初名子龍,咸淳五年廷對第一,度 宗易其名文龍。丞相賈似道愛其文,雅禮重之。由鎮 東軍節度判官歷崇政殿說書,祕書省校書郎,數年 拜監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自十數年,似道所制臺 課皆闒茸,臺中相承,凡有所建白皆呈槁,似道始行」, 至文龍為之,獨不呈槁。已,忤似道,知臨安府。洪起畏 請行類,田似道主其說。文龍上疏以為不可,似道怒, 寢其疏。襄陽久被圍,似道日恣淫樂,不少加意。時陽 請督師,而陰使其黨留己,竟失襄陽。文龍上疏極言 其失。范文虎總師無功,似道芘之,以知安慶。又除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