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85 (1700-1725).djvu/21

此页尚未校对

惟署紙尾,莫敢聞其由,事行始知之。思誠曰:「若是,則 上下之分安在?」凡上章,必拆視不可行者,以臺印封 置架閣庫。俄起五省餘丁軍,思誠爭曰:「關中方用兵, 困於供給,民多愁怨,復有是役,萬一為變,所繫豈輕 耶?」事遂寢。十七年,召拜通議大夫。

《陳祖仁傳》:「至正二十三年十二月,拜治書侍御史。時 宦者資正使朴不花與宣政使橐驩,內恃皇太子,外 結丞相搠思監,驕恣不法。監察御史傅公讓上章暴 其過,忤皇太子意,左遷吐蕃宣慰司經歷。它御史連 章論諫,皆外除。祖仁上疏皇太子言:御史糾劾橐驩 不花姦邪等事,此非御史之私言,乃天下之公論。」臺 「臣審問尤悉,故以上啟。今殿下未賜詳察,輒加沮抑, 擯斥御史,詰責臺臣,使姦臣蠹政之情,不得達於君 父,則亦過矣。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臺諫者,祖宗之 所建立。以二豎之微,而於天下之重、臺諫之言,一切 不卹,獨不念祖宗乎?且殿下職分,止於監國撫軍,問 安視膳而已。此外予奪賞罰之權,自在君父。今方毓 德春宮,而使諫臣結舌,凶人肆志,豈惟君父徒擁虛 器,而天下蒼生亦將奚望!」疏上,皇太子怒,令御史大 夫老的沙諭祖仁,以謂:「臺臣所言雖是,但橐驩等俱 無是事。御史糾言不實,已與美除。昔裕宗為皇太子, 兼中書令、樞密使,凡軍國重事合奏聞者,乃許上聞, 非獨我今日如是也。」祖仁乃復上疏言:「御史所劾,得 於田野之間;殿下所詢,不出宮牆之外,所以全此二 人者,止緣不見其姦。昔唐德宗云:『人言盧杞姦邪,朕 殊不覺』。使德宗早覺,杞安得相。是杞之姦邪,當時知 之,獨德宗不知爾。今此二人亦皆姦邪,舉朝知之,在 野知之,天下知之,獨殿下未知耳。且裕宗既領軍國 重事」,理宜先閱其綱。若至臺諫封章,自是御前開拆, 假使必皆經由東宮,君父或有差失,諫臣有言,「太子 將使之聞奏乎,不使之聞奏乎?使之聞奏,則傷其父 心,不使聞奏,則陷父於惡,殿下將安所處?」如知此說, 則今日糾劾之章不宜阻矣,御史不宜斥矣。斥其人 而美其除,不知御史所言,為天下國家乎?「為一身官 爵乎?斥者去,來者言,言者無窮,而美除有限,殿下又 安所處?」祖仁疏既再上,即辭職,而御史下至吏卒皆 辭閑。於是皇太子以其事聞,《朴不花》《橐驩》乃皆辭退。 而天子令老的沙諭旨祖仁等,祖仁復上書天子曰: 「祖宗以天下傳之陛下,今乃壞亂,不可救藥,雖曰天 運使然,亦陛下刑賞不明之所致也。且區區二豎,猶 不能除,況於大者!願陛下俯從臺諫之言,擯斥此二 人,不令其以辭退為名,成其姦計,使海內皆知陛下 信賞必罰自二人始,則將士孰不效力,天下可全,而 有以還祖宗。若猶優柔不斷,則臣寧有餓死於家,誓 不與之同朝,牽聯及禍,以待後世正人同罪。」書奏,天 子大怒。而是時侍御史李國鳳,亦上疏言「此二人必 當斥。」於是臺臣自《老的沙》以下皆左遷,而祖仁出為 甘肅行省參知政事。時天極寒,衣單甚,以弱女託於 其友朱毅,即日就道。

《張起巖傳》:「起巖為監察御史,中書參政楊廷玉以墨 敗,臺臣奉旨就廟堂,逮之下吏,丞相倒剌沙疾其摧 辱同列,悉誣臺臣罔上,欲寘之重辟。起巖以新除留 臺,抗章論曰:『臺臣按劾百官,論列朝政,職使然也。今 以奉職獲戾,風紀解體,正直結舌,忠良寒心,殊非盛 世事。且世皇建臺閣,廣言路,維持治體。陛下即位詔 旨,動法祖宗。今臺臣坐譴,公論杜塞,何謂法祖宗耶』?」 章三上不報。起巖廷爭愈急,帝感悟,事乃得釋。猶皆 坐罷,免還鄉里。

《葉李傳》:「至元二十四年,特拜御史中丞,兼商議中書 省事。李固辭曰:臣本羇旅,荷蒙眷知,使備顧問,固當 竭盡愚衷。御史臺總察中外機務,臣愚不足當此任。 且臣昔竄瘴鄉,素染足疾,比歲尤劇。」帝笑曰:「『卿足艱 於行,心豈不可行耶』。李固辭得許,因叩首謝曰:臣今 雖不居是職,然御史臺天子耳目,常行事務,可以呈 省。至若監察御史奏疏,西南兩臺咨稟,事關軍國,利 及生民,宜令便宜聞奏,以廣視聽,不應一一拘律,遂 成文具。臣請詔臺臣言事,各許實封,幸甚。」又曰:「憲臣 以繩愆糾繆為職,苟不自檢,於擊博何有?其有貪惏 敗度之人,宜付法司增條科罪,以懲欺罔。」制曰:「可。」由 是臺憲得實封言事。

《董文用傳》:「至元二十五年,拜御史中丞。文用曰:『中丞 不當理細務,吾當先舉賢才』。」乃舉胡祗遹、王惲、雷膺、 荊幼紀、許楫、孔從道十餘人為按察使,徐琰、魏初為 行臺中丞,當時以為極選。方是時,桑哥當國,恩寵方 盛,自近戚貴人見之,皆屏息遜避,無敢誰何。文用以 舊臣任中丞,獨不附之。桑哥令人風文用,頌己功於 帝前,文用不答。桑哥又自謂文用曰:「百司皆具食於 丞相府矣。」文用又不答。會朔方軍興,糧糗粗備而誅 求愈急,文用謂桑哥曰:「民急矣,外難未解而內伐其 根本,丞相宜思之。」於是遠邇盜賊蜂起,文用持外相 所上賊盜之目,謂桑哥曰:「百姓豈不欲生養安樂哉